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   > 历史探究

历史探究

试述《清实录》史料的来源与流向(5)

2015-06-05 13:11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谢贵安 3904
从清代整个史学史的发展过程来看,所有官方史书乃至私修史书,基本上都遵循原始档案—《清实录》—清代国史—各种下游史书的史料流程,形成史料讲究、史实可信的史书系列。虽然难免有史料重复、辗转传抄之弊,但也保证了史源可靠和来源明了的特性。

  (二)依内容来分,《清实录》主要的史料来源可分为以下四类:

  1.皇帝上谕和红本

  有关皇帝的档案材料是纂修实录的最重要的史料。上谕档是首选材料。所谓上谕,是指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时发布的指示和命令,以及在奏疏上的批示,也称“谕旨”和“圣旨”。上谕又分为“明发档”和“密寄档”。前者由军机处拟稿,经皇帝朱笔审定,再经内阁传抄,宣示中外,故称“明发上谕”或“内阁明发上谕”,简称“明发”;后者由军机处拟稿,经皇帝朱笔审定后,通过军机处直接寄发各有关官员,此称“寄信谕旨”,因其发自内廷,且秘而不宣,故又称“廷寄”或“密寄”。上述由军机处承旨代拟、皇帝朱笔修改的谕旨,也统称为“朱改谕旨”。此外,上谕中还有一种“朱谕”,是皇帝处理政务时用朱笔所作的批示。咸丰年间,纂修《清宣宗实录》将成之时,文宗要求将宣宗封皇六子奕訢为亲王的“朱谕”载入实录:“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皇考宣宗成皇帝升遐。朕与顾命大臣敬启密缄,钦奉朱谕:‘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钦此!’”他要求“将此旨宣付史馆,于实录、本纪内,将皇考朱谕封奕訢为亲王,纂入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遗命各条之次”(22)。雍正八年(1730)设军机处,军机处将发出的谕旨皆存档备查,由值日章京逐日逐条将谕旨誊录于特备簿册,每月一册,称为“现月档”。《清实录》中很多内容,便来源于各类上谕。在修《世宗实录》时,乾隆帝要求将皇考世宗宪皇帝“临御十三年所降谕旨”,在恭修《实录》时“敬谨叙入”。(23)《清德宗实录》在每条内容后都注明史料来源,其中便有“明发”、“现月”和“电寄”等档案。部分上谕在载入实录时,曾作过不同程度的删削。[10]

  朱笔红本是实录修纂中经常使用的材料。朱笔是指皇帝朱批的奏疏,因称红本,收藏在红本库中。据载,内阁大库的满本堂“之东为红本库,又东为尊藏实录库”,朱笔都在红本处存贮,修实录时取出,修完后仍归原处。[11]147-148姚元之曾说:“臣工奏折,凡经有朱笔,虽一圈点俱呈缴,不独有朱批而后缴也”,“遇纂修《实录》时,奏明请出”。[12]17嘉庆间修《高宗实录》时,实录馆从红本库调用的高宗朱笔便达184箱之多,“几成充栋”。嘉庆二十五年(1820),实录馆修《仁宗实录》时,曾从景运门档房调取朱批奏摺。洪亮吉“恭修实录,见一日中朱笔细书,折成方寸,或询张、鄂,或询孙、朱,曰某人贤否,某事当否。日或十余次。诸臣亦皆随时随事奏片,质语直陈,是上下无隐情”[13]3162。他见到的这些档案,就是朱笔御批。

  2.臣工题本与奏摺

  《清实录》的史料来源,大部分来源于大臣的奏书。清朝曾一度模仿明朝万历以后修纂六曹章奏的方法,编纂六部章奏,以备实录纂修之用。顺治十二年(1655),詹事府詹事梁清宽奏言:“前代设起居注,专记人主嘉言善行,垂法后世;又设六曹馆,删润六部本章,备修《实录》。”(24)根据这封奏书,得知清曾于顺治六年纂修过《六曹章奏》,但未设专官,因兼职史官出差而停止。尽管六曹章奏没有继续编纂成册,但大臣们的奏章还是不断累积。

  清代大臣所上奏书,早期沿袭明制,公事称为“题本”,私事称为“奏本”,但二者难以截然分开,故常常相混。康熙以后,特别是雍正帝继位后,让心腹大臣通过上密摺的方式反映政情和人心,但行文格式与奏本相似,故称奏摺。乾隆十三年(1748)废除奏本形式,剩下题本与奏摺相辅而行。题本虽然属于正式的文书,奏摺属于权宜性的文书,前者要经过通政司上达内阁,再经内阁票拟后才转到皇帝手中,非壅塞则泄密,后者则直达帝廷,速度快,效率高,逐渐成为大臣奏书的最重要的形式。光绪二十八年(1902),正式下令废除题本,改用奏摺。奏摺成为晚清唯一的一种奏书。奏摺直达御前,由皇帝亲自拆阅后,用朱笔将意见批于奏摺上面,称为“朱批奏摺”,简称“朱批”。朱批奏摺在康熙时发还原奏人遵行。雍正时规定原奏者须将朱批奏摺定期缴还宫中。凡御批过的奏摺,均由军机处另录一份备查,称为“录副”。军机处每日将录副和未经朱批的奏摺箍作一捆,每半月合为一包,即“月摺包”,亦称“摺包”或“月摺”。有时,军机处也按专题,将处理同一问题的奏摺及上谕装订一起,成为“议覆档”、“早事档”和“剿捕档”等档册。[14]9-38大臣们的奏摺不少都成为清修实录的史料来源。如嘉庆二十五年,实录馆修《仁宗实录》时,行文军机处调取清汉文日摺,又致文国史院调取嘉庆元年至五年之译汉档,行书方略馆调取文武缙绅档。这些大都是大臣奏摺和满蒙文奏摺的汉译本。修《清德宗实录》时,史料多取自“月摺”、“议覆”、“剿捕”、“早事”等档。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清实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