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东北 > 东北历史

东北历史

宗岩:朝鲜的箕子陵与檀君陵

2015-06-05 23:09 《中国东北边疆研究》 宗岩 8054
本文并非是要通过箕子陵与檀君陵的一毁一建的事实来评述朝鲜某些人的历史规的随意性,而是认为在其宣传中肆意诋致中国的历史形象,是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

原文收录在《中国东北边疆研究马大正主编 / 2003.08


宗岩:朝鲜的箕子陵与檀君陵 图1
箕子画像


  约公元前11世纪前后,商周交替之时商的重臣箕子被周武王封于朝鲜。这在《史记?宋微子世家》、《尚书大传·洪范》中都有记载。周武王灭殷封箕子于朝鲜,箕子朝鲜侯国正式成立。其受封之地即今之平壤。《三国遗事》记载:“都平壤城(小字注:今西京)。”箕子朝鲜的历史延续千余年,直到西汉被燕国人卫满所灭,建立了卫满朝鲜。箕子朝鲜可以说是朝鲜半岛文明开化之始,据说今之朝鲜喜爱白色之民俗即商代尚白之遗风。箕子胥余是殷末著名贤臣,因其品行高尚,被孔子誉为殷之“三仁”之一。因纣王无道,受到政治迫害的箕子率其族人出走朝鲜。


  箕子入朝鲜半岛不仅传去了先进的文化,先进的农耕、养蚕、织作技术,还带人了大量青铜器,另外还制定了“犯禁八条”这样的法律条文,以致于箕子朝鲜被中原誉为“君子之国“。大量中国古代典籍和朝鲜史书的记载与在朝鲜出土的青铜器、陶器以及朝鲜的地面古迹三方面相互印证,都证实了箕子朝鲜的存在。自古以来,中朝两国人民都珍视这一有据可査的史实。在朝鲜有自己的历史记载以来,或者说直到上世纪60年代前,朝鲜、韩国的史书、教科书都沿袭了这一历史学说。

  位于平壤牡丹峰的箕子陵始建年代不详,据《髙丽史》记载:肃宗7年(1102)10月壬子朔,“礼部奏:我国教化礼仪,自箕子始,而不载祀典。乞求其坟茔,立祠以祭。”这段记载是说高丽礼部为祭祀箕子,经过调査,认定位于平壤牡丹峰的墓为箕子墓,因而在墓旁建立了箕子祠(平壤市原箕林过去还有“箕子墓斋室碑”等古迹)。从那时起,箕子陵受到历代王朝的祭祀与修缮,由于陵寝地处平壤中心的牡丹峰脚下,与乙密台、七星门、浮碧搂等名胜比邻,因而历来亦是平壤的著名录观之一。

  1959年春,在建设牡丹峰靑年公园时,金日成主席亲自下令毁掉了箕子陵。据说此墓未见文物出现,但至今未见正式发掘报告,朝鲜政府也未就此亊作过宣传,所以现在我国以及韩国、日本的一些介绍箕子的著作或论文中仍然在说箕子陵现位于平壤牡丹峰。笔者于1993年访问平壤时曾慕名前往牡丹峰凭吊,在当地华侨的指引下,看到原古墓遗址已是一片树丛,所有古迹都荡然无存了。在朝鲜的一本宣传金日成亊迹的书中对此做了这样介绍:

宗岩:朝鲜的箕子陵与檀君陵 图2
被毁之前的朝鲜箕子陵(约上世纪三十年代拍摄)
宗岩:朝鲜的箕子陵与檀君陵 图3
上世纪初,西方学者在箕子井前留影

  “(主席)问有关人员将怎样处理‘箕子陵’的问题。当时,他们没能马上做出回答。他们还没认淸‘箕子陵’就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亊大主义思想的产物。主席环视着他们,通俗易懂地给他们讲了‘箕子陵’出现的由来。据说。箕子是公元前十二世纪殷人。距他生存的年代过了一千年的公元前二世纪初,为了借口侵略古朝鲜就凭空捏造出他来朝鲜建国的谣传,尽管如此,从那时又过了一千多年的十二世纪初,封建士大夫歪曲历史说朝鲜是箕子所建立的国家,竟在牡丹峰修了箕子陵崇拜它。


  主席给他们讲解了这样的历史,然后说,把朝鲜民族看成箕子的后裔是对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我们民族的侮辱。又说,箕子与朝鲜人是毫无关系的,箕子陵也不是真正的箕子的坟墓,即使掘墓也不会有什么东西,趁这次机会挖掘出来看看也是好的”。挖掘平壤的箕子陵时由于遭到很多人的反对,金日成主席特地嘱咐举办了“老人宴”,把反对的老人们请来,当他们知道陵里什么也没挖出来时,“把‘箕子陵’信以为真的老人们都红着脸掉过头去”。

  其实平壞的箕子陵很可能是古朝鲜人为纪念先祖而修建的一座衣冠冢。因为胥余是殷王族,是受封于箕国(今之山西蒲县)之君,故称“箕子”,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性人物,受礼仪思想影响极深的箕子要求在其死后归葬故国应在情理之中。《史记》集释:“杜预曰:梁国蒙县(今之河南商邱县)有箕子冢”,此墓至今尚存,从未开掘,应为归葬墓无疑。那么平壤的箕子陵被挖掘后未见尸骨并不意外,奇怪的是据说“什么东西也没发掘出来”,即使是古时衣冠冢也不应一无所有。

  在朝鲜出版的《朝鲜建国始祖檀君》一书也提到了挖掘箕子陵一事:“自高丽肃宗(1096-1105)时期起,开始传布说平壤城里有所谓箕子墓。可是,这是假坟。所以战后挖开该墓一看,那里甚至没有任何放尸体的墓棺设施,只有破砖头和破瓷片”。衣冠冢可能没有“放尸体的墓棺设施”,但那些“破砖头和破瓷片”究竟是些什么,对于外界来说尚且是个难解之谜。

宗岩:朝鲜的箕子陵与檀君陵 图4
被毁之前的朝鲜箕子陵(拍摄时间不详)


  在上述的《朝鲜建国始祖檀君》这本学术论文集之中是这样解释“箕子东移说”的:“这是过去中国反动的封建历史学家们凭空捏造的一种主张。他们说,公元前2世纪,由中国人箕子到朝鲜去建国,当上了国王。……‘箕子东移说’是公元前3世纪末到公元前2世纪初由中国封建历史学家们为把汉朝侵略古朝鲜政策加以合理化而抛出的。

  过去,中国封建历史学家们一向把邻近的民族、宗族的祖先或头领都描绘成汉族出身的人,‘箕子东移说’也不例外。20世纪初,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为了蹂躏朝鲜民族的自主性,恶毒地利用了这一‘箕子东移说’”。

  现在不仅朝鲜的各类出版物对箕子朝鲜说讳莫如深,韩国的官方出版物也基本摒弃了这一学说,例如韩国海外文化弘报院向海外介绍韩国的两本小册子《韩国欢迎您》、《韩国简介》都把扶余、高句丽、渤海列为了本国历史,而将公元前500-2000年这段历史则列为空白,公元前2000-5000年则称为古朝鲜。对箕子朝鲜則只字未提。

  与毁掉箕子陵古迹相对的是,朝鲜政府于1994年10月11日建成了极其宏大的新“古墓”——檀君陵。檀君陵坐落在平壤市江东郡大朴山麓,占地面积45公顷,高度为70米,共有279级石台阶,石面总加工面积为25400多平方米。

  檀君本来是一个神话人物,是说黑熊吃了大蒜之后变成了女人,从天上下凡的桓雄同她结婚,生下了植君。据说檀君活到1908岁,治理国家达1500年之久。作为口头文学的“檀君神话”见著文字始见于13世纪末僧侣一然撰写的朝鲜史书《三国遗事》,该书开头转载了《魏书》里的檀君建国记事。其云:“魏书云乃往两千载有檀君王俭立都阿斯达开国号朝鲜与高同时”(据说,高是尧之误)。

  但书中所提到的《魏书》在中国典籍中有两部,一部是记述三国时期魏的《魏书》,另一部是记述南北朝时期北魏的《魏书》,两部《魏书》中均无上述记载。据朝鲜学者讲,这个“魏书”已经“失传了”。把“植君朝鲜”神话列入史书的是1451年编纂的《高丽史》和1484年编纂的《东国通鉴》。

宗岩:朝鲜的箕子陵与檀君陵 图5

据说这是在檀君墓出土的棺钉

宗岩:朝鲜的箕子陵与檀君陵 图6

据说这是在檀君墓出土的鎏金铜冠前装饰

宗岩:朝鲜的箕子陵与檀君陵 图7

据说这是在檀君墓出土的腰带附件


  1993年朝鲜社会科学院根据金日成关于站在主体立场上正确编写朝鲜民族历史和发掘檀君陵的教导,开掘了位于平壤市江东郡大朴山东南麓的檀君陵。据说坟墓出土了86件遗骨,有男人的,也有女人的。据此推测这是夫妇合葬墓。对遗骨进行了现代物理学的电子常磁性共鸣年代测定法的测定,证明从1993年算起,是5011±267年前的,说明这是檀君的遗骨。同时出土的还有金铜王冠正面金属装饰竖板和环带碎片各一。两者都是靑铜板制作并镀了很厚的一层金。此外,还有几个陶器片和6枚棺钉。


  很难想象,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古朝鲜社会不但有了一夫一妻制,还有了夫妇合葬及木棺葬式。另外,标志着极高工艺水准的青铜镀金器也令前去参观的外国游客大惑不解。还有关于植君陵墓址的认定问题,现存有关檀君陵的最早文献记载是成书于1530年的朝鲜文献《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其云:“大冢一在县西三里周四百十尺谚传檀君墓”。这个“谚传”的“大冢”就是这次发掘的檀君陵。另外在《江东志》和《李朝实录》里也有关于檀君墓的记载。

  不过尽管自16世纪以来有这样的传说和记载,檀君墓在当地一直被称为“檀君洞”。发掘前的檀君陵也只是石砌墓室的土坟,墓室南北长276厘米,东西长273厘米,从地面到天棚第一级盖顶石底部的高度为160厘米。并不像记载所说的“周四百十尺”那么大。发掘前的墓区设施也都是于1936年由“檀君陵修筑期成会”募捐资金修建的,并没有任何比之更古老的设施。在新建的檀君陵外部建筑中最“古老”的“文物”就是刻于1936年的檀君陵记绩碑,碑高191厘米、宽50厘米、厚39厘米。正面的碑面有汉字阴刻的称颂檀君业绩的碑文,内容是说檀君是“天帝之神孙”,还说檀君是和中国的三皇五帝相等的圣人,应把檀君包括在内称为四皇或六帝。碑石的背面用朝文简单记述了檀君陵修筑情況,说明修筑檀君陵是从1932年开始到1936年完工的。

宗岩:朝鲜的箕子陵与檀君陵 图8

朝鲜政府于1994年10月11日建成了极其宏大的新“古墓”——檀君陵

宗岩:朝鲜的箕子陵与檀君陵 图9

在辽宁出土的波型靑铜剑

  新修的檀君陵前还有4座总高7米的“琵琶型短剑塔”(花岗石基座,5米的短剑部分是靑铜)。据说,这是有象征意义的,琵琶型短剑(中国学者称之为波型靑铜剑,在我国东北地区有大量出土)是“古朝鲜独有的文物”,有琵琶型短剑的地方就是古朝鲜人的地方。在上述关于檀君的学术论文集中这样介绍琵琶型短剑:“这一短剑在古代朝鲜全境。也就是在朝鲜全岛,辽河和松花江流域都有出土。从发现琵琶型短剑的地区出土的其他文物也都是古代朝鲜所独有的。与琵琶型短剑有关的文化的分布情况说明,古代朝鲜国民文化具有共同性,与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有明显的区别,是古代朝鲜所固有的文化”。

  朝鲜发掘和建筑檀君陵是为了把过去一直被认为是神话里的人物或传说里的人物以“科学的”方法明确为当时的实在的人物。正是先有了金日成指出的“我国人民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人民”这一教导,才有了檀君陵的发掘来加以印证。本文并非是要通过箕子陵与檀君陵的一毁一建的事实来评述朝鲜某些人的历史规的随意性,而是认为在其宣传中肆意诋致中国的历史形象(本文所引朝鲜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两本中文版图书都是面向中国发行的),是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作者为辽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箕子朝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