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东北历史

宗岩:朝鲜的箕子陵与檀君陵(2)

时间:2015/6/5 23:09:34   作者:宗岩   来源:《中国东北边疆研究》   评论:1
内容摘要:本文并非是要通过箕子陵与檀君陵的一毁一建的事实来评述朝鲜某些人的历史规的随意性,而是认为在其宣传中肆意诋致中国的历史形象,是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

宗岩:朝鲜的箕子陵与檀君陵
被毁之前的朝鲜箕子陵(约上世纪三十年代拍摄)
宗岩:朝鲜的箕子陵与檀君陵
上世纪初,西方学者在箕子井前留影


  “(主席)问有关人员将怎样处理‘箕子陵’的问题。当时,他们没能马上做出回答。他们还没认淸‘箕子陵’就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亊大主义思想的产物。主席环视着他们,通俗易懂地给他们讲了‘箕子陵’出现的由来。据说。箕子是公元前十二世纪殷人。距他生存的年代过了一千年的公元前二世纪初,为了借口侵略古朝鲜就凭空捏造出他来朝鲜建国的谣传,尽管如此,从那时又过了一千多年的十二世纪初,封建士大夫歪曲历史说朝鲜是箕子所建立的国家,竟在牡丹峰修了箕子陵崇拜它。


  主席给他们讲解了这样的历史,然后说,把朝鲜民族看成箕子的后裔是对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我们民族的侮辱。又说,箕子与朝鲜人是毫无关系的,箕子陵也不是真正的箕子的坟墓,即使掘墓也不会有什么东西,趁这次机会挖掘出来看看也是好的”。挖掘平壤的箕子陵时由于遭到很多人的反对,金日成主席特地嘱咐举办了“老人宴”,把反对的老人们请来,当他们知道陵里什么也没挖出来时,“把‘箕子陵’信以为真的老人们都红着脸掉过头去”。

  其实平壞的箕子陵很可能是古朝鲜人为纪念先祖而修建的一座衣冠冢。因为胥余是殷王族,是受封于箕国(今之山西蒲县)之君,故称“箕子”,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性人物,受礼仪思想影响极深的箕子要求在其死后归葬故国应在情理之中。《史记》集释:“杜预曰:梁国蒙县(今之河南商邱县)有箕子冢”,此墓至今尚存,从未开掘,应为归葬墓无疑。那么平壤的箕子陵被挖掘后未见尸骨并不意外,奇怪的是据说“什么东西也没发掘出来”,即使是古时衣冠冢也不应一无所有。

  在朝鲜出版的《朝鲜建国始祖檀君》一书也提到了挖掘箕子陵一事:“自高丽肃宗(1096-1105)时期起,开始传布说平壤城里有所谓箕子墓。可是,这是假坟。所以战后挖开该墓一看,那里甚至没有任何放尸体的墓棺设施,只有破砖头和破瓷片”。衣冠冢可能没有“放尸体的墓棺设施”,但那些“破砖头和破瓷片”究竟是些什么,对于外界来说尚且是个难解之谜。



标签:箕子朝鲜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评论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入口 [ 举报 ] 投稿邮箱:fm684@qq.com

Copyright @ 2011-2012 FS7000.com All Right Reserved
 交流群 QQ:60343630 辽ICP备2022000827号
本网法律顾问:抚顺绿茵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林波   


「本网站独立运行,与任何机构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