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我正在二中读高中一年。那时邓丽君这个名字还未在官方媒体上听说过,但已经悄悄地在班里的同学中流传开来,只不过带着神秘的“地下”色彩,像不可阻挡的暗流涌动在我们对流行文化的认识中。我的同桌还偷偷在书包里带来一个黑色的盒式录音机,下了课就悄悄拿到教室门外临近校办工厂的院套里,播放磁带里的邓丽君的歌曲《香港之夜》。
听着她悠扬的歌声,想象着香港的夜晚人来人往,车流川流不息,霓虹灯闪烁,斑斓多姿,风情旖旎的景象,感受到歌中卿卿我我的款款深情。我们这些六十年代出生、听惯了“红歌”,又恰逢青春萌动的大男孩、大女孩,对这些“靡靡之音”既有本能的戒备防护心理,但对大胆宣泄情感的流行音乐的兴趣也是难以抗拒的本能。我们就一边言不由衷地抗拒着、“骂”着,一边又禁不住好奇的一遍遍听、禁不住诱惑的一遍遍学着。《甜蜜蜜》、《美酒加咖啡》、《小城故事》,包括她翻唱周璇的经典歌曲——在1982年左右曾被批为“带有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的《何日君再来》,都被我们唱得稔熟,只是不敢放开嗓音,不敢、也不能登上校园歌咏比赛的大雅之堂。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入口 [ 举报 ] 投稿邮箱:fm684@qq.com |
Copyright @ 2011-2012 FS7000.com All Right Reserved 「本网站独立运行,与任何机构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