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蹒跚走在归乡路上(2)
2015-06-27 16:46 抚顺7000 王尧
3324
蹒跚走在归乡路上王尧1970年,5周岁的我和襁褓中的妹妹作为小“五七战士”,随父母被下放到了城市之外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这座小村子的全称是清原县南口前公社高丽屯大队霸王沟小队。那一年,是刚刚正看眼睛看世界的我与抚顺这座温暖而新奇的城市,与慈爱的外祖母恋恋不舍的告别时分。我带着对她...
到了海阳汽车站,至少要等上半个多小时才能等到一班去南口前火车站的汽车。我还记得那时跑这条路的是台绿色的老巴士,人们本来都把东西放在地上排队等着上车,好不容易等到这辆车打开了车门,男女老少的乘客们却扯起自己的行李,一拥而上把车塞满了。等到我们母子三人好不容易才挤上车的时候,车上也基本没有座了。我抓住栏杆还行,妈妈就只能抱着妹妹在车里站上四、五十分钟,才到达南口前火车站。
有一次妈妈单独带妹妹回城,为了能占到车里一个座位,妈妈抱着妹妹在车门前站了半个多小时,一个要开车门拿水桶的混蛋司机竟然野蛮地连续拉着妈妈的胳膊把她硬扯到一边,把妈妈的胳膊扯得脱臼了。
当妈妈挎着一只胳膊领着蹒跚的妹妹从城里回村,告诉我们这次经历时,爸爸只能满眼心疼又无奈地望着妈妈,闷声不语地抱过妹妹。我气得发昏,恨不得杀了这个可恶的混蛋,可就算我在妈妈身边,一个只有六、七岁的小男孩又能怎么样呢?为了一个座位,几乎搭上母亲的一条胳膊,这是这条归乡路上昂贵的代价。
温馨的小茶摊和夏姥姥
坐上这辆公共汽车,在拥挤、嘈杂和疲惫中再历时40多分钟,我们母子三人才能到南口前火车站。南口前当时是清原县的大镇,街里卖农具和日用品的合作社(供销社)、小饭店很多,南口前火车站也是个大车站,乘坐火车到市里的人很多。那时候,在南口前火车站正对面的街道边上,有一个很平常又很不一般的小黑瓦房。
说它平常,是它跟村镇里普通的小瓦房没有什么两样,不一般的是在这间小瓦房的屋檐下挂着一张蓝底黄边的小旗子,旗中间的黄色圆圈里写着一个绿色的“茶”字,一看这面小旗子就很有年头,就像老电影里的商铺前面挂着的酒幌子似的。在房子前面的院落里,摆着一张小桌子和几把小椅子,桌子上放着一、两只柳条暖壶和几个大瓷碗,原来这是个开茶摊的住户。妈妈买了火车票后,我们就在火车站既是售票室也是候车室里等火车。候车室太小,孩子又天生爱跑,妈妈就带我们在候车室外面溜达。那时候出门也想不起带水,从村里翻山越岭、再坐车到火车站,已经折腾了两个多小时,大人小孩早就渴得口内生烟了,妈妈就带着我们到这个开茶摊的小平房去喝点水、稍事休息。
开茶摊儿的这家人是母女俩,老人姓夏,皱纹堆垒,慈眉善目,热情开朗,老人的女儿二十来岁,麻利、俊俏。因为六年里妈妈领我们频繁到南口前火车站坐火车回城,一来二去就跟这母女俩熟识了,妈妈让我管老人叫夏姥姥,跟老人的姑娘叫小姨。夏姥姥也不是本地人,好像原籍是河北人。
1985年我到北京出差,在前门看到北京的老大妈们摆着大桌子和暖壶、摇着大蒲扇,卖着5分钱一碗的大碗茶,看口渴的年轻人囊中羞涩拿不出零钱,大妈们就笑眯眯地递过来一大碗茶:“孩子,喝吧,不要钱!”亲身经历这个场景,时时让我想起夏姥姥那满口的京腔京韵,夏姥姥也许是北京流落到这里的老买卖人吧!那时候我走得口渴,一口气能把屋子里小桌子上晾着的凉茶喝下一大碗,她老人家也总是笑眯眯地对我说:“孩子,你喝吧,不要钱”!等车的时候,夏姥姥还在炕头笑眯眯地抽着烟卷跟我妈妈唠嗑,她的女儿就忙着在屋里屋外的端茶递水招待客人,我和妹妹在夏姥姥家小小的院套里游玩,妈妈也不必担心孩子跑丢。有时候我们等车需要40多分钟,有时候火车误点,要等上一个多小时,夏姥姥家的居家茶摊就成了妈妈和我们“免单”的“私人候车室”。
1998年的春天,我回了一趟霸王沟,谢绝了县里的朋友用车送我回市区,请他们把我直接送到南口前火车站。夏姥姥的小瓦房和茶摊没有了。问了火车站周边的住户,都是比我还小的年轻人,不熟悉、更不知道这母女俩是什么时候开始住在这里、什么时候到哪儿去了。
2该文章所属专题:王尧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龙凤旧事》之爷爷的北平、北京
- 下一篇:抚顺最后的日本式住宅楼
相关文章
-
06-28于成林:我们那块自留地
-
06-28探索:清政府为何要将锡伯族南迁
-
06-25抚顺最后的日本式住宅楼
-
06-24抚顺最后的日本式住宅楼
-
06-23“9·18”事变后辽东地区的大刀会是怎么回事?
-
06-23《龙凤旧事》之带体温的咸鸭蛋
-
06-22李春福:离家上山下乡
-
06-19王尧:婚礼庆典筹办“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