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江:瓜菜代
2015-07-18 07:21 抚顺七千年 郭秀江
1677
近40年的改革开放,给今天社会的物质生活,带来一片繁荣。虽说当下社会贫富差别大,可再穷的人,也处在温饱线以上。对于60后及以后,“瓜菜代”是一个难以置信甚至不可思议的故事。
“瓜菜代”是个词,词性我还真说不好,大概可以算名词吧!表达一种方法或一个现象。我估计啥词典里都不会有这词。但这词却印在共和国两代人的记忆中,是老百姓一段难以忘却的生命体验,也是国家的一段困难时期。
那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连续三年的天灾加上“老大哥”逼债,把老百姓的饭桌,扫荡得一片凋敝,饥饿如狂飙般地席卷了千家万户。
商店的副食品柜台空空荡荡,城市居民的月口粮标准降为18斤,合每天6两粮,若赶上大月31天还空了一天。如今刻意瘦身的女士会不以为然,一顿二两还不够啊!真的不够,那时的二两什么概念啊!没有油腥,少有蔬菜,不见水果,糕点糖果绝对地稀罕物。长年累月清汤寡水,把人们的食欲吊得高高,胃里老像有多少只手要伸出来。
“瓜菜代”一词就产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顾名思义,就是用“瓜”和“菜”代替粮食,渡过饥荒。我那时还小,不知道这词来自政府的文件还是报纸上总结的群众创造,反正大家都在说。
渐渐地,地瓜干、莜麦等品类部分地取代了市民的供应粮。这些东西磨成面,比“真金白银”的“粮食面”可差多了。尤其是莜麦面,虚泡泡的,一和面都起烟,吃到肚里爱产气,便有了许多尴尬。那时学校还组织我们小学生去山上采一种什么树叶,回来做代食品分给学生。对了,还有“代食品”一词,父亲就从矿里领回过好几样“代食品”,味道和口感家里还真做不出来。因此常盼着父亲下班回来的饭盒里,能有几块“代食品”。
上一页1
该文章所属专题:郭秀江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瓜菜代
- 上一篇:王尧:我的患难兄弟小龙
- 下一篇:母亲回忆故乡的民俗
相关文章
-
07-18孙相适:由唐聚五塑像想到的
-
07-18王维俊:生吃土鳖虫
-
07-16王建学:可以认定抚顺是国歌奠基地!
-
07-16金宇希:我和草原的约定
-
07-14母亲回忆故乡的民俗
-
07-12王尧:一次难忘的家长会
-
07-12《龙凤旧事》之深秋的丝瓜
-
07-12故事:尼堪外兰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