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网友记忆

网友记忆

王尧:记忆里餐桌上那些细节(2)

2015-07-29 16:15 抚顺7000 王尧 2239
记忆里餐桌上那些细节王尧小时候的我有句让大人们一直津津乐道的口头禅:“一般的东西我都(撅起小嘴说“嘟”)不吃”。您听一个60年代两、三岁的孩子这么说话,一定会感到不可思议:这孩子是富家贵胄子弟,还是宫里的皇帝?这既非虚言,亦非炫耀。我是母亲30岁才有的“老来子”,出生时就避过了“...

王尧:记忆里餐桌上那些细节 图1

资料图片


  从我懂事起,家里凡是用土豆做成份的炖菜、炒菜,妈妈都很少动筷子去夹一片土豆。吃饭的时候饭粒掉到桌子上,她总是用筷子拣到碗里。剩饭、吃剩的馒头等主食妈妈绝不扔掉,而是左一顿右一顿地热了再吃。时至今日,医生出身,81岁的妈妈还是保持着不浪费一粒粮食的习惯,吃过一顿的饭和菜上顿热、下顿热,有时热了几顿的饭菜被我扔掉后,妈妈总是心疼得不得了,任我用什么“健康理念”千般解释,她也不能释怀,总是一句“你们不懂得过日子”。

  妈妈告诉过我,在“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时候,外祖母为了给孩子们省下口粮,饿得几乎瘫在炕上,不得不与外祖父一同到乡下的二舅家过上一段日子,那里毕竟有粗粮、白菜。

  细节之二——不盛第二碗饭

  我父亲在世的时候吃饭是最香的,他吃饭完全可以用“狼吞虎咽”来形容。他向来是盛上满满一大碗饭,就着菜大口大口地吃,喝汤也是这样,吃饭快不说,而且口特别大。但他吃完这一碗饭之后,就绝不再盛第二碗饭。任怎么劝,父亲也就是这一顿的“风卷残云”。

  父亲的习惯让我联想起他少小飘零,不得不寄人篱下的身世和生活,想到他靠公费在中学、大学就读时每日一餐的困苦。父亲幼时丧父,后来又随奶奶改嫁,靠自己的聪明勤奋考上了大学,但他什么收入也没有,最后是靠跟他青梅竹马的我母亲寄钱,才完成了大学学业,成为一名教师。每日一餐,对于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少年,一个成年的青年每天脑力和体力的支出应该有的储备,简直是杯水车薪,父亲当时该是怎样的饥饿难当,他是怎么挺过那段艰难的求学岁月的!每当想到这里,我对父亲都充满了无尽的想念和依恋!

  细节之三——背诵“毛主席语录”

  早就听说过极左时期很多家庭吃饭前要集体背诵毛主席语录,我们家倒是没有这个习惯,但这后一条“背语录”可真就实实在在让我摊上了。

  3、4岁时每次到大舅家串门,回回都要给我格外“吃小灶”的大舅母就开问:“大外甥啊,今儿个想吃什么啊?”我就仰着脸“彬彬有礼”、郑重其事地回答:“一般的东西我都不吃”,于是满屋粲然。久而久之,这句话就广为流传开来,到谁家作客,谁家都倾尽所能给我做好吃的,把在农村生活的大姨难为得常跟我母亲说,“我这个大外甥难为你怎么养活啊,在我这儿得饿死,嘴太刁!”我这个从小到大到哪家都被奉为上宾的“小皇帝”,即便是随父母下放到农村过了6年,也是细粮常年不断,偶尔吃点苞米面,妈妈都得熬成粥、兑上点白糖才让我喝几口。


该文章所属专题:王尧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