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旧事》之在“大革命”的洪流外(二)(5)
2015-08-11 21:30 抚顺七千年 王维俊
2629
看着日益激烈的武斗,心里有很多的疑问,难道这就是“文化大革命”?文化领域的斗争怎么会变成了枪炮相加,好好的阶级兄弟、好好的家庭成员、好好的师生关系、好好的干群关系,怎么就都成了仇人?
事后,我挺好信儿,还专门去看了看。坐电车到市里,下车就把我看的目瞪口呆。中央大街碉堡林立,矿务局大门、局医院大门两旁都是铁丝网、路障和沙包垒起的掩体。老公安局门口、邮电局门口两边都是暗堡,楼上的窗口都改成了外大里小的射击孔,楼上的女儿墙有射击掩体,形成高低交错的火力网。南站广场大大小小的碉堡数不过来。东、西一路到十路各个较高的建筑物上都有防御工事。一个个武斗战士荷枪实弹,百倍警惕,这里是“抚联”的天下。我没经历过战争的场面,如今看到了严阵以待、一触即发的真实画面。倒是我的五舅爷恰巧碰上了双方交火的场面。有一天他从邓尔屯来我家串门,在市里下车,再倒电车去龙凤,就在快到矿务局的时候,发生了枪战,“子弹在脑瓜子上嗖嗖直飞,手榴弹就在不远处爆炸,吓,吓,吓死我了,好悬看不着你们!”他本来就有些磕巴,这会儿更磕巴了,五十多岁的人,竟有些哭腔。
听大人们说,“红工联”现在集中在西露天矿的千台山、三〇一厂、老虎台矿、胜利矿宿舍,东部还有一个十六中“决死纵队”。“抚联”准备一一拿下。“攻打千台山”、“攻打老虎台”、“攻打胜利矿”的战役没有确切的、直观的感受。“攻打十六中决死纵队”我略知一二。
我记得好像是秋天了,早晨四点多钟,一阵爆豆似的枪声把我惊醒。十六中是我的母校,武斗一开始就被“决死纵队”占领。“决死纵队”以本校的学生为主,也有龙凤地区的学生参加。在楼内、楼上操场修了不少的掩体和工事,但对方是有更好武器的“油二司联”。听离得近的人们说,清一色的“56式”冲锋枪。汽车停在十六中山下的东山的路上,数十名头戴绿色钢盔的“战士”,在指挥的部署下,按战斗序列有序进攻。不到一个小时,这个盘踞在龙凤的唯一一个据点告破,决死纵队有一人牺牲,误伤一个平民百姓。战后我去了十六中,真是一片战场的景象:锅碗瓢盆,行李衣裳,粮食床帐,旗帜刀枪,到处都是,狼狈不堪,好好的一个学校,被糟蹋得不成样子。
为了避免我们兄弟几个去参加武斗,家里把我们送到了抚南夹河荒地村的老姨家,躲过了市里激烈的武斗环境,但乡下也不太平。
5该文章所属专题:王维俊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龙凤旧事
- 上一篇:《龙凤旧事》之在“大革命”的洪流外(三)
- 下一篇:王尧:青春里最美的相遇
相关文章
-
08-05《龙凤旧事》之在“大革命”的洪流外(一)
-
07-23《龙凤旧事》之爷爷的天堂
-
07-12《龙凤旧事》之深秋的丝瓜
-
07-02《龙凤旧事》之爷爷的北平、北京
-
06-23《龙凤旧事》之带体温的咸鸭蛋
-
06-12《龙凤旧事》之翻车祸福
-
06-02《龙凤旧事》中学时代-母校之恋
-
05-23《龙凤旧事》之中学时代(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