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发现   > 探索发现

探索发现

王平鲁:《血盟救国军军歌》发现记

2015-09-03 21:43 抚顺七千年 王平鲁 5757
在纪念即将到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为了不使英雄们的事迹和壮举为时光所泯灭,我将当年的记录找出来,进行整理,予以发表,
  血盟救国军是由东北军退役军官孙铭武、清原县教育局学务委员孙铭宸、留日学生张显铭等,于1931年10月19日在清原县大苏河城隍庙誓师组成的辽东地区第一支高举抗日大旗的义勇军武装。这支队伍所高唱的《血盟救国军军歌》,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第一块奠基石。


  血盟救国军的抗日事迹,从20世纪50年代清原满族自治县、新宾满族自治县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就有收集,80年代以来出版的《清原县志》、《辽宁党史人物传》、《同仇敌忾》、《辽东抗日烽火》等书籍中均收录了关于血盟救国军及孙铭武、孙铭宸孙氏兄弟的资料,但《血盟救国军军歌》的发现,始于本世纪初一次无意中的采访。

  2002年9月28日,我采访了孙超老人。

  当时是纪念“九一八”刚刚过去10天,我从一位朋友的口中得知,西葛石油一厂工人住宅区里,住着一位“血盟救国军”孙氏兄弟的后人,便用这个周六的午后时间赶去采访。


孙铭武后人:爷爷有些事至今还是个谜

孙铭武烈士次子孙超(原名:孙治国 因躲避日寇追杀改名 已离世)


  当时采访的想法是见见烈士的后代,因为1995—1997年省党史人物学会出版《辽宁党史人物传》第一辑时,我负责择选抚顺地区的人物名单及人物传记的组稿工作,根据编委会关于“在本地区有较大影响的英雄模范人物,本人不是共产党员的也可列入”的指示精神,把打响“九一八”之后辽东抗战第一枪的孙铭武、孙铭宸兄弟列入了《辽宁党史人物传》第一辑,并委托当时抚顺市委党校的贾玉斌老师撰稿,1997年4月由辽宁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孙氏兄弟是当时抚顺上此系列丛书的第一组人物,而且是兄弟合传,所以我对孙氏兄弟相关事迹印象较深,虽然当时我已经不在党史研究室工作了,还是想去采访,见见烈士后人,听听口述史料。


该文章所属专题:王平鲁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