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旧事》之在“大革命”洪流中的爹和妈(二)(4)
2015-09-15 13:46 抚顺七千年 王维俊
1309
他和大多数科技工作者一样,没有被“文革”压倒,在“文革”结束后,如逢春的老树,在和时间赛跑,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夺回“文革”造成的损失,拼命工作,并有所建树。
“在通风安全这座科学的山峰上,王云是不知疲倦的执着的攀登者。在这里,我们只是把他获得的几次科学奖,列在下面,便可一目了然。”
“——抚顺矿区V型工作面,火灾后风流变化动态及专家救灾系统。获能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氮气灭火新方法。获能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煤矿掘进安全技术装备系列化。获能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可以说,王云攀上了通风安全的科学的峰巅,领略了无限的风光。”
在此我要感谢葆劼记者,他的深入挖掘,使我知道了许多我不知道的事情。因为我的父亲从来就不爱和我们表白他的成绩和“风光”。但我也知道,他没有被“浩劫”击倒,靠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对矿山的爱,成就了他的理想和追求。
“四人帮”粉碎以后,他更是全身心地工作,一九七八年他入了党,被任命矿务局副总工程师,主要负责全局的通风安全工作。局领导对他高度信任,为表彰他的工作,多次评他为为矿务局、抚顺市、辽宁省的特等劳动模范、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成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家级政府特殊津贴。他是全国知名的通风专家,全国的煤矿都有他抢险救灾的记录。他的名字和事迹,被辑录到《抚顺知名专家画册》中。

我知道,这些他头上的荣誉、光环,是他用智慧、汗水、甚至是生命换来的。记不清他有多少次抢救井下火灾了。家里的警铃一响,(他住在救护楼,家里和救护队员一样,安有警铃。)他不论在什么时候,立即登车前往,深入井下,指挥抢救。老虎台77年“4.14”火灾、沈阳军区油库火灾、唐山大地震、新疆露天自燃火灾、铁法小青矿火灾,等等。都留下了他沉着若定指挥的大将风度和亲临一线奋不顾身与火灾搏斗的战士的形象。
这些他从来不和我们说,怕我们担心。每年的大年三十儿,都是我们十五口人等他一个回来吃年夜饭。我们稍有怨言,他会立刻严肃地说:“你们过年了,井下还有干活的呢,知道不?”他的心全在矿工身上,全在矿山的安全生产上。
4该文章所属专题:王维俊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
09-13《龙凤旧事》之在“大革命”洪流中的爹和妈(一)
-
09-01《龙凤旧事》之在“大革命”洪流外(五)
-
08-23《龙凤旧事》之在“大革命”的洪流外(四)
-
08-17《龙凤旧事》之在“大革命”的洪流外(三)
-
08-11《龙凤旧事》之在“大革命”的洪流外(二)
-
08-05《龙凤旧事》之在“大革命”的洪流外(一)
-
07-23《龙凤旧事》之爷爷的天堂
-
07-12《龙凤旧事》之深秋的丝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