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抚顺城
明代的抚顺城在抚顺火车站以西。1618年4月努尔哈赤进攻抚顺城,开始向明朝宣战。战后这座城市被掳掠一空,城墙被拆毁。抚顺城从此萧条下来。
到了1778年,已经是清朝的乾隆皇帝时期,乾隆朝决定重修抚顺城。抚顺的历史上总共有两个抚顺城。新建的清代抚顺城的位置在西起宁远街,东至新华街,北至永吉路,南至新城路。明代抚顺城城门有二:南门叫做嘉会门,北门叫做广润门。清代的抚顺城没有毁于努尔哈赤的兵火,1952年为了所谓建设城市的需要而拆除了。而今对于清代抚顺城的唯一纪念就是老地名“南关”和“北关”,提起南关、北关,抚顺城一带尽人皆知,但嘉会门、广润门却很少有人知道了。其实南关就是嘉会门,北关就是广润门。南关和北关是清代抚顺城的重要标识。因为据此以北的明代抚顺城只有一个城门,叫做迎恩门。明代一门、清代两门是明清两个抚顺城的重要区分。上面的图片是清代抚顺城的南关——嘉会门。而明代抚顺城的城门我们已经见不到了,它在1618年就被努尔哈赤拆掉了。
1816年清嘉庆年间的满族文人升寅的一首《抚顺北山题壁》把抚顺这座昔日的城市风光描摹的很美。诗中描写了抚顺城的南关和北关,北关外有登山的小路萋萋芳草曲径通幽,南关外的浑河岸有野渡舟横客自过,古塔上下满山迷离苍翠,铺满绿色苔藓的石阶小路逶迤而上,万绿丛中露出赭红的岩壁,在这幅画图中渔人和樵夫时有出没。那么,我们就以升寅的诗作为本文收尾。
北门对山南门渡, 山头渡口渔樵路。
登山欲上古浮图, 碧蹬朱岩迷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