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网友记忆

网友记忆

于国光:根,公司永恒的情结

2015-10-21 18:57 抚顺七千年 于国光 1848
抚顺是公司的根,正是这片厚重的热土培育出公司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公司才有了今天的骄人成就。
  作者于国光,抚顺人,现供职于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石化设备厂(洛阳市关林)。此文在2014年庆祝“中油一建”成立60周年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于国光:根,公司永恒的情结 图1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河南洛阳)

  六十载如歌岁月,几代人大写人生。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诞生于煤都抚顺的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东北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到新世纪的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60年来,几代一建人以油为业,四海为家,南征北战,用自己的双手和心血,矗立起一座座炼化装置,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谱写了一曲曲奋进的乐章,公司的发展见证着祖国石油工业的历史,六十载时光荏苒,几代人薪火相传,公司成就了“中国炼建第一军”的殊荣,我认为关键就是公司员工深深的“根”的情结。

  公司诞生于抚顺,抚顺是公司的“根”,但对公司来说,“根”既是一个地理名词,还包含着一股精神上的升华,一种永不停歇的追求。

  (一)

  数百年前,对于中原王朝来说,这里是边陲遥远之地,明政府“抚绥边疆,顺导夷民”,由此有了抚顺这个地名。1619年发生在这里的萨尔浒战役,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军大败明军的四路进攻,实现了萨尔浒大捷,为清军后来的入关,乃至夺取天下赢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于国光:根,公司永恒的情结 图2
抚顺石油二厂

  抚顺因煤而兴、因油发展,见证了新中国石油工业初期发展。公司诞生于这样一座具有标志意义的城市,是历史的必然,公司从她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肩负着非同一般的特殊责任。

  1954年1月,公司在抚顺正式成立,起初主要承担石油一厂、石油二厂等一些老炼油厂的恢复工程。后来的任务由恢复工程转向人造石油装置的改造和扩建。60年代初,随着大庆油田的迅速开发,人造石油项目先后停建,公司的施工任务也转向了天然石油炼制加工装置的建设。60年代中期石油工业新型炼油装置的“五朵金花”,公司承建了3座,分别是流化催化裂化、铂重整装置和延迟焦化装置,它无疑是中国石油炼建史上的“萨尔浒大捷”。


于国光:根,公司永恒的情结 图3


  这也让我国石油化学工业的发祥地、我国最早的人造石油工厂所在地、新中国第一桶石油的出产地——抚顺增添了特殊的符号和印记。抚顺是公司的根,正是这片厚重的热土培育出公司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公司才有了今天的骄人成就。现在的抚顺,一座世界级炼化生产基地已经初具规模,公司参与建设的“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将把这座历史古城带入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快车道,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不管别人怎样说,我自己确实是为公司诞生在这样一座城市而欣慰,也为公司曾经为这样一座城市增光添彩而自豪!

  (二)

  公司刚成立时,没有自己的生产生活基地,是借的位于露天区(1999年6月更名为东洲区)东洲的石油二厂办公楼的一个地下室和一个仓库来办公。职工分散居住在全市的几个地区,大多离生产施工现场很远,每天上、下班在路上都要花很长时间。

  我的父母是1962年从抚顺石油学院毕业后来到公司的,我们家当年住在新抚区东公园街52委3栋5号,离上班的地方约有20里地,每天很早就要起床,乘有轨电车上班,从榆林街站到元龙山站,必须乘6点13分的那趟车,否则乘下一趟就肯定会迟到。父亲回忆说,冬天时在家是两头不见太阳。这还是算近的,他的一位叫鄂准正的石油学院同班同学,家住望花区西部医院就更远了,鄂准正说单程就得两个半小时。相比来说,鄂准正也不是最远的,当年公司工会一位姓吴的同志家在沈阳,每天要坐火车上下班往返沈阳抚顺两地。

  东北人喜欢吃大米,那个时候粮食要定量供应,主食供应最多的是高粱米,其次是大米和小米。大米属细粮,定量少,小米是粗粮,定量相对多些,职工们就将两种米放在一块煮,这种饭叫“二米饭”。我觉得“二米饭”并不难吃,对于在吃上讲究“精耕细作”的现代人来说吃起来还别有一种味道,据说“二米饭”能减肥、营养价值高,有的人还把吃“二米饭”当做养生之道,但在那时却是一种人们在缺乏大米时的无奈选择。那个年代公司的职工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完成了一项又一项任务。


  1969年公司进驻宜阳县竹园沟,我们家是当年10月到的竹园沟。当时公司人习惯称竹园沟为“沟里”,把到竹园沟叫“进沟”。虽然在此之前几个月公司已经有人进沟,建设了一些生活设施,但还很不完备,我记得进沟的第一天我们家住的房子由于是刚刚建好,门窗还没有来得及安,到竹园沟的第一个晚上是在没有门窗的屋子里度过的。现在想想,在竹园沟的三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家住过土坯房、活动板房,不能同今天相比,但比起那些住在窑洞里的人家起码在住的方面条件好些。


于国光:根,公司永恒的情结 图4


  当年公司在竹园沟挖了许多窑洞,据说有700多孔。有的人家就住在窑洞里,有的窑洞是办公场所。1971年我开始上学,我记忆中,学生在活动板房上课,校领导、老师则是在窑洞里办公。虽然当时的条件艰苦,但似乎没有人叫苦叫累,大家都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只要靠着自己的努力,条件一定会好起来的,就像那个时候竹园沟经常放的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里面的台词“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创业时期的前辈对未来肯定有过很多的憧憬,经过公司几代人的努力,现在公司员工的腰包鼓了起来,大家纷纷的买车、买房,穿戴喜用名牌,有的还出国旅游,这些无疑是前辈们那个时候绝对连想也不敢想的事。虽然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不能忘,因为这也是公司的“根”,有了这个“根”才有了今天的惬意。

  (三)

  通过了解公司的历史我深深地感受到,公司的发展历史,同样是一部与时代发展相呼应的历史,是一部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历史。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时期书写辉煌篇章的历史。正因为此,我要说:创新——同样是公司“根”的组成部分。

  公司成立初期缺乏吊装机具,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公司职工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大力开展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被誉为“起重专家”的起重工王贵岭,就凭借在起重吊装方面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发明了四臂抱子、鸭嘴抱子、飞跃天车等十几种施工机具,为公司的正常施工提供了保障。

  我听公司一位一生从事技术工作的前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我国石油炼制“五朵金花”中的抚顺石油二厂的流化催化裂化装置技术,之前为美国所垄断。当时世界上共有38套此类装置,都是美国人建的,其中一套在古巴的洛佩滋炼油厂。

  1959年古巴革命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套装置被收归国有。古巴同中国友好,1962年我们乘人家检修时,到古巴对这套装置进行了考察,回来后结合国内攻关,公司很快就于1965年4月建成了世界上第39套同类装置,虽然从数字上看不算什么,但却是第一套不是美国人建的装置,它使我们国家在这一领域里进入了世界先进水平。


  装置里面需要有龟甲网,那时国内的人只要见过乌龟的人就会知道什么叫龟甲,但我估计那时国内的人对于龟甲网这个东西肯定没有听说过,更遑论有厂家生产了。没有厂家生产,我们自己生产,职工们将薄钢板剪成条,然后煨制、拼接,造出了龟甲网,这样中国第一块龟甲网就在公司诞生了。

  当年我父亲是公司在石油二厂前线供应组的成员,参与负责了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建设的材料物资供应工作,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但他对那个难忘的年代还时时记忆犹新。装置建成后,我们不会试车运行,还是请的古巴技术人员来帮助试车。据说古巴人当时还不相信中国人这么快就造出了装置,到了石油二厂后他们才彻底相信。在试车成功后的欢送宴会上,公司领导对古巴技术人员的技术给予了称赞,而古巴人却说受到称赞的应该是你们中国人,我们就好比是开汽车的司机,而你们是造汽车的人,开汽车的司机技术再好也比不上会造汽车的人!

  今年7月23日就在习近平主席访问古巴之际,新华网发表了标题为《奏响中古友谊之歌》的文章,文中写到“古巴还向中国提供了石油、制糖、纺织、建筑等方面的尖端技术资料,中国初期的大型炼油设备就是参照古方提供的技术资料建成的。”我认为这里面就应该包括流化催化裂化技术。

  时间过去了半个世纪,公司通过创新,通过引进、吸收,创造出了多项第一,进入了中国吊装施工企业10强,施工建设的独山子石化1000万吨/年炼油100万吨/年乙烯工程 入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古都牌球罐获得“中国石油装备”背书品牌产品授权,5000吨门式起重机的即将成功制造完成,等等,这些无一不是创新带来的成功,创新曾经是公司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今后也必定还是我们走向新的胜利的法宝。

  虽然我们现在条件好了,获得的荣誉多了,听到的赞誉也不少,但“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我们切不可沾沾自喜,应牢牢记住自己的“根”,让“根”深深地植入在每一位公司员工的心中,让“根”成为我们永恒的情结!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于国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