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姓看汉字单音节化的不可抗拒性
2015-12-29 22:10 新浪博客 徐江伟
1480
阿尔泰游牧民族说多音节语言,他们的族名姓氏几乎都是多音节的,但入主中原的阿尔泰游牧民族最终都放弃了多音节姓氏,改成单音节汉姓了,汉姓中的双姓历史上也呈不断减少的态势,是什么力量促使改姓现象发生的呢?
阿尔泰游牧民族说多音节语言,他们的族名姓氏几乎都是多音节的,但入主中原的阿尔泰游牧民族最终都放弃了多音节姓氏,改成单音节汉姓了,汉姓中的双姓历史上也呈不断减少的态势,是什么力量促使改姓现象发生的呢?是什么原因导致双姓慢慢消失的呢?这些多音节姓氏原本是身份地位的符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那是可望不可及的。
游牧民族姓氏单音节化的过程与他们入主中原后逐渐趋于定居化的过程一致,历史上鲜卑,突厥,蒙元,满洲无一例外地走过了这一过程,改姓似乎不可阻挡,对此统治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终究无可奈何花落去。
清乾隆皇帝对“从龙”入关的满洲人纷纷改为汉姓十分震惊,特颁谕旨,曰:
“八旗满洲,多有弃置本姓沿汉习者,即如牛呼纽氏,或变称为郎氏姓,即使指上一字为称亦当曰牛,岂可直呼为郎而同于汉姓乎?姓氏者,乃满洲之根本,所关甚为紧要,今若不整饬,因循之久,必将本姓遗忘,不复有知者!”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清廷再次颁诏,令满洲人,蒙古人即使改姓也“只准以满洲蒙古字义命,不准取汉人字义。”目的是使这些人改姓后仍有所区别,满洲人蒙古人的子孙后裔能不忘民族根本。
阿尔泰游牧民族习惯以族名为名,族名为姓,平时只呼名不冠姓,只有亮身份场合才提到姓,这些人与汉人杂处后,马上陷入了单音节汉语的包围中,名字虽然怪怪的总算勉强能用,姓氏则成了累赘,那种长长的族名姓氏,汉人既听不懂也记不住,极易被歪曲或记错,如“依尔根·觉罗”,“瓜尔佳·富察”如此这般,奴才下人们怎么记得住呢?不曲解成“一锅粥”,“刮胡子”才怪呢!
人是社会性动物,全都生活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依靠语言来交流,社会性的人其语言不可避免地要被所处的大语言环境制约和改造,不可阻挡地融入大语言中去,即使统治者也会身不由己地向单音节语言靠拢,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满洲人的汉化苗头早已存在,但在康熙朝后才出现加速状态,反映在《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就是此书中尚无汉姓,该通谱编撰于清雍正13年(公元1735年),记载八旗姓氏原籍地,归顺爱新觉罗的时间,入关时有何战功,族人曾有过何种官阶封号等等,用于授官晋级时备查,其时满洲人的汉化还不明显,故只有满姓,但此后改姓现象便大面积发生了,当清廷发现改姓其实无法阻止的时候,为便稽查溯源,专门设立一机构,名为“译姓馆”,把满族人的姓氏细细斟酌后统一译为汉姓,《沈阳满族志》记载了部分官译的结果,如:
佟佳氏——佟瓜尔佳氏——关
马佳氏——马索绰罗氏——索
齐佳氏——齐富察氏——富
纳喇氏——那叶赫氏——康,
茹苏氏——苏完颜氏——王
阿克占——雷宁古塔——刘
图门——万明安——千
以上有的按族名本义翻译,有的按谐音译,不一而足。
应知这种改姓现象并不只出现在清朝,历史上无数次发生过了,开始时统治者都严加阻止,甚至以犯罪论处,《金史·世宗》就有如此记载,世宗颁诏:“禁女直人毋得释为汉姓”,“禁女直不得改称汉姓,学南人衣装,犯者抵罪”,统治者的态度相当坚决,但终究没能改变游牧民族汉化的进程,《金史语解》记载着女直改姓的结果,如:
完颜曰王
孛术鲁曰鲁
吾鲁曰惠
乌古伦曰商
移剌曰刘
抹颜曰孟
纥石烈曰高
斡勒曰石
都烈曰强
徒单曰杜
纳刺曰康
散答曰骆
女奚烈曰郎
夹谷曰仝
呵不哈曰田
兀颜曰朱
裴满曰麻
乌林答曰蔡
蒲察曰李
尼忙古曰鱼
上面这些金代女直姓氏也是努尔哈赤时期满洲女直的常见姓氏。
入主中原的蒙古人改为汉姓的记载同样不绝于史,并且我们能从蒙古人的姓氏中看到,蒙古人常见姓氏其实也是满洲女直,哈萨克突厥人的常见姓氏,有共同姓氏的现象反映出来的正是阿尔泰游牧民族整体上的一致性,他们确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难解,蒙古人改姓结果举例如下:
乞颜——齐孛尔只斤——包、
客烈亦惕——何汪古惕——汪、
弘吉喇惕——洪兀良哈——吴
杜尔伯特——杜郭尔罗斯——郭
泰亦赤兀——戴巴尔虎——胡
唐古特——唐朱理真——朱
蔑尔乞德——穆撒勒只兀惕——蔡
塔塔尔——戴巴雅兀惕——富
土默特——万土尔扈特——段
准噶尔——朱阿拉图德——金
他们之所以非改姓不可,乃是因为不可抗拒的语言规律在起作用,语言规律犹如万有引力无处不在,无法摆脱。在宇宙空间里小质量天体总是要被大质量天体吸引过去,它们无可逃遁,从宏观上看入主中原的征服者永远是少数,他们在社会语言的天平上质量显得如此之轻,注定要被体量巨大的汉民族吸引并消融,他们原有的多音节语言最终要被改造掉,汉民族的规模也是在不断消融游牧民族的过程中膨大起来的,而现代汉语则是在不断吸纳阿尔泰语词汇并统统改造成单音节后演变出来的。
在汉字读音的演变过程中华夏文化处处烙满了阿尔泰印记,关于这一点只要考一考“国粹”之首,孔子有怎样一种血缘背景就基本明白了。
孔子祖上并不姓孔,说孔子姓孔那是值得怀疑的,不过孔子后裔到确是以孔为姓了,《史纪》记载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那是一个通古斯族名姓氏,有《元史》为证:
“十二月乙卯,诏立次皇后奇氏为皇后,改奇氏为肃良合氏,诏天下,仍封奇氏父以上三世皆为王爵。”(《元史·本纪·顺帝》)
元顺帝的“奇氏”皇后来自高丽王族,很受宠幸,生下儿子名“爱猷识理达腊”,立为皇太子,很早就开始“承制用人”,执掌了元朝军政大权,但皇后族人在高丽国中因骄横与国王伯颜帖木儿构隙成仇,皇后谗之于元顺帝废黜了高丽王,伯颜帖木儿一气之下把皇后的族人全杀了,元顺帝很气愤,故有此改姓之举,在游牧民族中改姓也很常见,“肃良合”是皇后宗族其中一姓。
“叔梁纥”即是“肃良合”,通古斯语本义是彩虹的意思,直到努尔哈赤时代,满洲女直仍有以此为名并见诸于清史者,孔子祖先不姓孔,其父有一个通古斯族名,说明孔子其实刚刚从戎狄转身而来,那么,发现孔子学说与阿尔泰游牧文化呈现高度一致,孔子始终坚定地站在奴隶主立场上,就不足为奇了,而孔子的戎狄血统折射出来的正是华夏文化深处的阿尔泰底蕴。
当我们思考为什么原本多音节的汉字会单音节化,游牧民族姓氏的汉化历史就是一个生动的参照系,原本是贵族标记的族名姓氏也会因为社会交流不畅而不可阻挡地单音节化,那么没有贵族标记的汉字最终单音节化就不足为奇了,其实是一种必然,作用其间的乃是宇宙万物共有之运动规律!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元代朝鲜半岛女真人的分布与行政建置研究
- 下一篇:满族说部文本及其传承情况研究
相关文章
-
12-29王尧:别了,“鼓三儿”
-
12-28借丢的“小人书”
-
12-28王维俊 夜捕赌徒“大爪子”
-
12-28一段日子,一块面包
-
12-28小小剪刀绘大作――满族剪纸大师关长胜
-
12-24鄂成喜:拯救满族‘文字’
-
12-20王维俊:《龙凤旧事》之篮球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