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城市记忆

城市记忆

[06]龙凤最大的“房子”——“大房子”

2016-01-19 17:25 抚顺7000 王维俊 1951
到了20世纪90年代,“大房子”没人居住了,矿里改作他用,一代日伪时期的劳工居住地“大房子”彻底消失,但这一段屈辱的历史不应该忘记。

《龙凤旧事》之龙凤之最(六)


  龙凤最大的“房子”——“大房子”


李延国:别了,大房子
万达屋坑工人“大房子”(1922年10月)

李延国:别了,大房子

老虎台村(1921年) 

 

  在龙凤地区提起“大房子”,四十岁以上的没有不知道的。只是现在已不见其身影。这“大房子”有多大?真的不小。每栋占地二分三厘,长30米,宽8米。一栋大房子有十几个房间,可居住七、八十人。像这样的“大房子”龙凤有十二栋,分布在龙凤矿前。

 

  在日伪统治时期,主要给一些苦力居住,“大房子”屋内有大炕,炕上铺有苇席。由于贫穷,劳工缺铺少盖。当时有一首歌谣唱到:“到了千金寨,就把铺盖卖。新的换旧的,旧的换麻袋。盖上前胸脯,露出俩膝盖。北风冒烟雪,无米又无柴。”就是当时穷苦矿工的真实写照。

 

  由于居住条件恶劣,卫生防疫无从谈起,疾病横行。1943年春,抚顺发生霍乱,很快传染到龙凤地区,造成龙凤停产。同年9月,日本人把龙凤地区定为疫区。凡是霍乱流行严重的地区和大房子,一律用铁丝网包围起来,不准随意出入,实行隔离,造成所谓的“隔离所”。对已患病的不予治疗,任其自消自灭。据资料记载,1944年传染病流行期间,共夺走抚顺7万余同胞的生命,仅龙凤在一个月内就死亡1000余人。

 

  解放后,于1954年龙凤矿对大房子进行了翻建改造,总建筑面积为959平方米,其中一部分改为职工住宅,还有6栋仍为独身工人宿舍。有52名独身老矿工,因留恋火炕和自己做饭的便利,虽经多次动员仍不肯搬进楼房,矿领导特许他们在“大房子”安度晚年。

 

  我有个工友姓张,河南人,在我70年代参加工作的时候还住在大房子里,还带着一个孩子。我曾经去大房子看过他。那时候大房子里还是挺干净的,但照比家居住宅还有很大的距离,看上去不是很整洁,有点瓢连天、碗连地的劲头。一股汗酸、脚臭、饭馊、酒辣、烟呛的味道。

 

  到了20世纪90年代,“大房子”没人居住了,矿里改作他用,一代日伪时期的劳工居住地“大房子”彻底消失,但这一段屈辱的历史不应该忘记。

 

  有想看看“大房子”的朋友,到龙凤去,还能看到它的遗迹,但需有知情人给你指点一下,否则,就是现在的龙凤人也不一定找得到。 2016年1月3日


李延国:别了,大房子
东洲区锦山街“大房子”旧址



该文章所属专题:王维俊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龙凤旧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