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东北 > 东北文化

东北文化

东北年俗中的萨满遗迹(2)

2016-03-10 05:43 辽宁省档案馆 不详 2233
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东北人过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杀年猪、打年糕、扭秧歌、贴窗花、祭祖先、拜大年……这种具有鲜明东北特色的过年习俗同北方少数民族尤其是...

东北年俗中的萨满遗迹 图1
过年祭祖

  此外, 萨满祭祀的供品中还有各式各样的黏食糕点,满族称作“饽饽”。《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中载:“至于供糕之礼,大内每岁春秋二季立杆大祭,则以打糕、搓条饽饽供献,正月以馓子供献,五月以椴叶饽饽供献,六月以苏叶饽饽供献,七月以新黍蒸淋浆糕供献,八月以新稷蒸饭用木榔头打熟,作为饺子炸油供献,余月俱以洒糕供献。”这些糕点也是东北各少数民族的日常饮食,萨满祭祀中体现了人神共享的精神内容,由此对满族以及东北地区的食俗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从萨满歌舞到二人转

  旧时东北过年,当然没有今天的春晚,人们最大的娱乐活动就是看二人转,素有“宁可少吃三顿饭,不能不看二人转”之说。二人转形成于清末民初,在表演技巧上,“唱功”有板有调,韵味优美,富于变化,俗谓“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做功”动作表情真实自然,讲究“演啥学啥,学啥像啥”;“舞功”有“跳、走、翻、扭、错、转、搧、抖”各种身法步法。这种表演形式其实都可以从萨满歌舞中看到端倪。


  萨满歌舞中,男萨满必须面涂黑色,男扮女装,这与二人转演员造型相似;早期二人转手里拿的不是手绢和扇子,而是竹板和一尺三寸的木棒,这二件道具也都在萨满祭祀歌舞中有所应用;至于二人转“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的唱功,更不是凭空创造,它来自东北满族单鼓音乐,而单鼓正是萨满歌舞的表演形式;二人转的舞步、腕功、两肩、腰、全身扭动等舞蹈动作均是对萨满祭祀舞蹈的传承;甚至二人转的众多唱段也从“萨满神歌”中来,比如《阴魂阵》是二人转“四梁四柱”之一,其唱词中五方五色旗将军部分五段是从辽北艺人演唱的《萨满神歌》唐神忏唐王诗中来。

  二人转正是在借鉴传承萨满歌舞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成为今天具有大喜大悲、大歌大舞、神秘独特、粗犷豪爽、火辣热情等东北地域文化特色的一门艺术。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萨满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