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   > 萨满文化

萨满文化

满族萨满舞舞动出湿地文化

2010-09-14 00:00 满族文化网 佚名 1065
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满族萨满舞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种类,不但具有重要的民族文化价值与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东北网齐齐哈尔9月14日讯 ...

  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满族萨满舞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种类,不但具有重要的民族文化价值与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东北网齐齐哈尔9月14日讯

  ———齐齐哈尔日报记者走进湿地系列报道之十

  “哈巴哥,依巴哥。”“库啦、库啦,依库啦。”一声声浑厚的声音。“空齐、空齐,依库啦。”众人皆呼。

  “咚、咚、咚咚”萨满鼓响起。“叮铃铃、叮铃铃”腰铃随舞者舞动,传来悦耳的声音。萨满舞在湿地上舞动。这是农民迎接即将到来的丰收的舞蹈,更是人们感谢党的好政策的具体表现。

  湿地是孕育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逐水草而居”,在与湿地相互依存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许多湖泊更是少数民族群众的“圣湖”和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

  满族人能歌善舞,远古时代,他们把各种自然物和变化莫测的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本身联系起来,融入萨满舞中。在舞蹈中,他们所用的器具很多,如腰铃、铜镜、抓鼓、鼓鞭等,都刻有色彩丰富的图案,艺术价值、学术价值、民俗价值、文化价值都是弥足珍贵的。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市萨满舞的传承人寥寥无几,而保存最好的属在湿地边上的泰来县大兴镇依不气满族村。

  近日,记者在县文化馆郑玉萍的陪同下,驱车来到了依不气满族村。一路上,郑玉萍详细介绍了萨满舞流传于泰来县群众中的经过:1917年,部分少数民族流入泰来,带来了浓厚的民族风俗,其中以满族为主。满族人能歌善舞,特别是在节庆时,主客男女轮番起舞,节奏和谐,一人领唱,众人皆呼。解放后期,萨满舞逐渐衰亡,老艺人相继去世,了解的人越来越少。依不气满族村的一位老艺人,人送绰号“小佛爷”成为为数不多的传承艺人。1960年,同村另一位艺人佟英山延续了此类民间舞蹈,目前,58岁的张镇海成为了传承人。

标签:满族  萨满  萨满舞  满族人  满族文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