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   > 历史考古

历史考古

金国时期的清原——清原满族文化溯源(3)

2016-04-03 06:14 抚顺七千年 韩叶夫 1271
清原作为金国北部经济、军事中心咸平府的一部分,在这百年当中,依托地缘优势,经济总量增加,女真人口增长,形成了固定的村落结构,固有的女真文化在吸纳了中原文化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金国北部的交通以辽阳府为枢纽,据《东北史地考略》记载,从东京辽阳府至都城上京会宁府,有一条经今沈阳、抚顺、南杂木、清原、吉林至上京会宁府的路线,这是从辽阳市沿浑河、辉发河、温特河而行的路线。据考证在这条路线上有辽、金古城遗址多处。金王朝在各路设转运司,运输体系完善,组织严密,对损耗和运费的计算,民户租用官船、官车的租费都有统一的标准。交通的便利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在清原境内大量出土了宋、金时期的铜钱,多者数以吨计,这说明清原作为交通要道上的一环,在当时已经有了较发达的经济贸易。值得注意的是,在清原同一地点出土的铜钱中,经常是宋朝和金朝的铜钱兼而有之,这种现象说明在当时两国的货币是通用的。

  生产力的提高带动了经济的繁荣,也助长了女真贵族的骄奢。随着社会繁荣而来的便是人口的急剧增长,浮食者众,再加上外戚干豫朝政,统治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矛盾加剧,自然灾害的侵袭,蒙古军南下等因素,致使金朝国势渐微,衰落和灭亡的豫兆已在各方面暴露出来。公元1234年,在蒙古人铁马金戈的有力打击下,盛极一时的大金国土崩瓦解。任何一个王朝衰败和灭亡的轨迹都是如此惊人的相似,金王朝也没有能逃脱“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规律。金国灭亡后,先前徙居中原的女真族迅速被同化。而那些留居在清原、新宾等女真故地的遗民,重又分散为建州、海西等众多的部落,这些部落传承并发展了女真族的文化,在蒙古一统欧亚的战争中,使女真族没有像契丹、党项族一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正是这种民族文化的传承,使满洲人在金国灭亡后被异族统治的四百年里,始终牢记自己民族光辉的历史,牢记金国海陵王“立马吴山第一峰”的勃勃雄心,这种雄心壮志激励着每一个满洲人,为满族的第三次崛起,蓄势待发。

  从1115年阿骨打建国称帝到1234年被蒙古灭亡,金代经历了长达120年的历史,金王朝的建立,大大推动了女真社会历史的发展,在巩固祖国北部统一,发展北方社会经济,促进中华民族进一步形成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清原作为金国北部经济、军事中心咸平府的一部分,在这百年当中,依托地缘优势,经济总量增加,女真人口增长,形成了固定的村落结构,固有的女真文化在吸纳了中原文化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为接下来建州部的兴起和满族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了文化土壤。(韩叶夫)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清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