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发式-发辫 真魂栖息之所
2010-12-09 00:00 满族文化网 佚名
1528
清代满族成年男子把前颅头发全部剃去,只留颅顶后头发,编结成辫,垂于脑后,主要是便于山林中骑射。满族人认为发辫是真魂栖息之所,视为生命之本。 清代老夫辫发 戴帽清代男子辫发清代满族成年男子把前颅头发全部剃去,只留颅顶后头发,编结成辫,垂于脑后,主要...
清代满族成年男子把前颅头发全部剃去,只留颅顶后头发,编结成辫,垂于脑后,主要是便于山林中骑射。满族人认为发辫是真魂栖息之所,视为生命之本。
清代老夫辫发 戴帽 清代男子辫发 清代满族成年男子把前颅头发全部剃去,只留颅顶后头发,编结成辫,垂于脑后,主要是便于山林中骑射。满族人认为发辫是真魂栖息之所,视为生命之本,在战场上阵亡的八旗将士,必将发辫带回故里,隆重埋葬,称“捎小辫”。满族人的发式是继承了金代女真人之习俗。男子发式是“半剃半留式”,这与满族先民女真人的“辫发垂肩,留脑后发”有一定承袭关系。 两把头 晚清期青锻大拉翅 满族妇女“辫发盘髻”的习俗,也是来自女真遗风。满族妇女在成年前,只梳一根单辫垂于脑后,辫梢上缠一红头绳,前额剪成“刘海”,并常以金银、珠宝制成别致珠坠角,系于辫梢上,随辫摆动,以示美观。满族已婚妇女必须绾发盘髻,中间横插一根银制的扁方,称“高粱头”。其中最典型的是梳“两把头”,将头发束在头顶,编成“燕尾式”,长头发在后脖颈上,并戴上扇型发冠,这种发型称“旗头”、“京头”。 “两把头”是满族妇女最具有代表性的发式,即将头发夹于头顶,分成两绺,结成横长式的发髻,以高髻为尚。再将后面余发成一个“燕尾”式的长编髻,压在后脖领上,使脖颈挺直,加之穿高底旗鞋,走起路来分外端庄、文雅。 清代中期以来,满洲贵族妇女盛行顶戴“大拉翅”(旗头)。它是由“两把头”的发式发展而来的。 大拉翅是清宫妇女装扮使用的一种头套,形似扇面,内用铁丝或藤条按照头围大小做一圆箍固定,外包青缎或青绒布,可像帽子一样戴在头上。它能够承载翠扁方、金钗、凤簪、珍珠流苏等大件首饰同时插戴,装饰起来别有风韵。 相传大拉翅是慈禧发明的。慈禧为油性发质,晚年大量脱发,看着精美的首饰无法戴在自己的头上,爱美的慈禧独出心裁,发明大拉翅以补缺憾。
- 上一篇:满族饮食风味
- 下一篇:满族中学成为珍珠球培训基地
相关文章
-
03-02夏园行宫
-
03-02一夜皇妃
-
03-02龙褂
-
02-25女真人在抚顺马市上都买卖些什么货?
-
02-24太宗设法阻挠猛哥帖木儿部归附明廷
-
02-24十五世纪朝鲜王朝与明皇朝对建州女真部的争夺
-
02-16明代建州女真迁徙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