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文庙祭祀时要唱六支歌
品尝过西方现代文化之后,人们才发现回味绵长的依然是自己的传统文化。而作为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儒家文化,不仅被国人所认同,更为世界所接受。因此,于丹论语讲遍中国,孔子学院开遍世界。人们在研习孔子思想内在精华的同时,也在寻觅着承载孔子文化的外在表象。于是,各地修复文庙,举办祭孔礼仪的报道屡见报端。不久前召开的沈阳市政协会议上,也出现了修复奉天文庙,恢复祭孔典礼的提案。那么,奉天文庙到底是什么样的,当时是怎样祭孔的?就让我们翻开历史,从那些尘封的档案中找些端倪吧。
奉天文庙始建于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初建时,规模尚小,只有圣殿三间、戟门三间、棂星门一座,祭祀礼器也只有银爵27只。随着康熙、乾隆二帝对儒学研究的深入,儒家文化倍受重视,官府不断增加投入,多次对奉天文庙进行增建与扩建。康熙五年(1666年),增建学宫及启圣祠(后改称崇圣祠);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增建东西庑各三间;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在学宫外设立下马碑;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增建明伦堂三间,东西斋房各三间,仪门及东西角门各一座,学署六间;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将三间圣殿扩建至五间,并增建大成门、启圣门、照壁,义路礼门各一座,修建了200丈长的围墙,同时增建名宦祠、乡贤祠各一间。至此,一座布局严谨、疏密有致、规模宏伟的奉天文庙呈现在世人面前。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东北亚研究:佛教与中世纪东北亚的政治变革
- 下一篇:沈阳满族姓氏拾零
相关文章
-
11-11满族祭祀保平安的习俗传说
-
03-18辽东半岛石棚是墓葬还是祭祀建筑
-
03-31满族祭祀舞蹈:单鼓腰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