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网友记忆

网友记忆

杂忆抚顺市曲艺团兴衰史(二)(2)

2016-07-29 11:00 抚顺七千年 戴劲 1911
进入一九五六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达到高潮,农村的初级社已经变成了高级社,城市里的私营工商业也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手工业者们也组织起来了。私营的茶馆儿以及众多的曲艺工作者和流散艺人也应组织起来。


  曲艺团的组织虽然已经健全了,但民营公助的经济形式还没有根本改变,艺人们还是实行“基薪分红制”,也就是按演员级别每个月发给基本生活费,每个季度末,再按级别发给红利。一九六二年,由于市歌舞团曲艺队解散,许多新潮的年轻曲艺演员调入了市曲艺团,才真正按国家规定的文艺级别定级,开始正式发月薪,这时候,才算是真正的国营文艺团体。可是,几百年延续的民间传统艺术的灵魂也开始逐渐风吹云散了。

  上面说的是曲艺团的组织形式和经济性质,下面,我谈一谈记忆中的老艺人和他们事业的继承者。这些人都是抚顺市的普通百姓,小人物。历史上从来不记载这些普通百姓的。他们默默无闻的生,默默无闻地死。可是,正是这些极普通的小人物,为抚顺的建设和人民生活奉献了一辈子,他们活着时,把汗水滴在抚顺的土地上,他们死后,又把骨灰埋在了抚顺的土地里。抚顺不能遗忘他们。所以,我恳请编辑先生挤出一小块儿版面,让我把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介绍给大家。

  我先把各演出队的艺人名字排列出来,然后再有选择的介绍给大家。

  一队(长篇队)队长:张春祥、王庆荣

  评书演员:卢学仁、王立衡、张立清、孙庆林、刘士荣、孙建刚、陈树田、邓富顺、文吉泉、李英明、李鸿宾、张吉祥、刘相荣、卓福祥,张春祥、李积玉、杜阔明,苑荣亭。

  西河大鼓演员:刘林仙、刘少芳、张淑萍、张凤媛、程淑文、孙慧英、杨慧侬、杨慧珺、罗秋霞。(均为女演员)河南坠子演员:谭金芳(女)、谭金秋(女)。

  弦师宋立章、李金贵、李金生、张瑞生、卢连庆、孙连顺、杜洪林、宋宝光、李祥祺、王庆荣、张春瑞、李明山、王XX(盲人,坠胡),张桂英(女)、马祥贞(女)。

  二队(曲艺队)队长:曲殿训、张启华
  相声演员:于春明、董启威。
  山东快书:聂元奎
  太平歌词:张启华(兼相声、琴师)。
  京韵大鼓:筱墨菊。(女)
  铁片大鼓:郭艳霞(兼京韵大鼓)(女)
  东北大鼓:严丽华、梁凤琴(均为女)
  单弦:单玉华(兼京韵大鼓、联珠快书)(女)。
  京剧清唱:蔡秀舫、闫东萍、王连荣、孙连奎(兼相声)(均为女)
  二人转:陈艳芳、崔荣秀、卢丹凤、郝艳秋、孙艳霞。祝久伦、李树本、来清、王XX(老艺人,不久即离去)。

  乐队人员

  三弦:李仕旺、单贞海(兼相声)。
  唢呐:马显臣
  板胡:陈耀宗
  京胡:杨万福
  四胡:赵明生
  笙:张万才
  鼓师:于春明

  此外,大锣、小锣、铙钹、竹板、堂鼓等人人可兼。
  至于三队,也就是服务队,我就不介绍了。须要说明的是个别流散艺人,如王润清,是拉洋片的,不适合室内演出,曲艺团成立后,把他安排在服务队,从此,拉洋片这一形式就消失了。

该文章所属专题:戴劲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曲艺、茶馆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