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江:那山,那夜,那歌
2016-08-10 20:53 抚顺七千年 郭秀江
2416
1992年春天的那个雨夜,一行石化行业的环保工作者,在湘西张家界一个山中客栈,围着火塘,以歌结友,以歌言志,以歌壮怀。 二十多年过去了,不知又游了多少山,唱了多少歌,可那山,那夜,那些歌者和情怀,却再难以...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千年前一个春天的雨夜,登门访友的诗人杜甫,与分别十二年的老友畅饮叙旧,感慨世事人生。
1992年春天的那个雨夜,一行石化行业的环保工作者,在湘西张家界一个山中客栈,围着火塘,以歌结友,以歌言志,以歌壮怀。
二十多年过去了,不知又游了多少山,唱了多少歌,可那山,那夜,那些歌者和情怀,却再难以复现。
那年春天,中石化大化肥环保技术交流会,在湖南岳阳洞庭氮肥厂召开,该厂是我们行业组的组长厂,他们组织工作高效,议程安排紧凑。会后,东道主组织大家去了张家界。
我们由岳阳乘汽车到长沙,然后换乘火车去大庸。当时叫大庸,地处湘西,后来张家界名气大了起来,才改叫了张家界。
记得早年看过一本小说叫《湘西剿匪记》,书中描写湘西匪患深重,由解放前上溯500年之久,匪首世代相袭,月黑杀人、风高放火。于是便想像湘西重峦叠嶂、山高谷深,远看黑压压地一派凶险。一直到此次行前,看到武陵源风景区的图片,(张家界是其中一部分)对湘西的山水才有了新的认识。
当我们跟着导游穿行在张家界的山林里,淌行在清澈的金鞭溪水中,只见山峰奇秀,山色蔚然,山林寂静清幽。耳边尽是风声水声鸟鸣和谐的天籁,少有人语喧哗。原有的湘西凶险的印象一扫而空。
喜欢归喜欢,如今要我写一篇张家界的山水游记,却是写不出的,因为说不出细节来。只有看到当时的留影,才有几点点的清晰。但有一个场景,没照片也清晰无比,那就是投宿在张家界山中的那个雨夜。
上一页1
该文章所属专题:郭秀江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发表于70年前《抚矿旬刊》上的一首小诗
- 下一篇:身后的山——写在父亲节
相关文章
-
11-26分享我的抚顺老图片集收藏
-
08-10抚顺集邮之最(二)——大小邮展此伏彼起
-
08-10龙凤旧事:《矿山十年》之[06]井下美食
-
08-03抚顺集邮之最(一)——协会组织雨后春笋
-
08-02龙凤旧事:《矿山十年》之[05]倒班辛苦
-
08-01漫话抚顺邮电之十一:BP机盛衰始末
-
07-31抚顺故事:风雪夜罕王出世(节选)
-
07-31徐洪:战士•题词•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