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网友记忆

网友记忆

王尧:黑土地播种的乡情

2016-08-23 09:59 抚顺七千年 王尧 2331
血浓于水的乡情,是人生珍贵的记忆和财富。忆及这些乡情浓浓、耕耘在外地的故乡人,总是想起谭咏麟那首经典的《朋友》所诠释的

  这里记叙的是我体验到的东北这块黑土地凝结的乡情。故事的主人公们有曾在东北生活过的外乡人,有在杭州开创了自己的事业的辽宁人,久远一些的离开40多年,稍近些的也已有十数年。但他们对故乡的怀念未曾稍减,以童年、青年时根植于这片大地的急公好义、敦厚质朴,给我留下了回忆和感动,而且我确信我的感受绝不会是孤本。

  恩兄朱杭

  故事要从母亲唯一的一次出远门说起。1982年,母亲从抚顺挖掘机厂退休了。刚刚办完手续回家,就被老朋友姚叔请到他与别人合伙的企业负责销售业务。姚叔曾是我大舅——抚顺挖掘机厂安技科高级工程师朱酉康在抚挖技校任教时的爱徒,非常敬仰老师的为人。姚婶曾是市百货大楼鞋柜的模范售货员,对顾客的和蔼、服务的周到是出了名的。我家和姚叔、姚婶家都住在东公园抚挖职工住宅区,彼此很熟悉。我母亲年轻时个高、脚的尺寸大,总要拜托姚婶给留意大号的女鞋,两人处成了多年的好姐妹。

    “文大”中,我家被下放到了农村,母亲有一次回城到百货大楼找姚婶买鞋,当知道姚叔已因所谓的“站错队”而入狱,只有姚婶一个人带着五个子女度日时,母亲当即对姚婶说:“大姐,我们两口子是双职工,在农村花销不多,您如果难到了就给我写信,我马上给你汇钱”,还留下了我们在清原农村的确切地址。这句话令姚婶非常感动,也始终铭记着,但坚强的姚婶一次也没麻烦过我母亲。后来姚叔出狱后与朋友合开了个生产聚氯乙烯包装品的工厂,就为了我母亲当年的这一句话,精明能干又重义气的姚叔一听说我母亲退休,就马上就把母亲请到工厂“跑外”,走访省外的客户。实际上姚叔和姚婶知道我母亲长年累月坐在抚挖职工医院药局的窗口,根本没有机会到外面看一看,他们基于这份患难情义,让母亲得以到国内走一走。就这样,几十年家里家外辛苦忙碌的母亲终于有机会到北京、上海和杭州这些南方城市走了一大圈。 

  母亲出差是在1983年的夏天。母亲走了不到十天,我的右眼就又红又肿,这种病学名叫结膜炎,其实就是土话里的“火蒙眼”。因为我从小到大,母亲还没离家这么长时间、走这么远,当时她的身体也不是太好,所以我日夜担心母亲的安全。没想到,巧的是母亲这次出远门还真的遇到了一次厄困。

  母亲是与姚叔、姚婶的女儿美姐一同出行的。姑侄俩到了杭州,走访了原杭州制药厂这个客户,母亲也游了西湖,踏上了断桥,参观了灵隐寺,拜谒了岳王庙,逛了杭州的商店。与母亲同行的美姐那时还没结婚,杭州的各色丝绸、小商品又令人眼花缭乱,美姐便出手买了很多丝绸制品等等杭州特产。孰料出手过急过大,一下子就把两个人出差带的钱都花光了。而母亲那时手头也比较拮据,还省吃俭用为我未来的成家买了杭州丝绸被套、枕套,手里也所剩无几。当时她们住在杭州制药厂的招待所,还有六、七天离开杭州,可花得吃饭都快没有钱了,又不好意思给厂方添麻烦,只能让家里又汇了款,但到款还需时日。就这么几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日子,让姑侄俩的囊中羞涩到了燃眉之急的程度,不啻于秦叔宝“当锏卖马困在天堂县”。


该文章所属专题:王尧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