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1953.01.08第2版
工人们愉快地看自己亲手建矿后挖出的煤块。
这里是一个三公里多长、六百多公尺宽、二十多公尺深的一个露天煤矿。在工地上,各种电气化的能力巨大的机械正在挖掘煤层上面的土壤,并把它们运送到十公里以外的排土场去。这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自己建设的第一个大露天矿——阜新矿务局的阜新露天煤矿。这个矿坑下面,埋藏着象十几层楼房那样高的六十多公尺厚的煤层。现在,矿坑的东端,乌油发亮的煤层已经露出头来。两年以后,当露天矿达到设计产量时,我国许许多多新建的工厂和电站,都可从这里得到丰富的燃料。阜新露天矿的产量是如此巨大,合情假给把它一年所产的煤用于发电,每年可以发出四十三亿度电,用这些电力,每年可以织出一百二十九亿公尺布;把一年生产的煤用来开动火车机车,可供五百四十台机车一年完成二百亿吨公里运输之用。
劳动过程高度机械化,运输指挥工作自动化
要建设这座露天矿,需要把这里的平地挖成深谷,挖出的土运到十公里以外,要把两座山间的凹地填成平原,从这里挖出的土和石头将要有五亿六千万立方公尺,等于开凿五个苏伊士运河和一个巴拿马运河的挖土量的总和。将来矿坑就要象台阶一样一层层地深下去,直到三百五十公尺深。矿坑的宽度也要扩展到一公里半。为了运送表土和煤,在矿坑里和排土场上要铺设将近三百公里的铁路。到现在为止,世界上露天煤矿的深度和剥土量还没有超过阜新露天矿的。建设露天矿的人们都为在这个矿上工作而自豪。
但是,在这里你却看不到成百上千的人群。各种最现代化的机械已经代替了主要生产过程中的体力劳动。苏联式的带着履带的体重一百五十吨的大电铲不停地摆动着有着十几公尺长的长脖子的脑袋,啃啮着矿坑里的表土,一口就是三立方公尺,并把它倾倒在车厢里。而一吞一吐只要二十七八秒钟。电铲的最高效率曾经到每天剥土五千四百立方公尺,就是说,一个电铲相等于八百三四十个工人的体力劳动。电铲把一列(十一二辆)车厢都装满了,电动机车就把它们拖到排土场上。在排土场上,排土工人只须把车上的开关一按,十多个车厢就一齐侧翻身来,自动地张开一面,把土倾倒出来。排土工人把附着在车厢底下的土清扫一下,车子就又开回矿坑去了。因而,在这么大的矿坑里,你只能看到寥寥无几的信号工、线路维修工和打钻的工人。而他们目前的工作也有许多将要逐渐被机械代替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入口 [ 举报 ] 投稿邮箱:fm684@qq.com |
Copyright @ 2011-2012 FS7000.com All Right Reserved 「本网站独立运行,与任何机构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