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网友记忆

网友记忆

杂忆抚顺市曲艺团兴衰史(三)(3)

2016-08-29 11:00 抚顺七千年 戴劲 2763
我国的民间艺术,都是“地气”的产物,特别是曲艺艺术,“地气”是他们生命力的源泉。失去了地气,就像人断了气,没有了呼吸。


  评剧团里中青年演员居多,行动稳重,略有拘谨,不擅张扬,穿章打扮属于市民阶层中档次稍高的一类。那个年代虽然颜色多是蓝、黑、灰、黄、绿,样式以干部服(后来叫“人民服”)、中山服、学生服为主,但也有许多穿夹克和桶式青年服的。1953年起,带囊的马裤和棉袍长衫彻底消失了,1958年起,水獭领子的皮大衣被棉絮的“猴大衣”(俗称“棉猴”)取代了。而女人们冬季出门离不开的“手笼”,从1950年起,再也没有人带了。虽然五六十年代衣着样式简单,但衣料的质地比如今繁杂得多,仅以基本衣料分,就有——棉、麻、丝、葛、绫、罗、绸、缎、绒、绉、呢、纱、绢、毡、皮、毛等许多种,加上引进的品类如:派力司、克罗丁、劳动布等等,再加上每一种衣料又有许多种类,如“毛料”就有毛华达呢、毛哔叽等多种。呢子有海军呢、麦尔登呢、大衣呢、薄呢,粗呢、花呢、礼服呢、冲呢(不是呢子)等多样。因此,两个人都穿一身人民服,也能看出哪个穷哪个富。——我啰嗦这么多,无非是介绍评剧团的演员们,在穿着上,比京剧团演员讲究一些,不是那么随便。但行为举止又和京剧团相似,说话多是河北唐山一带口音,所以,也是一眼就能看得出来,不是京剧团而是评剧团的。

  话剧团的前身,是部队的文工团,绝大多数受过部队的良好教育和熏陶,他们的素质较高,既有军队干部严明的纪律,又有文艺工作者活跃的风格。他们活泼又不失稳重,幽默又不失严谨。一言一行都能表现出新社会知识分子的气质。说一口带有东北味儿的普通话,膛音很重,一听就知道是话剧团的。

  歌舞团的成员多数是年轻人,几乎全是学生出身,属于“新潮”的一代。他们是最活跃的,坐在会场,或叽叽喳喳,或哈哈大笑,一口东北话。他们的工资都不算高,买不起贵重衣料,但却都很会穿,三角钱一尺的花洋布,他们也可以做出漂亮的连衣裙。上海流行什么样式,很快就会在抚顺歌舞团的年轻人身上出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连、鞍山、抚顺的衣着款式并不落后,那时候最土的是北京,直到八十年代初,凡是去北京出差的,没有往回带衣服的,嫌北京的样式太土。歌舞团的这些演员,走到大街上,人们一眼就能看得出来,不用开口说话,一看穿戴模样,就知道是歌舞团的——抚顺市最“洋“气的一群。

  现在,该说曲艺团的“土”了。曲艺团的土气,是有历史根源的。无论是发源于关内的西河大鼓,也无论是发源于东北的二人转,都是农村的产物。他们从出生之日起,就带着一身的土味儿。他们就是土生土长的土产品,没有了土味儿,就没有了他们的存在。曲艺演员大多是农民出身,而且是贫下中农或雇农。虽然也有少数的城里人,却都是城市贫民。解放后,虽然摆脱了贫困,不必再为衣食苦恼,可是他们的收入并不很高,特别是多年贫困养成的节俭习惯,使他们不追求奢华,更不懂什么“新潮”。有的老艺人做了一套毛料衣服,只是去市里开大会时才穿,逢年过节都舍不得穿。许多人的衣服是家里人手工缝制的。至于有的演员(包括二人转演员,)单身的或夫妻带孩子住在茶馆里,每天自己做饭吃。在茶馆开会,也得怀抱孩子喂奶。他们走在街上,和那些卖菜的卖粮的郊区农民一样,谁也不会想到他们是“文艺工作者”,是曲艺团演员。张嘴说话也是满口农民腔调。所以,只要他们一进入影剧院,人们一看就知道是曲艺团的到了。


该文章所属专题:戴劲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曲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