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   > 满族风俗

满族风俗

锡伯族曲艺志 (赵春生)

2007-11-10 00:00 满族文化网 佚名 16576
锡伯族历来就有注重文化教育的优良传统。他们很早就接受了汉、满文化的影响,并在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社会实践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曲艺曲种音乐。尤其,在18世纪60年代以后,西迁伊 锡伯族历来就有注重文化教育的优良传统。他们很早就接受了汉、满文化的影响,并在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社会实践...

  锡伯族历来就有注重文化教育的优良传统。他们很早就接受了汉、满文化的影响,并在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社会实践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曲艺曲种音乐。尤其,在18世纪60年代以后,西迁伊

  锡伯族历来就有注重文化教育的优良传统。他们很早就接受了汉、满文化的影响,并在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社会实践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曲艺曲种音乐。尤其,在18世纪60年代以后,西迁伊犁的锡伯族,不仅丰富和完善了本民族的曲艺曲种音乐,而且改编和充实了众多的曲艺曲目,并涌现出一代代曲艺艺术的代表人物。
  一、曲艺曲种音乐
  锡伯族曲艺曲种音乐,可分为三大种:即朱伦呼兰比音乐、更心比音乐和秧歌牡丹。
  (一)朱伦呼兰比:锡伯语“念说”之意,流行于新疆察布查尔等地。这一曲种音乐于17世纪中叶开始形成。锡伯族聚居地区,每到冬季农闲或节假日的夜晚,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由一民间艺人或文化老人念说被译成满文的古典章回小说,众人用心欣赏。其念说的曲调因念说者和唱词不同而各异,旋律随着书中人物的命运和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或喜悦,或高昂,或深沉,或悲哀。其曲调委婉动听、引人入胜。念说时无乐器伴奏,也不需要什么道具,但讲究声韵的节奏变化。念说一节或一章后也不时插进与念说内容有关的对白,以加强念说者与听众之间的交流。念说的书籍有《三国演义》、《东周列国》、《西汉演义》、《隋唐演义》、《开平演义》、《封神演义》、《大宋演义》、《七侠五义》、《岳飞传》《杨家将》、《施公传》、《彭公传》、《水浒》等,此外还有民国时期翻译的大量外国小说和解放后翻译的国内现代小说等。

标签:音乐  传统  社会实践  锡伯族  赵春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