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抚顺千台山“大悲寺”是始建于大清乾隆年间的佛道兼容的庙宇,1923年被满铁抚顺炭矿占用、毁掉后,于1938年又在后葛月牙山重建。关于新老“大悲寺”的始末轶事,流传的文字图片罕少,尤其该寺庙的遗址始终没有定论...
抚顺千台山“大悲寺”是始建于大清乾隆年间的佛道兼容的庙宇,1923年被满铁抚顺炭矿占用、毁掉后,于1938年又在后葛月牙山重建。关于新老“大悲寺”的始末轶事,流传的文字图片罕少,尤其该寺庙的遗址始终没有定论。仅从宣统三年《抚顺县志》得知:“大悲寺,在城西南第一乡,距城十五里千台山。此寺分东西两院,住持僧十二人,乾隆年修建,为境内最大之寺也。”近些年文博部门和一些爱好者都曾踏勘考证过,结果均无功而返。究竟古庙遗址在哪儿?一直是个谜。
10月7日是国庆节尾日,我与刘景生(退休前任县卫生局副局长)一拍即合,骑单车游西露天矿大坑。既避免了塞车拥堵排队买票,又锻炼了身体;更主要的是想借机考察一下“大悲寺”遗址,乃一石三鸟之举。我俩先登东岗观景台,对照携带的老照片远眺薄雾笼罩下的西露天矿大坑,遥想百年老矿的沧桑史,别有一番滋味。然后我们沿1938年炭矿开凿的杨柏人工河一直向西,经南花园、刘山堡,抵达千台山南坡下的五老新区(图一)。
[图一]
这是一片依山而形成的小区,原住居民很少,我们咨询了十几位路人,皆一问三不知。就在我们一筹莫展之际,刘局长拦住一位上山秋收的63岁郭姓老大哥,我们跟着他边走边聊。老郭是本地老户,从小就在千台山种地背煤,听老人说山上曾有个“大悲寺”,但不知是何时建的。我们登上小区后面不太高的山岗,他指着北面一个山坳说:“庙的遗址就在那里。”(图二)我们顺着老郭的指向望去,这是一条因山体侧滑下沉而形成的近百米深、几百米宽的沟壑,裸露的山体塌陷痕迹明显。绕到对面山梁,发现早年建在山上的千台山宾馆、饭店等建筑,均因山体下沉倾斜而废弃。向北远眺越过西露天矿大坑正对着的是坑北的抚顺发电厂。老郭告诉我们,这个位置当年距东西大卷都不远,是煤炭与矸石出坑“翻货”的地方。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