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别了,《悠哉•邮斋》
2016-11-08 12:02 抚顺七千年 徐洪
1536
《悠哉•邮斋》因故于6月份停办了。该刊是笔者于2009年创办的一份纯邮识型邮协会刊,至2016年八年来共编辑发行了187期,累计47万多字1100多幅插图。近段时间在一片惋惜声中,回顾自己单枪匹马默默地敲击键盘,毫无回报地为人作嫁的2800多个日日夜夜,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特略作小结,一方面给多年关注、点赞...
[图一]
《悠哉•邮斋》因故于6月份停办了。该刊是笔者于2009年创办的一份纯邮识型邮协会刊,至2016年八年来共编辑发行了187期,累计47万多字1100多幅插图。近段时间在一片惋惜声中,回顾自己单枪匹马默默地敲击键盘,毫无回报地为人作嫁的2800多个日日夜夜,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特略作小结,一方面给多年关注、点赞小刊的“粉丝”们一个交代;另一方面,某些体会或许对圈内外后学者有些启迪。
2008年,我被县委临时借调到“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宣传组,负责全县宣传报道工作。当时,根据活动需要和市县委的指示,我们创编了一份“活动简报”,不定期采编印发全县“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进程、领导讲话、典型经验等。当年,宣传组仅配备一台电脑和一个打字员,专门负责打字,我和另外两位同志负责采编、审核、印发等。那时年过半百的我,在电脑休闲的空档便开始练习打字,每天抽空笨手笨脚地敲打键盘,录入基层来稿,再修改排版,遇到问题就不耻下问年轻人,慢慢学会了电脑的一些最基本的操作。
2009年,当活动进入“整改”阶段时,我已基本掌握了文字录入和编辑一般文稿的能力。在已轻车熟路的下乡采访和编发“简报”之余,我突发奇想——编一份邮刊。那时正好县总工会成立职工集邮分会,推荐我当会长。我把想法一提,立即得到有关领导的同意,就这样,我不知天高地厚地办起了“邮刊”。以前读过无数外地邮协、邮友寄来的邮刊,从主办者上分有官办的、民办的和个人办的;从载体上分有报纸型的、杂志型的、网络型的;从内容上分有邮识型的、邮品型的和邮识邮品兼顾型的。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可轮到自己才发现,办一份“邮刊”是这么的不容易!
首先是邮刊主旨的定位。所谓办刊“主旨”说白了就是办刊的目的。你操心费劲办邮刊究竟为了什么?为了出名、为了获利、还是为了交流?这的确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这些年上自全国集邮联,下至各省市县基层协会、以致不少邮迷个人,陆续编办了无数种邮刊。毋庸置疑,这些五花八门各具特色的邮刊,在弘扬集邮文化、传播普及集邮知识、丰富文化生活、促进邮品交流、推动各地集邮活动等方面,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翻动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种大小邮刊,经对比分析觉得:如办成纯邮识的学术型会刊,势必阳春白雪受众必寡,因为我所面对的大多数为初步邮坛的会员;若像有的人那样办成单纯邮品买卖的所谓“邮票价目表”,又有违初衷,陷入邮商一族;而只顾初级会员的启蒙普及,又失去了邮刊的品位与档次。我带着这些问题边编刊边思考边完善,直到两年后的第50期,才庄重地确定了本刊的办刊宗旨:“研究、普及、传承、调剂,怡情、益智、交友、蓄财”。这也成为本刊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一直坚守到最后。
该文章所属专题:徐洪专栏
徐洪,(1956-2023) 原中共抚顺县委党校副校长。现任抚顺市关工委报告团副团长、市邮协秘书长、市作协纪实委副主任、县关工委副主任等。1980年起在省内外发表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现为辽宁省作家、集邮家。
标签:集邮
- 上一篇:新中国第一个电解铝厂的诞生
- 下一篇:抚顺集邮之最(七)——地方邮品独具特色
相关文章
-
10-28抚顺集邮之最(七)——地方邮品独具特色
-
10-15抚顺集邮之最(六)——集邮市场应运而生
-
10-082007年抚顺县首届职工收藏展侧记
-
09-28抚顺集邮之最(五)——邮学研究硕果累累
-
09-09抚顺集邮之最(四)——各项活动丰富多彩
-
08-25抚顺集邮之最(三)——邮集获奖沾金挂银
-
08-10抚顺集邮之最(二)——大小邮展此伏彼起
-
08-03抚顺集邮之最(一)——协会组织雨后春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