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   > 历史探究

历史探究

张玉兴:包衣汉姓与汉军简论(7)

2017-01-20 12:13 《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 张玉兴 1727
八旗制度由发展到衰落,非人力所能左右。军政合一,兵民一体的八旗制度,本是清朝的立国之本,是维系和巩固国家政权的有效保证。它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产生于满洲崛起之际,与当时的满洲社会形态相适应,带有鲜明的军事奴隶制之特点。


  5

  综上所析,从八旗汉军与包衣汉姓演变之过程,已概见八旗制度变化之轨迹。八旗汉军与包衣汉姓(即八旗满洲汉姓)这两个特殊群体自出现之日起其长消起伏,已不仅仅是其自身问题,其每步变化都紧紧关联着八旗制度的盛衰。最初,它们彼此关系与界限清楚明确,并按各自的特点发展运作,扩充壮大,充分展示了八旗制度的发展进程;然而久而久之,两者之关系却逐渐模糊起来,甚至难以区分,直至共同步入出旗为民的轨道,诚可谓殊途同归,则展示了八旗制度的趋向衰落。从表面上看,促进这一演变过程之关键在于清统治者推行的政策。当年清统治者广泛吸纳大量汉人,追求多多益善,使之成为自己的有生力量而发展壮大了八旗;但是曾几何时,它又一再颁布政令,将相当数量的八旗汉军乃至包衣汉姓成员剥离八旗,甚至强制驱逐,严防其离而又返,造成八旗的萎缩。这后一举措无异于自戕,然而这却是形势使然,不得已而为之者。

  八旗制度由发展到衰落,非人力所能左右。军政合一,兵民一体的八旗制度,本是清朝的立国之本,是维系和巩固国家政权的有效保证。它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产生于满洲崛起之际,与当时的满洲社会形态相适应,带有鲜明的军事奴隶制之特点。其兵源、兵饷、后勤供应,乃至成员及其家属生计等等问题,本来都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清入关前后特别是入关前是其大发展时期。然而当清朝夺取了全国政权,它面对内地先进的封建生产关系的冲击,诸多方面出现不适应。特别是因清承明制,它不仅已由维系国家存在的根本制度,降低为一种军事制度,而且更面临严重的挑战,出现了其自身难以解决的严重困难。当时越来越严重的八旗生计问题不仅成为八旗制度的危机,也严重影响了清朝的统治。为此清统治者用尽了各种办法,诸如采取提高月饷、补助赈济、代偿欠债、赎回旗地、设养育兵、京旗移垦及出旗为民等等措施,以求解决,以图维系这种制度。然而多为治标,收效甚微,多无济于事,这令清统治者大伤脑筋。惟独令汉军出旗为民这一关系八旗根本的治本之法,尽管这是伤筋动骨之举,但因收效显著,使清统治者在心烦意乱之中,终于看到了保存八旗的希望,所以便不惜有所牺牲,舍其次而留其主,而坚持下来并扩而大之。这些也就是上述一系列出旗为民决策雷厉风行贯彻到底的原因所在。由只分旗民、不分满汉,强调满汉一家,八旗汉军与八旗满洲同属八旗,同为一家兄弟;到辨明满汉,一再制造舆论把满洲汉姓即包衣汉姓视同汉军,并为汉军身份正名,强调其原本汉人,进而令其出旗为民,清统治者可谓煞费苦心。有所留就得有所失,为保存八旗骨干,必须清除八旗侧翼,而八旗汉军乃至包衣汉姓便顺理成章地首当其冲了。从八旗汉军与包衣汉姓的最后遭遇看,八旗制度的衰落趋势已难以阻挡。

  原文参考文献:

  [1]陈国栋.清代内务府包衣三旗人员的分类及其旗下组织——兼论一些有关包衣的问题[J].食货,12卷9期,台北,1982.

  [2]王锺翰.内务府世家考[A].载郑天挺纪念论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1990.又载清史续考[M]台北:华世出版社,1993.

  [3]孟森.八旗制度考实,[A].载明清史论著集刊[M].上册,第261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

  [4]杜家骥.清代八旗奴仆制考析[A].载天津.南开史学[C].1991(1).

  [5]见陈国栋.清代内务府包衣三旗人员的分类及其旗下组织——兼论一些有关包衣的问题[J].按:雍正帝上谕原文为“拨入八旗披甲亦可”,而陈著转引孟森所引雍正帝之上谕则作“拨入八旗充骁骑亦可”.

  [6]见郑天挺.清史探微[C].清代皇室之氏族与血系[A],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又见.清史稿[M].卷310,高斌传.

  [7]见张杰.新发现高鹗会试履历中的籍贯与生平[A].载阎崇年主编.满学研究[C].第5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按,张文据高鹗亲自填报的会试履历,考证其身世当为镶黄旗满洲包衣,准确可信。考查此包衣当为内府所辖的管领下人,或其会计司所辖下的庄头旗人.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包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