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记忆之一:父亲的三件宝(2)
2017-01-11 10:44 抚顺七千年 姜斌
3080
近年来,喜欢旅游的我去过许多地方,包括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是国内还是境外,都会感到我们中国人的穿戴变得时尚起来。感觉在衣着方面我们真的与世界接轨了...
70年代作者穿军装与同事合影
80年代作者出差在广州
当时领导看父亲年轻还有点文化,就让他去干校学习了一阵进了当时的露天区人委当了办事员,每天要坐电车上下班,早出晚归的,不再从事裁缝手艺。为这事记得母亲还和父亲吵过架,可后来她也被“公私合营”进了工厂,那是大势所趋,我还记得我们全家在矿务局车站坐电车去过新屯父亲单位的食堂改善过生活。后来父亲调到市手工业管理局(二轻局前身)当了科长,离家也近了些。到了“文G”后期,父亲被调入市革委会计划组,即后来的计委,父亲善于学习,口才和文笔俱佳,曾是八十年代《抚顺市城市经济年鉴》的编委之一,九十年代初在市经委处级退休。父亲的这些经历似乎与裁缝再无瓜葛,但他的裁缝手艺一直没扔下。
我们全家人的穿戴都是出自父亲之手。他做衣服离不开的三件宝,一直都伴随着他。量身材记住尺寸后,在布料上用弯尺比着,再用粉片划上印,剪刀一上去很快就剪裁好了,下道工序就是上缝纫机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每年腊月二十几,父亲便赶着为我们做新衣裳,他双手转动布料在缝纫机前干活儿的样子俨然是在开汽车,保证我们哥仨过年都能穿上新衣服。他无论是在哪里工作,随身都把那三件宝贝带在身边,单位同事谁家大人孩子要做件新衣裳都会求我父亲帮着裁剪,他自然是有求必应,因此他有很好的“人缘”。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物资供应相当匮乏,服装的款式和面料选择余地很小,而且买布要布票,买棉花要棉花票,基本以市布、斜纹、咔叽为主,到后来才有了“的确良”、涤卡什么的,毛料很少有人穿,主要是价格贵和没什么场合穿。构成那个年代服饰主线的就是以蓝、灰、黑为基调的人民服,女士们则是“列宁服”改型的小翻领和“布拉吉”。基本属于简单的装束,简单的选择,简单的生活。到了“文G”时期,最时髦的服饰就是军装了,无论单的棉的,都受青少年推崇,谁有件军装会美的不得了,我也曾借过军装、军帽去照相馆拍过照,现在想起来真有点滑稽。
2该文章所属专题:姜斌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
10-01老邮电工作者讲述抚顺40年来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