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记忆:难忘“澳广”
2017-02-22 05:01 新浪博客 珍惜今生sby
2612
记得那是76年,家人为我买了一台期盼已久的收音机,上海产海燕牌八管三波段(晶体管),在当时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了。70多元钱,相当于我两个月的工资。那个时代,大多数家庭都没有收音机,更没有级别如此高的收音机,心花怒放啊!...
谨以此文献给曾经的澳广听友
现在和朋友聊起当年一起收听澳广的点歌节目时,仍然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记得那是76年,家人为我买了一台期盼已久的收音机,上海产海燕牌八管三波段(晶体管),在当时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了。70多元钱,相当于我两个月的工资。那个时代,大多数家庭都没有收音机,更没有级别如此高的收音机,心花怒放啊!现在想起觉得有点可悲,工作几年后才买得起一台“收音机”。
刚买来时,真是爱不释手,一有时间就三个波段轮番找台。一天晚饭后,照例又在寻找喜欢的电台或是喜欢的节目。无意间听到收音机里传出了唱歌的声音,突然间我被这从没有听过的歌声吸引住了,中文歌曲,不仅曲调优美婉转,歌词的内容就更是闻所未闻了。乐器的声音也很特别。继续听下去才知道是“澳广”——澳洲广播电台,正在播出的是“您喜爱的歌”点播节目。事后我向朋友描述:那是一种很奇怪的乐器,像钢琴,又不是钢琴,颤音很浓。
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啊!
多年后才知道那是“电子琴”。我国刚有电子琴的时候,广播里还做过专题报道,并演示了几首电子合成音。在罗马尼亚电影“沸腾的生活”里,电子琴的背景音乐很浓厚,那个时代觉得特别好听。我国第一部用电子琴伴奏的电影是“黑三角”,这都是后话了。
自此以后,每晚都怀着浓厚的兴趣打开收音机,尽情欣赏着那甜美而又迷人的歌声。当时在国内还没有“流行歌曲”这一词汇,录音机普及之后,才知道原来在“澳广”听的歌叫“流行歌曲”。那时,别人刚刚接触到录音机,我和我的几位朋友,都已经会唱很多首所谓的“流行歌曲”了。
继续听下去,慢慢把“澳广”的节目都摸熟了,亲手在笔记本里制作了“澳广”一周的广播节目表,每周的节目都是固定的。每晚7点到7点半、9点到9点半是听众点歌节目,这是必听的节目。参与点歌的都是东南亚一带的中国人,有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等。当时邓丽君的歌被点的次数比较多,我记得几乎每周都能听到邓丽君的“香港之夜”,刘文正的歌~最高峰、兰花草,马艾妮~爱的祝福,杨燕的成名曲~苹果花开时。还有:爱的路上千万里、枫叶情、爱在夕阳下、等等……
当时节目主持人里还没有马健媛,后来不知为什么丁露露不主持节目了。后来的听众知道丁露露的不多。
主持人贾凡先生特别幽默,经常说一些搞笑的话。有一次,一位中国内地的听众,在点歌时顺便问了一句:“我想问您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人说‘美酒加咖啡’是黄色的”。当时国内正处在刚刚开放的阶段,所谓的“靡靡之音、黄色歌曲”之类的词汇,还被一些“老骨懂”们挂在嘴边。
只听贾凡先生正色道(从语气判断):“怎么可能是黄色的,就是绍兴酒加咖啡也只能是棕色的。”
我们听后,觉得有一种无比的快意~哈哈…哈哈…我和朋友们笑得前仰后合……
30年前澳广中文部职员:
邓炳钊
杜德礼
杜洁玉
谷建华
贾凡
廖增强
林慧卿
刘文仪
龙约翰
马建媛
彭胜銮
彭胜强
王恩禧
王颖文
夏雪
谢杏群
杨秀拔
张立文
朱迭盛
澳广贺年卡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澳广
- 上一篇:郭秀江:回味师恩
- 下一篇:刘学敏:我们曾经的吃和穿
相关文章
-
02-21抚顺旅馆筑紫馆
-
02-20汉朝汉人与周边民族交融后的发展壮大
-
02-20刘学敏:我们曾经的吃和穿
-
02-20金代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地区开发
-
02-20这里曾是“九·一八”事变日军指挥所
-
02-19龙凤旧事:《矿山十年》之[26]悲喜七六
-
02-18王尧:避震惊魂
-
02-17民生记忆之三:浑河两岸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