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江:知青岁月拾遗—做豆包那晚上
2017-02-27 12:38 抚顺七千年 郭秀江
2021
记得是我们插队的第二个冬天,队里也给我们知青分了黄米和饭豆。做豆包很关键的一步是发面,这步是老乡帮我们完成的。那个傍晚老乡告诉我们面发好了,可以包了。
(图片来源:环球网)
(图片来源:环球网)
辽西的风俗,一进腊月,家家就开始淘黄米,烀饭豆,准备做黏豆包了。辽西那时农家的主食以高粱米为主,面也就是玉米面,白面是极少的。黄米就相当于细粮,粘豆包就相当于点心了。
记得是我们插队的第二个冬天,队里也给我们知青分了黄米和饭豆。做豆包很关键的一步是发面,这步是老乡帮我们完成的。那个傍晚老乡告诉我们面发好了,可以包了。当时青年点里有人出了民工,有人临时抽调出去,只剩下淑珍、我还有一位男生M同学。人少也得包啊,发好的面不能等。晚饭后我们就开了工,“工地”就设在女宿舍。
腊月包豆包不是一锅两锅,是一项大工程。老乡家冻好的豆包都用缸装,有的都吃一个正月,这回我们发的面也不少。
面板,盖帘都摆在炕上,淑珍我俩主要是包,下锅蒸,M同学分工火头军。火头军其实不轻松,辽西缺柴草,老乡们做饭都要用一部分煤来补充。公社小煤窑挖的煤,矸石成分大,家家大灶旁都立着个大风箱,呼啦呼啦地拉着送风助燃。
我俩一锅锅包着、蒸着。蒸好再拿外边去晾去冻。不知不觉地夜深人静了,对门大姐老少一家已没了声息。
我俩在屋里包着,渐渐觉得不对劲,外屋怎么静悄悄地,拉风箱的动静咋没了呢?
开门一看,灶前的火头军,把头伏在膝盖上,已经睡着了。
看来M同学真是又累又困了,我俩把他叫醒,要他到屋里眯一会,再接着烧火。他摇摇晃晃地站起来进屋了,还从来没见过他这么好说话。
我俩得接着干啊!拳打脚踢的,好一阵忙活。好在剩的活不多,也终于包完蒸好,晾了出去,估计已到了深夜。整个屯子,大概只有我们一处灯光。
待把家什都收拾完了,我俩犯了难。
M同学头上蒙着棉袄,枕着炕头的行李卷,朝墙蜷卧在那儿一动不动。我俩刚才里出外进地忙活,都没能惊醒他,估计这会儿都过八道岭了。
上一页1
该文章所属专题:郭秀江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知青
- 上一篇:郭秀江:几度春时
- 下一篇:知青岁月拾遗——乡村人物
相关文章
-
02-17知青岁月拾遗——乡村人物
-
02-06郭秀江:知青岁月拾遗——走直线
-
01-30郭秀江:年奔三曲
-
01-30徐宝库:错失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
01-04郭秀江:知青趣事拾遗
-
11-26江晶:难忘的赤脚医生经历
-
05-31郭秀江:那时的农活(五)
-
05-27于成林:大屯小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