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百姓雷锋 > 2010百姓雷锋(第五届)

2010百姓雷锋(第五届)

朱华

2017-02-28 09:05 622
朱华学雷锋的擎旗者——记市国税第三稽查局办公室副主任朱华 这是一个大雪漫天飞舞的清晨,当人们还在温暖的被窝里酣睡的时候,一个平凡的身影已在抚顺蔬菜批发市场内转了一圈。了解到行情和质量的他,熟练地挑选好自己需要的青菜,以行家的口吻与商贩谈好价格,眼睛盯着磅秤检斤,借着灯光记下价格和斤数。然后小心地把菜放进车厢的棉被里,码...

朱华

学雷锋的擎旗者

——记市国税第三稽查局办公室副主任朱华

这是一个大雪漫天飞舞的清晨,当人们还在温暖的被窝里酣睡的时候,一个平凡的身影已在抚顺蔬菜批发市场内转了一圈。了解到行情和质量的他,熟练地挑选好自己需要的青菜,以行家的口吻与商贩谈好价格,眼睛盯着磅秤检斤,借着灯光记下价格和斤数。然后小心地把菜放进车厢的棉被里,码好盖实,手放在嘴上哈了几口热气,钻进车里打火启动,然后驶往宁远街……他,就是抚顺市国税第三稽查局办公室副主任朱华。作为办公室的“三编”(编外炊事员、编外采购员和编外司机)人员,这样赶早市采购的活儿,他一干就是十多年。

农家娃成为雷锋班班长,朱华创造了多项学雷锋活动的第一

朱华与“雷锋”结缘,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1983年11月,家住辽宁省北票市一个偏僻乡村的朱华,报名参军来到雷锋生前所在团。在雷锋精神的激励下,朱华苦练军事技术,努力学习文化知识,1987年7月,他以综合考核全优的成绩选调进雷锋班。在雷锋班这个火热的集体里,朱华更加努力地工作学习,很快脱颖而出,于1988年3月被任命为雷锋班第十六任班长,创造了在雷锋班工作时间最短,走向班长岗位最快的记录。

成了雷锋班班长的朱华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挑战。当时,商品大潮激荡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市场经济下还要不要学雷锋?雷锋精神的本质和特色在哪里?如何才能做到让雷锋精神与时代融合?人们在思考,也在观望着雷锋班……“要带领雷锋班扛起学雷锋的大旗,成为全国、全军的一个标杆!”这是上级领导交给朱华的政治任务,也是朱华对自己提出的更高要求。

面对社会各种思潮,朱华和全班战友商议后,提出了“立足本职岗位,创新学雷锋的方式;走向社会,创新学雷锋的形式;实事求是,还原雷锋精神的本质。”朱华学雷锋的理念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认可,团党委很快达成了“给雷锋班压担子、想法子、谋路子”的一致决定。打铁先要自身硬,表率的作用最有说服力。面对部队各种公差、勤务和急难险重任务,朱华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然后要求战士们也要做到。在朱华担任班长的两年里,他与全班战友创造了全团出车台次、运载吨数、节油节材、优质服务、安全行车等五个第一。当年,雷锋班的八名战士,二人荣立三等功,六人被评为红旗车驾驶员,三人考入军校。

雷锋班在部队竖起“标杆”后,朱华把眼光投向了社会。他带领全班战友,坚持每天晚上以雷锋班的名义,向全国各地写信,倡议社会各界践行雷锋精神,学雷锋、献爱心、树新风。他提出了雷锋班外出作报告,“少讲大道理,多谈自己怎么做;少给邀请单位添麻烦,见缝插针做好事;时刻注意形象,多为雷锋添光彩”的要求。两年时间里,雷锋班与社会上一百二十多家企事业单位联合学雷锋,开展大型学雷锋活动几十次,外出作报告八百余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在群众的赞誉声中,沈阳军区给雷锋班记集体一等功一次。朱华本人也于1990年3月,以高票获得沈阳军区学雷锋金质荣誉奖章,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成为迄今为止,雷锋班二十四任班长中唯一的一等功获得者。

伴随着“班学雷锋班、创建雷锋团”的规划出台,朱华作为后备干部,被破格提干到大连陆军学院学习深造。从“农家娃”到“雷锋班班长”,从名不见经传,到全军学习典型,朱华坚持认为自己赶上了好时候,是沾了老班长雷锋的光。不管朱华如何谦虚,不容置疑的是,他把雷锋班带到了一个高度,成为当时官兵心目中的“明星人物”。

雷锋班长提拔为军官,朱华在角色转变中明晰学雷锋方向

从排长、副连长、指导员到副营职协理员……朱华在部队做过副职也当过正职,从事过政工也从事过军事,在每个职位上他都冲在最前面,取得了不斐的业绩,深得领导的赞誉和信任。但每年部队评功评奖时,他总把自己排在最后,实在推不掉时,便指名让给比自己更年轻干部。用他的话说:“我得到的荣誉够多了,应该让给更年轻的同志。及时鼓励,不仅有助于他们的成长进步,而且有助于团队的全面建设……”

战士曹飞,天资聪颍,学习底子好。朱华觉得他有潜力,就鼓励他考军校,千方百计给他创造学习条件。没有复习材料,朱华写信给老家当老师的同学,把材料邮寄过来。他还给曹飞买了台灯,提供单独学习室,从社会上找来老师辅导。当曹飞考上长沙指挥学院离开部队时,面对前来送行的朱华,曹飞一头扑到他怀里痛哭出声:“生我者父母,育我者朱指导员啊!”

班长李昌滨家里非常困难,他每个月的津贴费全都寄给家里。朱华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一次就给他家捐款七百元钱。多年后,生活条件富裕的李昌滨,带着爱人和孩子,从四川来抚顺看望朱华。看到朱华家里简陋陈旧的家具,他拿出了厚厚一沓钱。朱华笑着把钱挡了回去:“破家值万贯,生活上过得去就行。咱们都是雷锋的传人,你要真谢我,就在老家发扬光大老班长的精神吧……”

朱华帮助部队的战友,对地方家庭贫困的学生,也是尽力相助。家住抚顺县汤图乡的学生林鹏飞家境贫寒,在朱华的资助下,他顺利上完初中,如愿考入高中。2002年,高中毕业的林鹏飞选择了入伍参军,他想成为像朱舅舅那样的人。如今,在大连服役的林鹏飞,已是教练班班长,代理分队长了。电话采访时,小伙子几度哽咽:“没有朱舅舅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林鹏飞以朱华为榜样,不但被部队评为模范共产党员,而且正在资助两名贫困生上学。

朱华没转业前的那几年,在雷锋团曾一度出现他的名字和时任雷锋班班长的名字一样响亮的情况。因为朱华喜欢和战友们唠家常,战友们熟悉他;因为战友们有困难,朱华总是第一个伸手相帮,战友们感谢他;更是因为朱华以自己的品德和人格,赢得了官兵们的敬佩,大家无法忘记他。

优秀军转干部成为“火头军”,朱华坚定学雷锋的信念不动摇

2000年,在部队服役十八年的朱华转业了,他选择了留在抚顺。朱华爱抚顺这方热土,抚顺离雷锋最近,在抚顺他有更多的归属感。当年7月,朱华参加了抚顺市转业干部统一考试,他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录用到抚顺市国税局直属二分局(现第三稽查局)。

到第三稽查局上班后不久,领导安排他从事机关后勤总务工作。朱华在部队从未涉足后勤管理,也有人私下里劝他赶紧找领导谈谈,换个工作轻松点的部门。面对领导的安排,朱华想:雷锋对工作从来不讲条件、不怕困难。脱下军装咱依然是雷锋精神的传人,要当好雷锋精神的传人,那么就从干好后勤工作开始吧……他愉快地接受了领导的安排,这一干就是十一年。

干后勤总务,食堂是最吃力不讨好的活儿,干好了是应该的,干不好就要出意见。朱华负责后勤管理工作十来年,同样也遇到过这样那样的现实问题,但他坚持做到“三笑、三勤、三不”:笑脸相迎、笑对批评、笑做工作;勤跑、勤看、勤督促;不贪、不占、不多花一分钱,不但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充分认可,还被大家戏称为“三编外的副主任”。一曰“不在编的采购员”。朱华的工作是先从管理分局食堂开始的。分局机关有七十余人在食堂就餐,经费来源采取个人集一点,单位出一点的方式。经费定额有限,每天的伙食费得算着花。朱华管后勤之前,主副食品都由商贩送上门来,在机关食堂门口检斤,由商贩报价结帐。一次朱华陪妻子买菜时发现,同样的青菜,市场卖价与商贩送价,每斤相差一元钱。当时朱华就在心里琢磨:食堂光青菜每天至少要进五十斤,仅仅这一项就多花五十元钱呐!第二天,朱华把这事对当时的办公室主任许鹏甲说了。许主任无奈地说:“这事我早就知道,可再配采购员,得额外开一份工资,还不如让商贩送到食堂划算呢。”“那就让我兼职当采购员吧。”从那以后,商贩到食堂送菜成为了历史,在职务之外,每天亲自跑市场,成了朱华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为了不影响白天的正常工作,还能买到新鲜蔬菜,朱华每天一大早就到蔬菜批发市场。时间一长,朱华的身份暴露了,有的商贩很不理解一个税务干部买菜还讲价:“你们税务局那么有钱,还在乎这块儿八角的吗?”还有的商贩暗示朱华:如果每次都买他的菜,给一定回扣。“钱虽然是单位的,但多花一分我心不安,多贪一分愧对雷锋传人的称谓……”朱华承担买菜的工作,从来没想过拿回扣,商贩龌龊的暗示,怎么会动摇他的人生信条?二曰“不在编的炊事员”。为了节省经费,调剂好伙食,朱华按照部队的管理模式,制定食谱,明确卫生管理,制定意见薄,坚持每餐主副食调剂,花样不断翻新。有时看到大师傅忙不开,朱华经常一挽袖子就上了。为了节约经费,他还专门找到家住河东的老乡家里,学会了一手腌制小咸菜的手艺。他腌制的各种小咸菜味道鲜美,深受欢迎,朱华也因此被大家戏称为“不在编的合格炊事员”。三曰“不在编的驾驶员”。作为雷锋班班长的朱华,曾是军区红旗车驾驶员。他来分局之前,办公室有一名临时工司机,朱华来了之后,为压缩机关办公经费,他特意请示领导,主动承担了办公室用车驾驶员的工作。仅此一项经费,多年累计下来竟达到十多万元。

朱华有个职业习惯,每天下了班都得在机关楼里转一圈。哪个科室窗户没关,哪个水龙头没拧好……心细得像个家庭主妇。2002年元旦放假期间,会议室水管突然漏水,一时找不到修理工,朱华就找来工具自己干上了。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修,终于把水管修好了。再看朱华,衣服湿透了,手和胳膊也划破了,他却毫不在意。在妻子和女儿眼里,朱华永远都是忙,很少有完整过节度假的时候,公务员假更是从来没见他休过。朱华虽然从事的都是些零碎小事,但在同事眼里,他从来都把小事当大事干,而且满腔热情,竭尽所能,不求鲜花,不要掌声。分局领导这样评价朱华: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朱华同志敬业爱岗,甘于平凡,追求崇高,是单位践行雷锋精神的先进典型,不愧为雷锋精神的传人……

做好本职工作之余,朱华努力实践,宣传雷锋精神。在部队时他就长年资助两名学生;转业后他仍然一如继往,后来资助的学生由两名增加到五名。2004年,四名贫困学生考上大学,临行之前孩子们眼含热泪说:“朱叔叔,是您用口挪肚攒的工资资助我们学习,圆了我们的大学梦……”作为抚顺市雷锋事迹宣讲团成员,十一年来,朱华先后担任了抚顺市雷锋小学、沈阳建筑大学等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在税务系统、企事业单位作学雷锋报告二百多场次,受教育群众多达十余万人。听过他报告的人感触最多的是:“这个人说话实在,道理讲到了我们的心坎上……”

在朱华的影响和带动下,第三稽查局连续多年荣获市级文明单位称号,2009年检查三科荣获抚顺市“雷锋号”殊荣。朱华本人连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多次被评为廉政建设标兵、优秀共产党员,被大家誉为“传播文明的使者,道德建设的楷模”。就在采访期间,省国税局又授予朱华“全省国税系统深入持久学习弘扬雷锋精神先进个人”。

从“神圣使命”到“自觉行为”,朱华要一辈子做雷锋传人

“千金买宅、万金买邻。”但在现代快节奏的城市生活里,往往同住一个楼房的邻居却很少往来,特别是节假日,楼道脏了没人扫,垃圾乱扔没人管。朱华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主动干起了节假日清扫楼道卫生的活儿。开始,邻居视而不见,有时还说些风言风语,朱华均报以微笑,一如既往。行动是最好的召唤,时间一长,邻居们也陆续加入到打扫卫生的行列。慢慢地,居住环境好了,邻里之间熟识了,见了面都会微笑着打打招呼,攀谈几句,楼道里充满了和谐。

朱华家住七楼,六楼是一对老年夫妇,儿女不在身边。老两口靠卖烟卷维持生活,卖烟卷的小推车每天都得上下抬两回。一次上班,朱华看到后主动上前帮忙,结果这一帮就沾手上了,从此抬车便成了他每天上班前的一项义务活。和谐的种子孕育在生活的点滴中,只要细心浇灌,就会开出绚烂的和谐之花。

中国网的记者在采访朱华时曾提问说:离开雷锋班这么多年,现在的生活,包括现在的环境,和以前相比都有很大改变。在这种新生活和改变当中,您是怎样继续坚守雷锋精神的?朱华答道:“社会总在变化,环境也不会和以前相同。但有些东西永远不会变,比如爱,比如责任。弘扬雷锋精神就是传递爱,是博大宽容的爱,让这个社会更美好。”

作为抚顺雷锋事迹宣讲团成员,宣讲团团长邓凤兰说:“朱华是宣讲团里唯一的一位雷锋班班长,在报告中他很少提到过去的荣誉,多数是讲自己如何做的、怎样做才能更好。朱华是一个朴实如庄稼,平凡如小草一样的人……”

在一次学雷锋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朱华这样说:“多年的学雷锋实践告诉我,学习雷锋,关键是多为人民、为社会、为单位做好事,做实事。思想上与雷锋同行,精神会更高尚;工作上与雷锋同行,责任会更强烈;生活上与雷锋同行,衣食住行会更坦然。千千万万的人与雷锋同行,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我要一辈子学雷锋,做雷锋精神的传人!”(作者:郭子健 邓兆国)

作者感言

天地之间,人生之歌最易谱写也最难谱写。写好“人”字,需要倾尽毕生的心血与汗水,成为真正的雷锋传人,需要在坚守与超越中用一生验证。品味朱华二十七载学雷锋的情结,笔者感到:朱华读懂了“雷锋一生自寻累受,却从不抱怨活得累”这一人生境界,时常鞭策他向更高更远处眺望,所以他做到了盛名之下,宁静以致远,平凡而不平淡。

在朱华身上,既有作为先进典型,高举学雷锋旗帜阔步前行的光彩,也有作为普通公民默默实践的平凡。一个名为“老船长的博客”谈到:从雷锋班第十六任班长朱华身上体会到雷锋的做人和做事……沈阳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生说:脱下军装的朱辅导员让我们感到更亲切……笔者在采访时,时常被他的激情鼓舞着,被他的执著感动着——那就是既保持了投身火热生活的自信,又彰显了读懂峥嵘岁月后的豁达,在超越自我的奋斗历程中,以平淡无奇的方式,不断完善人格的塑造和对信念的坚定。

朱华 图1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