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传记专栏

传记专栏

关于抚顺的记忆(3)

2012-03-04 20:23 中国记忆论坛 尹大惟 7695
七十年代时,抚顺出了这么一件事儿,抓了个“反革命黑画集团”,这件事在当时的轰动挺大,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到图书馆查一查当时(1974?)的报刊,应该有报导的。特别是抚顺文化界的前辈人士,都知道这个“黑画事件”。然而,八十年代时不提倡“伤痕文学”,对评价文革主张“不争论”,所以这件事到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声明:此文转自《中国记忆论坛》文章原题目:老抚顺的记忆系列    作者:尹大惟   特向作者致谢,感谢您提供有关抚顺的珍贵记忆! ——FS7000

  《艺浪》黑画事件

  七十年代时,抚顺出了这么一件事儿,抓了个“反革命黑画集团”,这件事在当时的轰动挺大,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到图书馆查一查当时(1974?)的报刊,应该有报导的。特别是抚顺文化界的前辈人士,都知道这个“黑画事件”。然而,八十年代时不提倡“伤痕文学”,对评价文G主张“不争论”,所以这件事到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但是这类事件如果再没人提及,就象文G武斗争中死了个人一样,成了无谓牺牲,永远的消声灭迹。有人会说,人家受害者都没作声,两旁世人不是多管闲事吗?我说不然,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大部分都是社会问题,特别是政府行为,必须对历史有个交待,这个交待是对事不对人,是为了让后人接受历史教训,不再重蹈覆辙。所谓“不争论”就是不反思,但是不反思,坏人没受谴责,好人不能伸冤,就是对人类公义的践踏。作为文G一代人,有义务,有责任记载这些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为后人留下点更详实的历史资料,不然就是良知失衡。当然,我这里讲的也仅是个人之见,但可以一个客观角度供人们记忆参考。

长江日报1974年8月_报纸_第1张_中国收藏热线

  抚顺为什么会有这档子事儿呢?这要从文G说起,众所周知,这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概括而言,是毛泽东亲手发动的,自上而下的一场“反修防修”的意识形态斗争,革“封、资、修”文化的命,以这种形式搞党内外大清洗,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不仅是对人的大清洗,更主要是思想大清洗,是谓文化大革命。“走资派”是搬倒政敌的理由,那么封资修是什么呢?概括而言,就是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但到底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呢?恐怕“四人帮”自己也说不清楚,因为他们禁止人民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同时,自己也一直在追求,是一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双重标准。为了说明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那时候戏剧界搞了八个样板戏,电影界有“三战”,文学界也有样板,比如《金光大道》等等,这些文艺作品中高、大、全正面人物的言行,大概就是无产阶级思想的表现了。它们都是“不破不立”,“大破大立”“先破后立”的结果。

标签:图书馆  受害者  反革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