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传记专栏

传记专栏

关于抚顺的记忆(7)(7)

2012-03-04 20:56 中国记忆论坛 尹大惟 5637
我所说的这个中,是指老抚顺从东端的榆林街西到华山街,南自西露天矿北至浑河南岸的地带,包括老千金寨动迁后的永安台和新抚顺。永安桥南,就是大名鼎鼎的永安台(南北台)了,还有东公园的“久保町”,都是日本人命名的,意思是说它的移民在此地长治久安。

  特别是文G后,加建了很多“插建楼”,也就是在原来的空地上再盖房子,加大建筑密度,供大批涌入的军代表和回城的五七干部居住。最早期的“插建楼”,是一种仿苏的公寓式住宅,即每栋二层小楼有个门洞,共用一部内楼梯,然后通往两边的公共走廊,走廊两侧就是房间,大约每层住四户,这种插建楼建于五十年代,是利用了原有楼群中的空地。而后期的插建楼,则是七十年代文G后的产物,因为空地不足,就在两栋洋楼之间插建,不同风格的建筑三位一体,不伦不类。当然,今天人们已经看不到这样的搞笑场景了,因为南北台已经完全没有了旧时的痕迹,日本洋楼和插建楼统统都被推倒,在原来的位置重建了排列整齐的,火柴盒式的现代建筑。

  南北台的变迁,最重要的是人居环境变化,不得不承认,我们中国人的公德和环境意识是很差的,即使是那些有一定文化修养的干部和知识分子,也普遍缺乏社会责任心。当年,中国居民住进南北台后,第一件事就是抢占公共用地开成自家菜园子挖菜窖,结果草地和灌木树墙都被破坏了。那些日本洋楼,按中国人的起居习性,是住不惯“榻榻密”的,一般都是搭起了板铺,类似农居的大排炕,木地板上不再有“榻榻密”了,走起来就咚咚作响,睡觉作爱时也随着板铺一齐吱嘎作响。而且邻里间也不隔音,鼾声叫床声连成一片,热闹无比。比较讲究的人家是木床或钢丝床,因为人口多,壁橱里也都睡满了。“玄关”里摆上了酸菜缸咸菜缸,阳台上堆满了酱缸,户外则到处扯凉衣绳,挂满了衣服被褥。

标签:养老院  日本  社会主义  露天矿  中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