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传记专栏

传记专栏

关于抚顺的记忆(8)(7)

2012-03-04 21:10 中国记忆论坛 尹大惟 3243
老抚顺人的回忆中,不能没有“广播电台”这个地方,老抚顺的广播电台,距市委西边一百米,与“抚矿招待所”毗邻。前头说过的友谊宾馆是山上宾馆,而“抚矿招待所”则是山下宾馆,是抚顺最早的国际宾馆,

  这个天主堂门口也挂着“天主教爱委会”的牌子。它屋顶上的十字架时有时无,也不欢迎年轻人,如果有小孩子好奇入内观望,会遭到呵斥。那么教徒是些什么人呢?百分百的老太太,而且大多是朝鲜族老太太。总之,这两个地方在普通老抚顺人的心目中并不神圣,反而有点怪怪的神秘。另外,抚顺“基督教三自”的机构是“工人俱乐部”的对面临街的一座小楼,也是个不那么正大光明的地方。只是到了八十年代,抚顺的街头才突然出现了穿着黑袍子的修女,惹来路人奇怪的眼光,虽然现在的年轻人管这叫“回头率”,不过那修女明显是个老太太,据说是眼科医院的医生。可见在那个时代,信仰自由也并不是理直气壮的,哪有现在这么热闹?

  从大官屯方向进入抚顺市中心,要经过二道街道口,这个道口和前边不远处的西三街道口还有抚顺大剧院北边的道口,都是很混乱的,所以八十年代时,二道街道口修建了一座不伦不类的“立交桥”,但老抚顺的汽车司机师傅们都戏谑它是“新加坡”,为啥叫新加坡呢?就是它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只是在道口一东一西的增加了两个多余的大坡道,其实这个立交桥只要向东前伸三百米,就能涵盖两个道口,彻底消除交通堵塞现象了,据说当初是有这个设计的,可能还是因为资金限制,但另一个说法是因为“铁老大”不配合,不能动铁路线,不得已才采用了这个事倍功半的方案。不过众所周知,抚顺所处北方寒冷地区,冬天是要下雪的,道路是要结冰的,道路有了结冰的大坡,司机就皱眉头,所以这个新加坡在雪天就要撒很多的盐防滑,那么盐随着雪水就要卷进汽车底盘,造成严重锈蚀,这才是大害。

  前头说过的粮栈街,它虽然可以直通新抚顺,但进入铁道南的市中心,就必须经过这三个道口,和中国大部分老城市一样,都有个以铁路线划分的铁东铁西,道里道外的区域分隔现象,但老抚顺的区域分隔不是很明显,因为粮栈街一带地域不是很大,也不是居民区,它的繁华是后来发展的,在“裕民商场”之前,这里只有抚顺酒厂,第一毛纺厂和第一塑料厂等几家小地方企业,再到后来,浑河边上又开辟了浑河南路,这儿变成了商业地段,于是这三个道口也就繁忙起来。尽管如此,渔翁打鱼,没有大的,小的也将就。谢天谢地,有了这座立交桥,多多少少也表明抚顺已经进入了“现代化”,因为那时候中国人心目中的现代化,就是高楼大厦立交桥,还有那个象征科学的“科花”(原子轨迹图),以为有了这几样,就是现代化了。

 

标签:宾馆  游泳池  辽宁省  广播电台  老干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