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旧事:《矿山十年》之[33]初为人父
2017-04-17 08:09 抚顺七千年 王维俊
1323
有些天没坐在电脑前了,老是提不起兴趣来。有微友问我,你的《矿山十年》怎么不写了?仔细想想主要还是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是“清明”小长假,使我想起了一些事情。我还是比较传统的,每年的正月十五、“清明”、七月十五,都要去为故去的老人进行祭扫。烧点纸,叨咕叨咕,愿他们的...
《龙凤旧事》之矿山十年(33)
初为人父
有些天没坐在电脑前了,老是提不起兴趣来。有微友问我,你的《矿山十年》怎么不写了?仔细想想主要还是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是“清明”小长假,使我想起了一些事情。
我还是比较传统的,每年的正月十五、“清明”、七月十五,都要去为故去的老人进行祭扫。烧点纸,叨咕叨咕,愿他们的在天之灵能保佑他们的后代平平安安,保佑上学的、工作的、退休的、下岗的、年龄大的、年龄小的、身体好的、有毛病的等等,等等。有时候自己也着笑,唉,靠谁来保佑哇,还得靠自己。这些形式,只不过是寄托一种哀思罢了。由此我又想到,到我们老的时候,还会有人来给我们烧烧纸,点把香,叨咕叨咕吗?他们忙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忙得脚打后脑勺,还会有时间来看看我们吗?也许会,也许真的没有这个功夫。
现在不愧是网络时代,“清明”之前,网上出现了什么“网络祭祀”、“代为扫墓”等一些新的扫墓形式,还引起了大讨论,众说纷纭。那些代为扫墓者,在坟前支起摄像机,把怎么献花,怎么哭祭、怎么鞠躬行礼,还是磕头等一套动作都细致百牙地录下来,再通过微信发给委托人,然后向委托人收取不同额度的费用,看得我有点儿牙麻。我不是那么古板,新的东西我倒是乐于接受,但这件事儿,我却接受不了。你整那一套干什么?
有的人可能会问,你也是身为人父,身为人子。如果你就是回不来给爹妈上坟扫墓你怎么办?我的回答是,那就遥祭。爹妈不会怪你,忠孝难以两全麻,你忠于国家也好,忠于企业也罢,忠于老板也行,忠于人民币也没毛病,就是别以此为借口,带老婆孩子去天南海北地散心,而整个素不相识的人代为扫墓,那纯粹叫糊弄鬼呢,让人笑话!
前两天几个朋友在一起扒瞎,说到有几个孩子的事儿,我说我就一个儿子。他们都不信。“你们那时候可以要两个孩子啊”,我说“是,我的同学都两个以上孩子,”“你是不是积极呀,早早滴就响应了‘独生子女’的号召”?我说: “不是,是想要没要成”。
我是1975年结婚的,第二年的3月儿子就降生了,他妈妈怀他的时候可不容易。那时候不像现在的准妈妈都有一套怀孕、生娃、哺乳、育儿、早教的知识,一怀孕就成了一级保护动物了,早早地就进行保胎,什么活也不干了。那时怀孕的女人都觉得有点害臊,好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用大棉袄捂的严严实实。不像现在,有的孕妇还要秀一秀大肚子的“美照”。
当时的孕妇这方面的知识也少,都大大咧咧,不太注意孕期的保护,该干啥干啥,照样上班,倒班,有时候还加班,什么活都干 。我那口子也是一样,怀孕两个多月了,还参加挖沟劳动呢,结果出现了流产先兆。到医院一检查,才知道是怀孕了。要说那时候人特别的皮实,扎点儿、吃点儿保胎的药,照样上班。她的工作是先是电瓶车司机,后来当龙门吊司机。每个班要在十几米高的吊车上工作八个小时,上上下下爬好几趟。
到了冬天,十几米高的吊车上寒风刺骨,小小的操作室里,取暖的设备就是一台2000瓦的电炉子,是烤了手,烤不了脚。真是“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有人可能说,换个工作不行吗?咳,她爸爸就是主管科长,嘴都不要张!女儿也有几次想调调工作的意思,都被挡了回来,“你不干谁干?”就这样,儿子不想让他妈妈再辛苦,提前两月就降生了。
儿子降生很突然,预产期本来应该在五月份,这小子提前了两个多月,给我们家来了个突然袭击。孕期检查的时候,胎心很弱,大夫说可能是个女孩。妈妈和奶奶都说女孩也挺好,但心有不甘的意思,我能看得出来,老婆也能听得出来,但不怎么在意,管他丫头小子,嘴上这么说,可心里头总有点儿那个。儿子的突然来临,说实在的给我们带来了惊喜,也弄得有些措手不及。因为生产期还有两个多月,什么都还没准备,甚至连一块褯子都没有。
老婆进了医院待产,我坐第一趟电车去机修黑市买鸡蛋。70年代的时候,一切副食全要凭票供应,鸡蛋是副食中的细粮,更是凭票供应。谁家女人要是猫月子,都得偷偷摸摸地到城乡结合部的黑市上去买鸡蛋,或者用粮票换。像我们下井的每月粮食定量37斤,有余富,换成粮票就可以换些鸡蛋。普通粮票一斤换一个鸡蛋,全国粮票一斤换两个鸡蛋,没有粮票的就得到黑市去买。
那时候五、六毛钱一斤,净猪肉才9毛钱一斤。从龙凤到机修要坐一个多小时的电车,到了黑市,要踅摸那些擓小筐的、或者手里掂一个鸡蛋当幌子的,讲好价钱,偷偷摸摸地拐进小胡同里,买了50个鸡蛋,小心翼翼、捂捂盖盖像偷了什么东西似的,回到龙凤的时候儿子早就降生了。
儿子早产,分量不大,只有3斤半。大夫说能活。我奶奶说:“好好拉扯能活”,我妈妈说:“七活八不活”,但没什么底气。我和老婆心理可没谱,担心儿子的安危。因为没有准备下孩子的装备,只好现对付,用家里最小的棉被,里头还垫了半斤棉花,左一层,右一层把三斤半的儿子裹得像个粽子,以保持体温。回到家,好比剥疙瘩白似的一一层层地打开,剥出个41号鞋大的儿子。
别看这个3斤半,把全家人可折腾够呛。不知是早晨生的,还是怎么回事,黑白颠倒了,白天就是个睡,到了晚上就是个嚎。我妈说:“你们怎么待孩子的,给我吧,怎么连个孩子都看不好呢。”结果她老人家带了两宿,就败下阵来。“哎呀这个小祖宗我可整不了啦,一宿不让睡觉”。没办法,还是自己来吧,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好长时间,去医院咨询,回答是缺钙。补钙吧,又扎这个针,又吃那个药,还是不行。只好每天夜里换班搂着、晃着,嘴里哼哼唧唧还得唱着没名的催眠曲。我们邻居有个妹妹的同学,不信我们说的情况,自告奋勇来帮忙,结果,一宿困得脑袋直撞墙,彻底服了。
产假56天以后,老婆该上班了,照样倒班。上夜班的时候晚间我来看孩子,那是根本睡不了觉,十来分钟一觉,醒了就哭,怎么哄也不行,只好给他打包,抱着他去找他妈妈。好在离她班上不远,吃几口奶睡着了,我又往回抱,一宿不知道要醒多少回。
后来大夫说可以到晚上适当给点小剂量的催眠药,改变一下“黑白颠倒”现状,胆突突地试验一下,果然大有改善,好歹让人能睡个囫囵觉了。那时候我是个半脱产,每天还要下井,晚上还要带孩子,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但夫妻二人谁都没因此而耽误工作。在这个时候,我突然悟到了那句话“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想想父母生了我们兄妹五个,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呢?
儿子两三岁的时候,知道要嘴了。一到街上,小眼睛开始撒摸吃的。到了小卖店,问他要什么,其回答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有肚不要闷”。意思是有“小肚”(五香小肚),不要那种黏糊糊的“闷子”。就是那种“五香小肚”里面也没有一点肉星,只不过味道好一些。那种“闷子”,就是粉面子做的,黏糊糊的,没什么味道。
此时正值计划生育的高峰时期,各种各样的口号震耳欲聋,特别是农村,整得有点儿蝎虎,有的口号喊得都有点儿火药味儿:什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计划生育,丈夫有责”。什么“宁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个”。什么“谁不实行计划生育,就叫他家破人亡”。矿里没那么蝎虎,但计划生育绝对是个硬指标, 计划生育是重中之重,一票否决,党政工青各个系统都有指标和工作任务。鉴于孩子体弱多病,干脆报名就要这一个得了。征求一下老人的意见,老人也不置可否,就报了名,领了《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光荣证》。
实际上证一到手,就有些后悔,后悔还应该再要一个孩子,如果是个女孩就更称心了,两人将来是个伴,有什么事可以商量,还可以互相帮衬一下。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领证了,老婆又上了节育措施,就这么地吧,就算为国家做贡献吧!但还是有些心不甘。有时候早起到山上锻炼,甚至还希冀在山上能捡到一个被弃的女婴,却始终没有捡到。
当时计划生育定为国策,舆论强大,谁敢和国策对着干?又说将来老的时候,政府会给养老,就没想得更多。再加上当时都是低工资(地面工作的每月30 多块钱),四口人吃饭,人均生活费不到20块钱,要两个孩子的确生活困难。我虽然下井多开一点,但孩子多病,每月都要住几回医院,那时候虽然有公费医疗,但报销外的药品还要自己掏腰包,也是捉襟见肘,想想也就算了,就要一个孩吧。现在流行一些不知道谁编的顺口溜,说我们这一代:“出生就挨饿,上学就停课。毕业就下乡,回城没工作。上班就下岗,生孩就一个。”这几句话里,我摊上好几个,好在就是没下岗,咋那么形象而准确呢!
从我们那拨以后,绝大多数(也可以说100%的都是一个孩子,也有冒险生的,被罚了15年二孩钱),也可以说100%的人都心有不甘。可当时就是这个政策,是大势所趋,没办法。我们这拨人,就算为国家减人提效又做了一次贡献(第一次是上山下乡)。
孩子稍大了些,不到两岁,就送幼儿园了,奶奶不放心,一天去好几趟,看看孙子怎么样,回来就眼泪巴嚓地说:“孩子太小了,什么都不会,造得满脑袋都是面条,不送了”!,你送去,她就偷摸往回抱。有时候我们晚上去接孩子,阿姨说,早叫他奶奶抱走啦,弄得是哭笑不得。后来还是没拧过他奶奶,不到四岁,就跟奶奶搬到市里去住了。他奶奶说:“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再说咱们老王家就这一棵独苗,就我拉扯,谁说什么也不好使”。
资料图片
孩子走了,我们是轻松了一些,可也在孩子的教育上出了一些问题,比起在幼儿园出来的孩子,在基础教育上还是有些差距。我后悔当初不应该“大撒把”,把孩子交给隔辈人去待。不是说隔辈人带不好,就是这个溺爱的劲儿,谁也挡不了。
当然我的儿子还是挺好的,我挺满意的,虽然没按照我预想的目标发展,根据他自己的意愿,16岁就成为了一名军人(1992年征了一批小兵,都是学报务和通讯的),弥补了我没有当兵历史的遗憾。经过部队大学校三年的锻炼,不单学会了坚强和奉献,还学会了不少的本领,驾驶、做饭、洗衣、还会缝补连绽。他自己在这三年里也有了新的感悟:还是多念些书好,比起般般大的,我们差距太大了。退伍后又结合工作业务,念了个函授大学,也弄了个“土八路”证书。
我现在也是当上爷爷的人了,对孙子的爱也是无以复加,早送晚接,要星星不摘月亮,但教育的事儿很少插手,全靠他们自己去办吧!但有一点,我告诉他们,先把孩子教会怎么做人,要知老知小,要知道感恩,要孝敬老人,要懂得尊老爱幼。
我常常想,如果有一天我们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们会怎么样对我们呢?现在又是独生子,等他们上了大学,有了工作和家庭,一天忙于为老板打工,忙着养活老婆、孩子,就是有了“清明”这个法定的小长假,有几个老板会给你放假呢?有几个资本家是好东西?他们哪会有时间来看看我们,会不会也找个代理人给我们扫墓呢?我不敢想。就是对儿子,我都不敢想。不是他们不孝,是有那个孝心,没那个功夫啊!
我不由地又想起了初当人父时候的喜悦和激动,想起养育一个孩子的艰辛,又想起父母养育我们一堆孩子的不易。“老猫炕上睡,一辈传一辈”,但愿我们、我们的下一辈,再下一辈,别忘了在老一辈想你们的时候,去看看他们,可别整个外人来,实在忙,就遥祭一下,没谁怪你们。如果那些资本家不给你们放假,就罢他的工,炒了他也行。(2017年4月11日)
该文章所属专题:王维俊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
03-28龙凤旧事:《矿山十年》之[32]稳定队伍
-
03-21龙凤旧事:《矿山十年》之[31]采煤女工
-
03-13龙凤旧事:《矿山十年》之[30]老“运动员”
-
03-06龙凤旧事:《矿山十年》之[29]体验采煤
-
03-02龙凤旧事:《矿山十年》之[28]放炮杂事
-
02-24龙凤旧事:《矿山十年》之[27]矿逢天灾
-
02-19龙凤旧事:《矿山十年》之[26]悲喜七六
-
02-15龙凤旧事:《矿山十年》之[25]矿山“轻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