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网友记忆

网友记忆

郭秀江:旧日邻里(二)

2017-06-13 08:43 抚顺七千年 郭秀江 1283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享受到企业最后一次福利分房。由此结识了一位亦师亦友的近邻,她对我的人生观和生活,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那栋楼每单元每层两户,门对着门,也就两大步的距离,是真正的对门了...

郭秀江:旧日邻里(二) 图1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享受到企业最后一次福利分房。由此结识了一位亦师亦友的近邻,她对我的人生观和生活,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那栋楼每单元每层两户,门对着门,也就两大步的距离,是真正的对门了。

  我的近邻是一位退休教师,人们都叫她周校长,她曾经担任厂子弟校的校长。我一直称她周老师,我觉老师是个不错的职业,而且不仅仅是个职业。她喊我小郭,我喜欢她这样称呼我,她大我十多岁,我听着亲切。

  成为邻居后的很长时间,我们一直没什么往来,见面只是打打招呼,发乎礼止于礼而已。可她谦和稳重的神态举止,标本式的教师装束,不由得让我有了几分敬意。

  在这期间,周老师的老伴病逝,最小的女儿出嫁,家中只剩下她一人。但她的日子一点不冷清,家里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同她第一次较为“亲密”的接触,是在我们毗邻而居的第八年冬天。记得是元宵节刚过,晚上下班回来,又出去倒垃圾,顺手把门拉了一下,喀拉一声,门锁上了。又犯了老毛病,把钥匙留在屋里。

  当时孩子已开学走了,他爸爸出差在外地,家人是指不上了,怎么办?我迈着沉重的脚步返回楼上,去敲周老师的门。

  听了我的遭遇,周老师很轻松地宽慰我说:“没事,你就住我家,两间卧室咱各一间,我的外衣你能穿,孩子的衣服家里也有。这下有伴了,吃饭都香。”说着就起身为我准备晚饭。

  我不习惯住在别人家,那份叨扰,既麻烦别人自己又不自在。我拦住了走向厨房的周老师,借她家的电话打了110,请来了110推荐的开锁公司。

  那晚,我虽然未住在周老师家里,可她的热情和慷慨,却留给我很深的印象。我也问自己,换做我,能做到这样吗?

  再后来,中石油“减员增效”,大批中年员工被内退。看到工龄达标被内退的我无所事事,周老师建议说:“同我一起学学书画吧!”于是,跟她走进了书画班的课堂。当时石化离退中心,只有老干部书画这一个班,相当于现在老年大学的前身。

  从那时起,我们的交往频繁起来,随着了解的加深,对她更加亲近、更加敬重。

  生活缤纷起来

  书画班每周两次课,我俩自然结伴同去同回。有时天气好,课后就一起逛逛商场,回家后做做作业,生活一下子充实很多。

  书画班有个习惯,每堂课前学员们都要把家庭作业挂到墙上,上课时老师讲评。

  初学阶段我从不挂作业,怕大家笑话,怕老师苛刻。周老师多次督促说:“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耐不住她说,我先把作业给她看,在她认可后,再挂出去。原来班里风气极好,并不笑话人。偶尔效果好些,大家还围着看,夸我进步快。于是,习练的动力越来越大。

  周老师把她的画册、收集的挂历统统对我开放,我选出其中易临摹的作品进行练习,每有疑难,每有心得,便禁不住去敲她的家门。

  人对某一事物的热情和兴趣,同氛围有很大关系。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对我就是书画氛围的重要部分。那几个学期,我兴趣盎然,居然画出几幅“像样”的作品来。

  以书画为基础,我俩的“艺术活动”开始扩展。

  一年元旦前,周老师提议做做贺卡馈赠亲友,一拍即合,立马动工。我们翻出了孩子们近年的贺卡做参考,加进我们的构思,同时也运用了书法和国画的技法。

  周老师的篆、隶书都好,她发明用朱红彩笔在贺卡上画出印章,竟现出古色古香的韵味。贺卡僵直的边缘让我们不太满意,周老师想出办法,去街上找老一些的照相馆,果然有花边的切纸刀,给我们的贺卡增添了很多柔美。

  在那些日子里,贺卡制做过程带给我们许多忙碌,更带给我们许多快乐。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萌生了制做布艺的想法。

  我们所谓的布艺,就是在平面的背景上,将画面某一部分凸现出来,略显立体感,有点浮雕的意思。画面由各色棉布或麻织品构成,求得一种特殊的效果。

  说干就干,周老师的客厅成了我们的布艺作坊,她家凉台上的纸箱,壁橱包裹中的布头和补丁,都成了原材料。在她收集的剪报中,在我儿子的美术教材里,我们发现了不少可改为布艺的画品。

  周老师美术造型能力较强,“放大样”由她来,我分工选图选材配色。我们配合得极其默契,极其快活,常常干到半宿半夜。

  这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干到多晚都不怕,思想没负担。制作过程中缺东少西时,我说一声回家找,开门两步就到了家,就像从周老师家的客厅到凉台一样近。我家先生形容我像耗子一样窜来窜去,话虽不雅,却足见对门的方便。

  每完成一件作品,我俩都要欣赏品评一阵。那心情,就像农人看丰收的庄稼一样,然后再策划下一幅作品。

  第二年石化公司筹备书法美术摄影展时,我们把完成的布艺作品精选后,布置在一个大板上送到展厅,居然获得了二等奖。

  一个夏末,周老师提起去采草,采一种很像过去瓜农卖瓜时盖在筐上那种香蒿。我们选造型好的采回来,染色干后插在花瓶里。由于在调色上下了些功夫,插瓶时会组合成多种效果:或像落下初霜,或像秋天的五彩山野,很令我们欣赏自得一大阵。

  周老师有诸多生活情趣,端午节来了,她会抽空做个传统的小条帚、荷包送给我;同她一起上街,常看她拿起一些小玩意小饰物爱不释手,总会买上几件;外出时,常给亲友带回些小物件。看她乐呵呵摆弄那些小物件,不由得也有了些喜欢。

  我知道,她的人生也不乏风雨,也有许多操劳和苦累,也许正是这些情趣、爱好和修养,帮她缓冲了若干压力,润滑了些许苦涩,依然笑对人生。同她在一起,不经意间,就会受到她的感染和熏陶,自己清淡的生活,也逐渐缤纷了起来。

  亦师亦友

  就老师这一称谓,她是当之无愧的。无论师德还是职业素养,周老师都兼而备之。同她接触多了,这个印象越发深刻。

  她做人端正,做事严谨,就像她的隶书一样,歪的邪的百毒不侵。

  由她答疑解惑的问题,都说得有条有理,清清楚楚,由此可见当年讲台上的风采。

  只要她熟悉的技能,都会毫无保留地教给我,而且主动加耐心。有一度她教我踏缝纫机,看出我担心打碎缝纫机针,就告诉我不怕,尽管打,足有一包的储备呢!只怪我自己浅尝辄止,入门就丢下了。

  我从没听过周老师说人一个“笨“字,却经常听她夸人聪明,她善于欣赏他人,善于挖掘他人的潜能。同她一起做事,轻松愉快,没有负担。她会的,热心教我;我会的,她虚心认可;我们都不会的,一起研究;做好了高兴,做坏了不怨。这样做下来,被她一路开发、一路夸奖,思维愈加活跃,手也灵巧起来。

  有时同她开开玩笑说:如果倒退一些年,做你的助理多好,你满意,我进步。

  乐意同她接触,一起习练,一起玩乐还有一个重要缘由,她始终平等待人,并不因为我对她的敬重而居高临下,她不强势,不说上句,总是给他人留有余地。她的宽容,她的和蔼,增加了她人格的砝码,也增强了她的亲和力。

  和周老师在一起久了,觉得自己的急躁减了许多,人缘也好了许多。

  学她做母亲

  世上的女性除特殊情况外,都是现在和将来的母亲。母爱是天性,也是共性,但由于个体价值取向的不同,见识、修养、性格的差异,就使得母爱的品味有了高低上下,母亲的角色扮得千差万别。

  周老师年轻时候国家还没计划生育,她的一男三女让作为职业女性的她吃了很多辛苦,也让她的晚年有了很多寄托。

  周老师几个子女都已成家立业,年逾古稀的母亲,依然是他们的核心。母亲这套居室,是他们永远的家,不管何时迈入家门,都会被融在慈爱的温暖中,没有诉苦和抱怨,有的是阳光般的笑容和可口的饭菜。

  我这个近邻知道,为了这桌可口的饭菜,老母亲从清晨的采购开始,常常要忙上一小天。

  有一年暮春时节,周老师要去省城,在打点行装时,要我帮她选一条搭配的纱巾。我选出后她试着很满意,可又犹豫着解下来,拿起了另一条。她解释说这条是小女儿买给她的,这次小女儿也从外地去省城。

  看她穿的鞋子,像是母亲节时儿子送的那双。我想起问道:你不是说这双鞋大吗?走路会不跟脚的。周老师说她垫了两付垫,又说儿子都问过了,他过节买的鞋为啥没穿。这次同儿子一起去,别让他不高兴。

  对她这样的“委曲求全”,我不置可否。但她能如此细微地体谅子女的感受,珍视子女的孝心,让我这做母亲的都为之感动。

  有谁的人生不会出现一些“状况”?又有哪个做子女的所作所为会百分之百地可母亲的心意呢?但我不记得周老师对她的子女有过抱怨和不满,甚至连微词都没有。从她的口里听不到子女的过失和缺欠,有的是长处,是成功,但又不像炫耀。

  对自己的子女如此,评价别人的子女时,也不苛刻。我从周老师的为母之道里体会到技术和艺术的成份,但更主要的,还是她的宽容和慈爱,才有这许多心平气和。

  为子女而心甘情愿地付出,无论是财力还是心力并不求回报,就像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这是一般的父母都能做到的。难以做到的是成为子女的朋友,理解他们的处境和情感,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不向他们强加自己的意志。

  周老师的为母之道为我树立了样板。在和儿子的接触中,我常常想着她的所为。她的子女能踏住时代的节拍,弄潮商海,同她的理解或许有关。每一个成功的实例,都会有一定的机缘和道理。

  学她做人

  一位退了休的老校长,依然是昔日教职员工的核心。她们一如既往地愿意把自家的难解问题说给她,再把她的宽慰和智慧融入生活,来时的苦脸变作走时的轻松。

  当然,老校长的酸甜苦辣也在他们的眼里心里。有了她,这些老同事还像一个集体,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有这些人托着。时不当地,老同事聚在一起,就像回到当年的校园。

  对几个常来常往的农村亲戚,这位城里的长辈没有丝毫的嫌弃,不嫌脏了被衾,不嫌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衣食住行,一样不怠慢。临走时买票送站,还要大包小包地打点。她的家成了这些亲戚们的福地和乐园。

  她住在哪,哪里就是一片祥和。谁家有困难,她会主动上前,尽心尽力,助人为乐就像是她的天职;邻里的纠纷她会调节,邻家的不和她会说合,她又像一个和平安定的使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社会公益活动没报酬,老校长德高望重,常被需要“义务劳动”,她乐此不疲。公而忘私、勤勉敬业的精神是融在她血液中的,无需调动,早已化为她的行为方式。

  每当周老师出门时日长了,邻居们见面就会叨叨,她家的灯光开始被关注,她的归期成了大家共同的期盼。

  一个人到了晚年,仍然可以被周围的人需要和敬重,该具有怎样的人格力量。

  感谢生活,把这鲜活的榜样树在我的身边。

  2017年6月

该文章所属专题:郭秀江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旧日邻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