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 > 旧闻新读

旧闻新读

爱国拥军好妈妈——抚顺西戈联社共产党员胡玉萍纪事

2017-12-06 11:01 《人民日报》 张树森;姚广发;肖福恒 2444
浊水滔滔,人们首先牵挂的是一位普通老人的安危。雷锋生前所在团的官兵冒雨驱车赶来,河北乡西戈联社的党员干部趟水前来营救。军民合力将老人连同她饲养的19头猪全部抢运到雷锋团。她就是抚顺市顺城区河北乡西戈联社普通...

人民日报1995.11.08第1

爱国拥军好妈妈——抚顺西戈联社共产党员胡玉萍纪事 图1


爱国拥军好妈妈——抚顺西戈联社共产党员胡玉萍纪事 图2


  7月底,一个700多毫米的特大降雨过程使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变成一片泽国。

  浊水滔滔,人们首先牵挂的是一位普通老人的安危。雷锋生前所在团的官兵冒雨驱车赶来,河北乡西戈联社的党员干部趟水前来营救。军民合力将老人连同她饲养的19头猪全部抢运到雷锋团。她就是抚顺市顺城区河北乡西戈联社普通农民共产党员胡玉萍。

  “十一“前夕,这位74岁的老人,被辽宁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无私奉献爱国拥军好妈妈“荣誉称号,同时做出了向她学习的决定。

  奉献不走样

  胡玉萍认准了这样一个理:国家建设就像住家过日子,都动手贡献,光景就红火。

  1995年春天,当浑河两岸杨柳泛绿的时候,胡玉萍又把她的爱国拥军计划付诸行动:备好了饲料,修好了猪圈,又买回了50头小猪崽。可没出一个月,老人却着急得哭了。因为抚顺市的党政军领导,已把保护胡玉萍的身体健康当作一件大事,他们不愿让这个为革命奉献了一生的老人,为部队无偿养猪累坏了身子。领导们轮流开导、反复劝说,老人终于流着眼泪让步了,她让人家把猪崽抓了回去,却把自己家老母猪下的19头小猪,侍弄得一天一个样。有这些猪,她心里就有了底。

  大娘啊!你确实应该歇一歇了,战争年代你在沂蒙山里,就开始为咱们的部队奉献,甚至你“坐月子“时,别人送给你的鸡蛋、老母鸡,你都省下来,给了咱们的伤病员补养身子。1950年抗美援朝,你拿出了家里的250公斤黄豆;1969年北方有战事,你卖了自己家的棉花和粮食,凑足了500元钱邮到前线;南疆前线作战、大兴安岭火灾、南方发大水……凡是国家有个大事小情,你总是毫不犹豫地捐款捐物,献上一个普通群众的炽热爱心。

  奉献,伴随着胡玉萍从青年进入暮年。她把为部队无偿养猪,作为自己爱国拥军的依托和途径。

  每年养二三十头猪,对于一个古稀老人绝非易事。她天天起大早打猪草,到河对岸宰鸡场的水池中捞鸡杂、捡鸡皮,装在编织袋子里,拖出场区,爬上桥头60多度的大坡,举上半米多高的桥台,再拖过仅能容人行走的铁桥,放到河对岸的小推车上。1500多米的距离,30来公斤的袋子,每天七八个来回,天天如此,寒暑不辍。一大堆拖猪饲料磨出洞的编织袋子,一把捞鸡杂磨得锃亮的大勺子,一口热猪食的大锅,满屋晒干的鸡皮、碎肉、猪饲料,几乎占据了大娘养猪小屋的整个空间。身临其境,谁都能品味出奉献两个字的深刻意蕴。

  大娘的行为,激发和感染了周围越来越多的人,人们更加周到地帮助老人:她所在的西戈联社把老人的猪圈挪到离她家最近的一个乡镇企业的角落里;小学生们放学帮老人打猪草;顺城区税务局的干部凑钱为老大娘买了一对小推车轮子;地方政府、部队时常把买好的饲料送到她家里,想方设法减轻老人的负担。

  仅这几年,胡玉萍就无偿为部队、烈军属和她所在的西戈联社送去了80多头肥猪。这决不是一个简单的阿拉伯数字,这是一个极其平凡的老人,爱国拥军的一片深情!

  人们不会忘记:当猴年的钟声敲响,顺城区西戈敬老院的老军烈属们为看不到电视节目发愁时,是胡玉萍及时推来了22英寸的新彩电;当西戈联社在新建住宅小区给大娘分了一套二室一厅的住房时,又是胡玉萍毅然把自己的房子让给了一个退伍兵。

  老人自己一直没有电视机,老人仍住着一间10平方米的斗室,但她这些年给部队送猪、买书、为国家捐款、交党费,有据可查的款项就达11万多元。她献给社会的是有价的金钱,更是无价的精神!


爱国拥军好妈妈——抚顺西戈联社共产党员胡玉萍纪事 图3


  责任不淡化

  从沂蒙山到抚顺城,从青年到暮年,胡玉萍经历了一场场风风雨雨,可她不管社会怎么发展,自己对党、国家和部队的那份责任感丝毫没有淡化。她跑遍了抚顺市的所有驻军单位,年年都去作报告、讲传统,连抚顺市海拔1000多米的205高山哨所她也没有放过。今年年初,听说某高炮旅新兵入伍后,从家里邮来了16万元汇款,有乱花钱、高消费的苗头,大娘赶去作报告,配合部队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使全旅90%的汇款又寄了回去。

  到抚顺市的这些年,胡大娘光给部队买书赠书的钱就花了1万多元。自打她住到这儿,从顺城区入伍的新兵从来没空过。临行前,老人给每人送一本书,求人写上一句赠言。

  一个风雪之夜,铁桥上又走来了那个熟悉的身影。100元钱的书,20多里的路,挪动自己的小脚往回背。走到桥中间,老人脚下一滑,重重地摔在了桥上,脸上的血顺着嘴角往下淌。过路的人都劝老人赶紧到医院去看看,可她没有去,第二天肿着半边脸,到附近的新兵家逐个叮咛,把写着她殷切希望的新书,一本本地送到了新兵手中。

  胡大娘信多。最多的一年收到部队官兵的来信竟达200多封,不论是她送走的新兵,还是受到她帮助、知道她事迹的干部战士,都愿意和老人进行心灵的对话。

  老人常到军属家走动,听说哪个孩子在部队思想有点退步,赶紧往那里写信。老伴在时给她当“文书“,老伴不在了,大娘又求了一个叫李红丹的初中毕业生。每次都是大娘一句句地说,她给一句句地记好邮到部队。

  为了减轻部队官兵的后顾之忧,胡玉萍常年照顾的烈军属就有8户。为他们送柴米、干家务、请医送药什么活都干。

  老人在默默地为部队建设尽着心、出着力,为“光荣之家“增添着光荣。但她还不满足,想让更多的人关心和热爱子弟兵、支持和照顾烈军属。市里各级领导坚定地支持老人的想法,给房子、给条件。老人连日奔波于全市的机关、企业、街道、学校和部队,由56家单位组成的“双拥活动站“挂上了牌子,常年坚持到站参加活动的人有领导干部、劳动模范、教师和学生,还有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由胡妈妈牵头的活动站成了抚顺市双拥工作的“辐射点“。精神润沃土

  在抚顺,胡玉萍的名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她那美好的心灵,她那感人的事迹令人感叹,令人肃然起敬。红领巾见到她自动敬礼,领导干部碰到她主动下车,售货员为她挑选最好的商品。

  去年10月的一天,全国劳动模范邓凤兰请了半天假,专门到胡玉萍家,帮助大娘收拾收拾屋子,洗衣服,末了又把大娘被褥带回去拆洗后,坐上出租车给大娘送回去。当出租车司机得知她是到胡玉萍家时,便说,我打心眼里佩服胡玉萍,能不能让我亲眼看看她到底是个啥样的人,来回的车钱我都不要了。邓凤兰答应了出租车司机的请求。当胡玉萍站到出租车司机面前时,他惊愕了,他想象不到这位瘦小的古稀老人,就是为社会做出那么大贡献的胡玉萍。返程途中,他感慨颇深:今天这趟车出得值。出租车司机说啥也不收邓凤兰付的车费。推来推去,只勉强留下应付车费的1/3。这就是胡玉萍在普通市民心中的感召力。

  人们对胡玉萍老人的尊敬和爱戴,更多的是对她事业的理解与支持,对她身体的关怀与爱护。西戈联社先后拿出6间房屋供大娘办“双拥活动站“和养猪使用,仅“双拥活动站“的会议桌和椅子就花去6000余元。胡大娘养猪的那块地,有人每年想用1万元承租,被联社拒绝。今年抚顺发大水,联社刘经理带人顶着风雨把大娘养的20多头猪赶到办公楼上饲养,工作人员谁也没有怨言。驻军某旅党委、市里领导都做出决定,定期为胡大娘检查身体,免费治病。军分区、雷锋团、武警支队、雷锋小学以及许多工厂企业、机关团体,不仅派人参加大娘组织的双拥活动,还帮助大娘运饲料,打猪草,照料大娘的生活起居。

  驻军官兵从这位老人身上汲取了滋补一生做人的养料,他们用一等成绩回报老人:某高炮旅连续8年被军区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雷锋生前所在团多次被军区评为国防施工、军事训练先进单位,还被总政治部评为“拥政爱民先进单位“;抚顺军分区被评为“全国民兵工作先进单位“。

  抚顺市连续两次被评为辽宁省和全国双拥城,市里领导说,胡玉萍做出了很大贡献。

  今年“七一“,全市表彰11名模范共产党员,胡玉萍名列榜首。“七一“刚过,全市评选“十大文明市民标兵“,《抚顺日报》发了候选人名单和选票,胡玉萍几乎得了满票,遥遥领先。这些,是对这位普通老人奉献无悔的人生价值最好的诠释。

  《人民日报》19951108№A〕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胡玉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