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网友记忆

网友记忆

民生记忆之十七:票证年代记忆

2018-01-30 10:51 抚顺七千年 姜斌 2361
现在看着这些记载着历史,记载着沧桑的老票证或图片,老一辈感叹逝去的岁月,似乎是旧景重现;年轻人则诧异那是个陌生的时段,仿佛是天方夜谭。但回忆“票证年代”,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不断繁荣富强的奋进历程,“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历过苦涩,我们会更加珍惜当下。
  每年进入腊月以后,家家户户都在为过年而忙碌着,特别是家庭主妇们往往多次光顾商场、超市、农贸市场,以便寻觅到家里所需的年货。

  专柜里、摊床上的鸡鸭鱼肉、粮油水果、烟酒糖茶、油盐酱醋,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每每看到这样的景象,我的脑海里时而会显现出从儿时到成年的一些生活片断,那是一个相当长的持票证购物的阶段,这个阶段大约持续了40年。

  从我懵懂无知的时候起,就知道家里买粮油要用“粮本”,全名叫《居民粮油供应证》,持证买粮油得去指定的粮站。粮本上注明了家庭成员的粮油定量,须按照定量购买,有重体力劳动岗位的定量会多些,在矿区从事井下作业的会另有细粮票、肉票、酒票等倾斜。


民生记忆之十七:票证年代记忆 图1
居民粮油供应证


  我多次随父母去粮站买过粮油,大了些的时候还自己去过,去之前父母总是叮嘱“别弄丢了粮本啊!”,可有一次去买玉米面,粮本没丢却弄丢了3元钱,在当时算是挺多的了,但父母并没有责怪于我,这一场景一直记忆犹新。到了60年代,我家已是五口之家,兄弟三人过年时都要换身新衣服,好在父亲会裁制,但那时买布要布票,买棉花要棉花票,父亲会把五人的布票、棉花票集中起来用,怎么也得让我们兄弟三人过年都有新的棉衣和罩衣穿。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生活资料供应匮乏,为保证百姓基本的生活需要,国家实行统购统销的经济政策,通过发放各种票证,有计划地分配商品。

  从1955年第一套全国粮票发行开始,中国老百姓进入了漫长的“票证年代”。凡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必需品无不纳入票证管理之中,粮票、布票、肉票、糖票、烟酒票、豆制品票、工业卷等各式各样的票证,可谓五花八门。有全国通用的票证,大部分则是由各省、市、自治区发行的地方票证,省辖市或县也发行票证。那时候除了买粮油要凭粮本之外,还可用粮本上的定量兑换粮票,但兑换全国粮票要扣定量食油,大概是10斤扣1两。这就意味着,兑换30斤全国粮票,就会扣除3两定量食油。


民生记忆之十七:票证年代记忆 图2

抚顺市部分副食票


  票证年代是贯穿50年代到90年代的一个特殊时期,是那个时期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给经历过的人们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记。那时在中心商业区逛一圈,仅凭口袋里的人民币几乎买不到你需要的东西。因为买衣服要布票,吃饭要粮票,买肉要肉票,买鸡蛋要鸡蛋票……,因此那时候没有人说“金钱是万能的”。

  记得60年代,我放了学有时会去母亲单位吃午饭,她没给我带份的时候就给我2角钱4两粮票,在当时的康乐酒楼能够吃到一碗米饭和一盘溜豆腐。80年代时我经常出差,出门前除了要带好单位介绍信以外,就是要去粮站兑换全国粮票,这种由国家粮食部发行的“全国通用粮票”很好用,无论是到京津沪,还是云贵川都饿不着了,人们管它叫“满天飞”。

民生记忆之十七:票证年代记忆 图3
抚顺市部份鱼肉糖票
民生记忆之十七:票证年代记忆 图4
抚顺市地方食油票
民生记忆之十七:票证年代记忆 图5
辽宁省部分布票、棉花票
民生记忆之十七:票证年代记忆 图6
辽宁省部份布票

  那时候倘若没有票证,有钱也寸步难行;生活中倘若缺少票证,日子都过不好,体现出票证在那个特殊年代里的特殊作用。从票证的纸张和印刷看,全国通用或省内通用的纸张好于市、县级发行的,大多釆用铅印。图案多以限购的商品或当地标志性建筑为主,横的竖的都有,什么颜色都有,让人眼花缭乱。现在有时收拾箱柜时偶尔发现些许剩余的票证,还会感到很亲切,仿佛瞬间又回到了那个并不遥远的年代。


民生记忆之十七:票证年代记忆 图7

1982年春节前《抚顺日报》


  在票证年代的进程中慢慢长大的我们那代人,在老一辈言传身教的熏陶下,对凭票证购买商品已形成习惯,因为有了票证才能买到东西。在当时收入微薄、商品匮乏的情况下,百姓们是攥着有限的票证,算计着过日子。以我家为例,父亲母亲都工作,属于双职工,但加在一起也就百十元的工资收入,自然要精打细算着过日子,还要精心管理和储存票证,时刻惦记着什么票证该买回什么东西来,如果票证短缺,日子会更拮据。

  那时候的居委会和居民小组真是为大家做了许多好事和实事,那时的公社相当于现在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相当于现在的社区,居委会下设许多居民组,按序号排列。我家所在的45组是后院的闻婶当组长,每每到了月末或月初,她就挨家挨户地到各家收户口簿,发票证。这些方寸大小、花花绿绿的各式票证,涵盖了居民所有日常生活品的最低需求。至于当时最受年轻人青睐的自行车,更是一票难求。


  1975年,父亲为我“淘换”到一张永久17型自行车票,令我欣喜若狂。这绝对属于短缺商品,凭票购车去的章党,因为那张自行车票定位在章党供销社提货,可以想象出当时的票证管理是多么的细微。到了供销社,支付了票款,一辆崭新的上海永久17型全链盒自行车就成了我的“坐骑”了,骑着它上下班会迎来路人羡慕的目光。

  改革开放前的那些年,人们对衣着的需求是简约、俭朴,但能够替代棉布的衣料不像现在这么多,丝绸类的虽然不用布票,但丝绸大多用于被面,被里就要用市布了,因此家家户户在布票的使用上都显得捉襟见肘。布票是按人头下发的,据说布票的发放要看前一年的棉花收成,60年代自然灾害年景时布票少的可怜,最好的年景成年人一年20市尺,儿童减半,听着似乎不算少,但那时的布料都不宽,换季时根本不可能有新衣服换。大多家庭是哥哥姐姐穿过的衣裤,只要没破或能缝补的,就留给弟弟妹妹接着穿。那时流行的口头禅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被视为朴素、节约的标志。要是赶上家里有儿子结婚,闺女出嫁的事,就会找亲戚朋友串换使用布票,方能完成婆家娘家各自的被褥铺盖任务。

  70年代以后,逐渐出现了“的确良”、“涤纶”、“涤卡”等替代布料以后,百姓的衣服开始多了起来。

  形形色色的票证,涵盖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据说要统计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乃至地级市(县)发行过的票证,难度相当大,仅抚顺流通过的票证就有上百种。其中保障百姓基本生活的有粮票、布票、油票、煤票、肥皂票、火柴票等;用于购买副食品的有鱼票、肉票、鸡蛋票、粉条票、豆制品票等;僧多粥少的票证往往指大件商品,如自行车票、缝纫机票、电视机票等。

  还有一些商品,货源时多时少且有季节性,无法固定时间与数量,便发放一种从1到100连号小票,隔一段日子,副食品商店便通知大家几号票可以买肉了,几号票可以买鸡蛋了,几号票可以买豆腐了。但这些票证都有一条硬性规定,即过期作废,没有商量余地。


民生记忆之十七:票证年代记忆 图8
改革开放之初,沈河轻工市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向好,商品供应有了根本性好转,这从1982年春节前的一份《抚顺日报》上找到了佐证。报纸将抚顺1982年春节定量供应的主副食品20种详细地公布于众,细化到鱼、肉、鸡蛋、粉丝、豆腐、大葱等,这些都需要凭相应的票证买回来,说明这时候的节日供应已基本能满足市民的需求了。

  到1985年前后,凭票证供应的除粮、油及电视机、自行车、洗衣机等大宗商品外,其他各类商品基本上敞开供应。这其间我求人弄到了一张抚顺金凤18吋彩电的票,立马淘汰了12吋黑白的。据资料显示,直到1993年,随着“粮本”和粮票的正式谢幕,持续了40年的“票证年代”宣告终结。  


民生记忆之十七:票证年代记忆 图9
小学生参观老票证展览


  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中国出现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好。现在除了乘飞机坐火车出行要买票以外,其它的生活资料,包括家电、汽车全部不用票证的进入了市场,这对于经历过票证年代的我们那代人来说,大有恍然隔世之感;反言之,对于没有经历过票证年代的年轻一代来说,我们这些苦涩的记忆,他们也是无法想象的,但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确实走过这样的历程。现在的文化市场不时能看见当年那些票证的影子,票证成为了收藏界的新宠,据说早期的票证因为发行量少,年代久远而价格不菲,成套的票证价值就更高了。

  现在看着这些记载着历史,记载着沧桑的老票证或图片,老一辈感叹逝去的岁月,似乎是旧景重现;年轻人则诧异那是个陌生的时段,仿佛是天方夜谭。但回忆“票证年代”,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不断繁荣富强的奋进历程,“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历过苦涩,我们会更加珍惜当下。

该文章所属专题:姜斌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姜斌  民生记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