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网友记忆

网友记忆

民生记忆之十九:变化的勤俭观

2018-03-20 17:30 抚顺七千年 姜斌 1406
众所周知,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勤俭这一价值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现在的中国老百姓,绝大多数已然从生活拮据走向了衣食无忧,较之几十年前的日子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从商场超市里的琳琅满目到酒店餐厅的宾客如云,再从小区设置的垃圾桶和旧衣物回收箱,都能折射出百姓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勤俭节...
民生记忆之十九:变化的勤俭观 图1

  众所周知,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勤俭这一价值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现在的中国老百姓,绝大多数已然从生活拮据走向了衣食无忧,较之几十年前的日子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从商场超市里的琳琅满目到酒店餐厅的宾客如云,再从小区设置的垃圾桶和旧衣物回收箱,都能折射出百姓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勤俭节约的传统习俗在不同时期有了不同变化,时而勾起了我记忆里关于勤俭的对比。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出生在抚顺这座因煤而兴的工业城市,当时是中央直辖市,区域优势明显,但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各种生活物资匮乏。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市民的家庭生活基本都是捉襟见肘,拮据难耐。那时候每家每户的孩子都不少,少则三、四个,多则七、八个,解决吃饭问题是这个时期最大的民生问题。因此那个年代全是穷养,不管好赖,能吃饱,能避寒就不再奢望什么了,家家户户自然而然地把勤俭奉为神明。六十年代后,我们家已是兄弟三人,全靠父母上班的低工资维持生活,勤俭是全家人的座右铭。

  记忆里父母能买的或者说能买得起的好吃的,只是些便宜的糖块和少许的饼干,冬天能吃到一个冻梨是特别高兴的事。吃饭也一样,细粮中的面条、馒头、烙饼平时很难吃到,过年能吃上饺子是最解馋的,大部分是粗粮,即玉米面窝头、高粮米水饭、菜团子等,做粥也是稀汤寡水的。


民生记忆之十九:变化的勤俭观 图2


  在三年自然灾害的1959年到1961年,口粮和副食品极度匮乏,不得已要去拾野菜和烂菜叶填补肠胃,我曾随父亲去过近郊的大地里捡拾人家剩余的粮谷,留下了深刻记忆。

  这时候市面上出现了一些代食品,据说是以玉米杆粉、橡子面粉加工而成,以弥补口粮的不足,还有人造肉等,像似肉却不是肉,百姓的生活降到了勉强糊口的境地。我家虽然是双职工家庭,比起一些一个人挣钱养活全家的能好些,主要靠的是父母勤俭过日子的精打细算,他们过日子的俭朴耳濡目染地影响着我们哥仨,也感染了周围邻居们。特别是母亲的勤俭在单位、亲属、邻里间是有口皆碑的,她会用有限的收入把家里大人孩子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但她自己却是节食缩衣,食不求甘,还要略有剩余以备不时之需。

  记得有一邻居大婶,家里孩子多,往往到月底的时候会向母亲借5块钱,开资即还,时间长了,母亲都会想着预留出来。可以说,五、六十年代的勤俭是我们感受到的,是清贫生活留下的深深印记。

  七十年代以后,我和二弟先后参加了工作,三弟考入军校,家里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但依然是维持温饱水平。这时候父母开始考虑给我这个长子娶媳妇了,父母还是秉持勤俭持家的老传统,靠节衣缩食攒钱办事。那个时候结婚虽不像现在这样奢华,但一般家庭对流行的“三大件”还是要置办的。“三大件”指的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外加收音机,叫“三转一响”。


民生记忆之十九:变化的勤俭观 图3


  好在妻的娘家什么也不挑,父母只给妻买了块上海牌手表,又把压箱底的戒子送给妻。自行车是婚前新买的,至于缝纫机我们没要,因为我们俩都不会用。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裁缝出身的父亲给我们做衣服,既省钱又时尚。那时候时兴的家具主要是立柜、马凳式沙发,父亲买木料求人打了个实木两开门立柜,喷的是当时最时尚的“钢琴漆”,反复喷涂了许多遍,铮明瓦亮,借了个带车子就推回了家。两个单人沙发是买来半成品后父亲和弟弟用废旧充填物亲手制作的。

  1978年5月结婚后,我们回到欢乐园的老房子像模像样地过起二人世界的小日子,受双方父母勤俭过日子的影响,记得秋菜上市的时候,我们俩也学着老人的样子储存些白菜、萝卜、土豆等家常菜,妻还会积酸菜、腌咸菜,为的是冬天能节省点钱。转过年的春天,家里添人进口,我们成了三口之家。那时虽说物价便宜,但两个人的收入加在一起才100多块钱,既要保证孩子的营养又要保证家里的正常开销,只能是算计着花钱,能节省的钱坚决不花,能少花的决不多花。


民生记忆之十九:变化的勤俭观 图4


  在这样的背景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孩子渐渐长大,我们的收入也渐渐增加,小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我们从来没有因为那个年代而有过什么怨言,倒是感恩那个年代,让我们有这么多难忘的生活阅历。可以说,七、八十年代的勤俭是我们体验到的,是捉襟见肘生活形成的本能。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扫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封闭痼疾,各行各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爆发力,近郊农民出售农副产品再也不是资本主义尾巴了。

  记得抚顺当时提出了“兴商活市”的战略,改造四路步行街,规划建成了商业城、轻工厅、农贸大厅等一批新的商业模式,人们的思想开始变得活跃起来。有经济头脑的人利用生产资料流通领域的局限性,搞“对缝”挣差价;有的企业员工不惧突如其来的下岗潮,选好项目闯市场,自己当老板;有的进入股市盯着大盘,捞到了第一桶金;还有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头脑灵活的人,不惜放弃原岗下海,成为率先给自己“改制”的人。正是这些在改革大潮的弄潮儿,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也使得一部分人的腰包鼓了起来。


民生记忆之十九:变化的勤俭观 图5


  当时看到这些着实让人羡慕不已,但自己魄力不足,还是想着靠“铁饭碗”勤俭点过日子吧!绝大多数工薪族的想法都是如此。尽管在发展中有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但从那时候起,百姓的生活总体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住房制度改革,使单位分配的福利房变成了私有住房,房子多的就能进入市场变现,使得有闲房的一夜之间变成了有钱人,为后来的“炒房”族提供了契机。而临街住一楼的则大多都“窗改门”,或自营或出租,欢乐园地区大都是这样。

  因此那个时期百姓生活是咸鱼翻身的年代,勤俭也就开始变得不理性起来,仅从衣着消费就出现了一股跟风和攀比潮流。记得那时候流行女人瓢鞋,于是乎不管从事什么行业的女士都抢着买“女人瓢”,男的则跟风式的买梦特娇品牌的T恤衫,感觉有件娇衫穿特有面子,还有什么伊利夹克和大力来鞋,这些我和妻子都曾盲目地跟着买过。

  当时安装住宅电话特别火爆,尽管初装费几千元也想方设法在家里装部电话,在BP机、“大哥大”风靡一时的时候,满街都是公用电话,有的人BP机一响找公用电话回话,轻易不舍得用“大哥大”,每分钟6角钱通话费着实有点贵。反映出九十年代百姓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也使这一阶段的勤俭变得有些茫然,但经历了这一阶段,人们的思想开始变得理性起来。可以说,这个阶段的勤俭变化是我们耳闻目睹的,是经济条件向好的驱动使然。

  跨入21世纪,特别是新的10年以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速,互联网+走进了百姓的生活,智能手机方便快捷,使原有的电报通信、BP机、“大哥大”等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微信、手机银行、支付宝等新的社交通信和支付手段。

  50、60后们开始陆续退休,有的还一时半会不适应这些。80后90后已成长起来,正处于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把前浪拍在沙滩上”的意境。但在对勤俭观念的理解上,不同年龄段是有区别的。老一代退休后还是尽量俭朴,用省下的钱帮衬儿女,主要基于年轻人在外打拼不易的想法。但看到年轻人把勤俭扔到脑后,超前消费的作法,又会让老一辈显得瞠目与无奈。

  我曾与一些老同志和年轻人交流过这方面的话题,他们认为现在经济节奏快,无论是工作、社交、生活都需要花销,因而80后们大多崇尚超前消费,他们认为这是合理消费,有的笑称自己是“月光族”;有的办几张信用卡用于消费,发工资先想着还卡上欠的钱;还有的喜欢追逐名牌,最大的乐趣是攒钱买名牌衣服或鞋,动辄要花几百或上千元。

  但大多数年轻人还是很会理财的,他们懂得“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道理,或进股市,或买理财,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至于90后和00后的孩子们,基本没有“节俭”概念,有待于继续引导和传承。简言之,修身齐家、安邦治国都离不开勤俭,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生存,要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这两个字。

该文章所属专题:姜斌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姜斌  民生记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