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抚顺城周长三里,有东、南、北三门。南门是主门,叫嘉会门,北门称广润门,东门为便门。嘉会门采用阁楼与敌台相结合的建筑方式。城墙高20尺,宽12尺,青砖包砌。墙顶每隔五尺设一垛口。抚顺城南门嘉会门为歇山式建筑,两翼飞檐迭起,四进楼室腾空,敌台与窦穴点缀着高大而坚固的城垣,四角的敌楼使古城庄严而肃穆。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攻下抚顺城,撤走时将城焚毁,一直到清康熙二十一年,康熙皇帝第二次东赴永陵谒祖时,抚顺仍是一片荒凉。由于抚顺是清王朝“开国立基”的“龙兴圣地”,有时清朝皇帝谒永陵的必经之路,故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起,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止,用了六年时间,重新修筑的抚顺城。
抚顺城的修筑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起,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止,共用了六年时间。所耗用银两和劳动人民所出劳役是无法计算的。据史料记载,启建的头一年就征调民夫二万余人,用去银八万两之多。
清道光九年(1829年),清政府曾拨款对抚顺城进行了一次大的维修。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日俄战争时期,抚顺城遭大炮轰击。“广润门”匾额被俄军炮弹击毁。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兴仁县改称抚顺县,移治于抚顺城。抚顺城内工商业和居住中心逐渐移至浑河南岸的千金寨。此后,抚顺城日趋萧条,而城墙“嘉会门”则一直较完整存在。1950年,为了扩建道路,将城墙全部拆除。(瑞雪烹梅)
抚顺城南门,1905年
抚顺城南门
抚顺城南门
抚顺城北门——广润门内景
抚顺城 东北角楼
抚顺城东便门
抚顺城东便门,19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