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汇瀛,永远铭刻在老抚挖历史上的一代天骄英杰。忆及往事,我这蒙他睿智的提点,恩惠与护持的晚辈,时常默默呼唤着这个令抚挖人永远自豪、永远怀念的名字,也深深地怀念和叹息:“世间再无李汇瀛”。
老抚挖文工团第一任团长李汇瀛是驰名全厂的“智帅”。老抚挖人说起李汇瀛,都异口同声地用“了不得”这三个字来形容,用“名嘴”、“铁嘴”来赞美。作为老抚挖文艺事业的开创者,李汇瀛不仅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口才超好,风趣幽默,极富领导力,而且敢于创新,广揽贤才。在某种意义上说,老抚挖文工团成立后的不断发展、壮大,是他以高超的领导艺术去破除旧观念,跟一些厂领导“软硬兼施”、 刚柔并济地“磨”出来、“干出来”的。
50年代李汇瀛主席与厂文工团员合影留念(二排左起第四人)。
李汇瀛就心生一计,先在选定的职工食堂让厂乐队备齐“家什”,发动这些职工的“舞迷”和文工团员跳舞,然后“软磨硬泡”地硬拉着党委副书记林坤山去跳舞。林副书记参加了几次,看到职工们彬彬有礼、心情愉悦地跳舞,而且参加的人越来越多,熟悉的职工更热络,相互陌生的也变得熟悉,也就默许了。自此,交际舞会就成为老抚挖每周末在老抚挖食堂为职工举办的、固定的制度性娱乐活动了。
中年时的李汇瀛与工会领导合影。左起:陈明章(后任厂党委组织部长)、李汇瀛、汪振革(老抚挖工会干部、书法家)、杨景先(老文工团员)、高彦和主任。
“文G”期间,李汇瀛这位老抚挖的“名嘴”,痛感工厂生产及文体事业遭受的破坏,对造反派出言激烈,犹如利刃秋风。造反派给他贴了大字报,要打倒、“搞臭”他。但职工们却不给造反派“面子”,贴满了打倒李汇瀛的大字报板报墙,竟没有一个人去看,足见李主席在老抚挖职工中享有的威望之高。
图为五十年代老抚挖职工周末交际舞会旧照。
李汇瀛知人善任,广揽贤才。厂乐队组建之初,高彦和主任还是车间工人。李汇瀛得知金工一车间有这位集识谱、作曲、作词、指挥、演奏于一体的才子,就下了功夫。那时候取暖要烧煤,得知高彦和家劳力少,他就派工会干事徐长福陪着高彦和到矿区买煤炭、拉烧火的木头,回来再帮高彦和打煤坏。知道帮自己干活儿的好朋友徐长福当时还患肾病,高彦和感动不已。
李汇瀛主席与老抚挖文工团员们合影留念(前排右起第三人)
李汇瀛亲自三番五次去车间找高彦和,动员他参加文工团,可谓“三顾茅庐”、求贤若渴。有一次,不忍伤李汇瀛面子的高彦和眼看就要和李汇瀛“碰”上了,见闪无可闪,躲无可躲,身材足有1.78米的他只得钻进了自己在班组的衣柜里。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李汇瀛在下班时间在厂大门专候,终于堵住了高彦和。“英雄相惜,一拍即合”,就这样,高彦和进了厂文工团,老抚挖乐团从此有了几乎为之奋斗一生的灵魂人物、主心骨。
老抚挖文工团参加市机电局文艺汇演
李主席有个漂亮又聪明的小女儿,但自小身患疾病不能自理。李主席格外心疼这位不幸的女儿。尽管那时生活艰难,李主席的清廉又是出了名的,他和夫人还是千方百计给女儿求医问药、增加营养。李主席的夫人更是坚强地支撑着丈夫的事业,以伟大的母爱照顾着女儿,擎起了一家的生活。老抚挖文艺事业的辉煌,有这位贤妻良母莫大的奉献。
厂合唱团演出照片(图中键盘手伞文,吉他手孙华军)
李主席是我大舅——老抚挖第一代电气工程师、安技科长朱酉康的挚友,他们都是资深的京剧票友,在为人和艺术上意趣相投,李主席也对我这工厂的晚辈多有支持。我最后一次接受这位长辈的邀请,是1988年李主席举办配件公司职工书法大赛。抚顺市当时最出名的于溥光等20余位书法家都到场助兴,厂机关大楼、配件公司办公楼挂满了条幅、楹联,真是尺幅摇曳,翰墨飘香。
老抚挖舞狮队八十年代初在南站老新抚区政府演出。
英杰永寂,英风永存。李主席,作为您工厂的孩子,我未能在您的堂前尽孝,谨以这迟到的文字和热泪向您致以永远的怀念。(待续)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入口 [ 举报 ] 投稿邮箱:fm684@qq.com |
Copyright @ 2011-2012 FS7000.com All Right Reserved 「本网站独立运行,与任何机构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