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发现   > 古迹遗存

古迹遗存

金代大官屯窑始末

2019-02-28 10:03 旅顺博物馆 刘立丽 1541
  金代陶瓷器是我国陶瓷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金海陵王迁都燕京为分界线分前后两期。前期是指迁都前在东北地区的陶瓷生产,以辽宁抚顺大官屯窑和辽阳冮官屯窑为代表,多为日用粗瓷,后期是指金迁都燕京以后到金灭亡这段时期关内广大地区的陶瓷生产1。金代后期的瓷窑大...
  金代陶瓷器是我国陶瓷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金海陵王迁都燕京为分界线分前后两期。前期是指迁都前在东北地区的陶瓷生产,以辽宁抚顺大官屯窑和辽阳冮官屯窑为代表,多为日用粗瓷,后期是指金迁都燕京以后到金灭亡这段时期关内广大地区的陶瓷生产1。金代后期的瓷窑大都沿承宋代而继续烧造,为人们所熟知,而金代前期特别是大官屯窑,由于时代变迁和资料的局限性,鲜为人知,对其研究者更是寥寥无几。

  旅顺博物馆收藏一批大官屯瓷器,系日本殖民统治大连时期,以关东都督府博物馆为首的工作人员赴大官屯地区调查所得。此次,笔者经查阅当时相关的日文资料,对其来龙去脉进行详尽的梳理、整合,并对馆藏大官屯瓷器的类别、用途等进行初步整理,以期为金代早期瓷器的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卢然:抚顺陶瓷制造自何时开始步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日本人拍摄的抚顺古窑发掘现场

卢然:抚顺陶瓷制造自何时开始步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抚顺大官屯窑址


  一、大官屯窑址的发现与发掘

  大官屯窑址位于今抚顺大官屯火车站东南,紧靠发电厂。创烧于辽代晚期,金代前期广泛烧造,是我国北方地区金代瓷器的代表。

  最早发现大官屯窑址的是大陆日日新闻社员河村芳男。河村氏因病辞职归农,在大官屯附近开辟一农园,开垦过程中,河村氏在园内及附近地区发现有散乱的古陶片并将其采集。1919年关东都督府博物馆(即现在的旅顺博物馆)同抚顺炭矿事务员等人,对大官屯古窑进行了首次调查,1925年又同河村氏一起再次调查,在调查中又采集了大量瓷器和碎片,并根据周围地理特征,判定该地区应存在一座尚未发掘的古窑2。

  大官屯窑的正式发掘是在1936年,起因是松田嘉吉在开采一座小丘时发生了崩塌,进而发现了一砖结构的遗存,遂将此事报告给当时抚顺新报的窪田社长,窪田社长又报告给了当时奉天方面的古迹研究专家渡边三等人。同年8月11日奉天医大的黑田源次博士、国立博物馆的河濑松三、园田义范等人与渡边三来到抚大官屯,经初步考察,确定于13、14日进行发掘。另外,发掘之时,满日文化协会的杉村勇造也参与到其中。此次发掘的详细内容记录于奉天方面的报告3。

  根据杉村勇造绘制的窑址草图4及当时的发掘记录可知,大官屯窑外观为圆形,平面作椭圆形,立体为馒头形,这是当时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窑炉形式5。窑室直径约8米,前开一门,作装窑和出窑以及烧火之用,窑门长约1.8米、宽1米,窑门内为半月形火膛,有窑床和烟道孔。窑壁皆用耐火砖砌筑,外用土坯接筑,再涂抹黄泥。与当时各窑用柴草做燃料不粗糙,施釉不到底,釉色有黑、褐、绿茶( 荞麦) 三种,出土物以直径60厘米、高1米的大缸为首,另外有长形壶,大大小小的碗、碟等。此外还有小马、小狗等各种 陶瓷器。窑址归抚顺炭矿事务所管理,出土物保存在抚顺图书馆及奉天国立博物馆6。

  二、旅顺博物馆藏大官屯窑瓷器

  旅顺博物馆收藏的大官屯窑瓷器大多为当时的关东都督府博物馆工作人员两次赴该处调查所得。主要包括生活用具、玩具、窑具三大类,另有建筑构件及异形器等,有些用途尚不明确。

  1.生活用具。以壶、碗、罐、瓶为多。壶分有把壶和无把壶两种,其中有把壶又有环把和直把之分,有施黑釉者也有全身无釉素胎烧制。瓶的形制比较丰富,共分四种类型,有普通的小口瓶,有双系、三系瓶,还有沿续辽代契丹族传统样式的鸡腿瓶及造型优美的长颈玉壶春瓶,釉面粗糙,一般下腹部及底部无釉。罐的数量在同类中较多,分四种类型,有简约的无耳无盖罐,有大口、广肩的双耳罐,还有盖罐,有把罐。


卢然:抚顺陶瓷制造自何时开始步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抚顺松田桥外出土的白釉古陶器(日本图书馆采集)

卢然:抚顺陶瓷制造自何时开始步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抚顺大官屯窑址出土的素烧土器[中为在老虎台出土](日本图书馆采集)

卢然:抚顺陶瓷制造自何时开始步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抚顺杨柏堡河边出土的素烧土器(日本图书馆采集)

卢然:抚顺陶瓷制造自何时开始步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抚顺松田桥北发现的陶器制品(日本图书馆采集)



  瓜棱盖罐最具特色,直口短颈,圆腹,腹部瓜棱状装饰,瓜棱的分布有疏有密,也有的分组均匀排列,圆形薄盖,盖上有纽,一般高20厘米左右。碗和钵是日常的饮食用具,有敞口斜直壁大碗,口径20余厘米,也有敛口弧壁的小碗。钵分无耳和有耳两种,均侈口卷唇,下腹微曲,近口处为直壁。碗和钵以施黑釉居多,器壁较厚。除以上外,还有碟、缸、盂、纺轮、盏等类别。另外,根据以往发现,在金代早期的壶、瓶、罐上往往附有双系、三系或四系耳,这是金代东北地区瓷器造型方面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可能与女真人早期的渔猎生活有关。

  2.玩具。馆藏陶瓷玩具灵动小巧,制作随意自然,造型乖巧可爱,代表了当时的审美时尚和工艺水平。按题材可主要分为小马、小羊、小狗、孩童等类别。其中小马分为单体马和人骑马两种形式,有褐釉、白釉之分,白釉者在眼处施褐彩做点睛之笔。小羊塑造得生动形象,有奔跑状、昂首状,生气勃勃,而一件老羊则是用脖颈处下垂的肉瘤来代表其身份,栩栩如生。

  小狗有坐式和卧式两种,立式者昂首挺胸,双耳竖立,目视前方,一副警觉的样子;卧式者身体饱满,头部朝向一侧,憨态可掬。马、羊、狗的高度一般在5厘米左右,仅一件老羊体形稍大。另有一种狗驮盏,造型上像玩具,但从用途上来讲也可作为实用器,高近10厘米。孩童有立式、卧式、坐式等造型,立式者高8厘米左右。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最原始的埙只有一个音孔,随社会进步逐渐增加音孔而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馆藏埙式器为兽头形,圆形中空,两耳向上,仅两眼透孔,音孔不全只能作为玩具使用,高度为4.1~4.5厘米。

  3.窑具及其他。馆藏窑具主要有垫具和匣钵两种,垫具主要有线轴状垫具、馒头状垫具、梯形垫具、圆形垫具、托饼垫具、筒形垫具、垫环、三足支钉等类别,匣钵分碗状匣钵、筒状匣钵、环状匣钵等类别,另外还发现有火照和泥条。建筑构件在大官屯窑中也很常见,有长方砖、瓦片等,有素烧也有带纹饰者,以黄褐色居多。异形器形状特殊,如瓷雷,馒头状,周身乳突,这种特殊的器形在历代陶瓷中罕见7。方形五孔器、三孔器的形制因不常见目前学术界尚未明确其用途。另外还有褐釉、绿釉多轮塔形器,黑釉烟筒形器等。

  通过以上器物可管窥大官屯窑烧造的瓷器种类之多,但从数量上看,还是以生活用具为主,馆藏大量的壶、瓶、罐、碗等充分说明讲求实用是金瓷造型方面的一个突出特点。大官屯窑烧制的瓷器都属于日用粗瓷,就釉色而论,有黑釉、白釉、酱色釉、茶绿色釉,尤以黑釉居多,釉面普遍污浊不纯,器底部及足处多不施釉;就釉质而论,大都比较厚粗且含有不少杂质,胎骨的烧结程度不高,敲之声音粗哑,胎釉结合的地方多有滴釉,说明烧制时采用的是蘸釉法;


卢然:抚顺陶瓷制造自何时开始步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抚顺发现的古陶小玩具(日本图书馆采集)

卢然:抚顺陶瓷制造自何时开始步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抚顺发现的古陶器(日本图书馆采集)


  在纹饰方面,除少数白釉黑花装饰外,绝大多数为单色釉素面,极少数有花纹装饰。虽然馆藏瓷器中不见刻、划、印、雕和加彩等技法,但从《续满洲旧迹志》中收录的在松田桥附近采集的白釉盘和碗可见当时已采用钉,同时已有大小器套装烧制法,有些黑釉瓷已达到很高水平。从中可见金代前期瓷器特点之一斑。

  总的来说,金代早期陶瓷器的生产水平较关内地区低,这与金代早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三、大官屯窑的兴衰

  自古以来,抚顺地区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据《近代中国实业通志》记载,抚顺煤矿“自辽、金以降,久为开采”。当时的大官屯地区就有煤苗裸露在外,距地面浅处的煤层破土可得,加之此地土质良好适宜烧造瓷器,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成为其发展窑业的基础。大官屯窑创烧于辽代晚期,因该地属贵德州故也称“贵德州瓷窑”8,当时烧制瓷器的水平较低,但为金代大官屯窑业的发达打下了基础。

  公元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了金王朝,次年攻克了辽贵德州,1125年辽亡,女真族统一了整个东北地区,抚顺成为金的后方,出现了一个安定和平的环境,为逐渐恢复和发展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金政权逐渐深入华北平原和汉族人民的大量北移,大批的劳动力来到东北且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特别是手工业技术。

  这样,在辽代贵德州瓷窑的基础上,大官屯瓷窑很快恢复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金朝统治者也采取鼓励、支持民间经营窑业的政策,因此在金统治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大官屯制瓷业不断发展,日益兴旺,不仅成为当时著名的瓷窑和较大规模的瓷器产地,而且形成了兴盛的制陶街。在制陶街上,买卖兴隆、热闹异常,手工业者出现了较细致的分工,有专门挖掘煤炭的,有专门制瓷烧窑的,也有专门从事瓷器买卖活动的。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使该地形成了一个规模相当可观的新商业区。

  后来,它的产品不仅流通于东北地区,河北、河南、山东以及江南各省的商人,也随着宋、金政权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往来于大官屯制陶街上。而且,不单单是陶瓷器的买卖,各种商品的交换也都在这一带进行9。

  《中国通史》记载: “八百多年前,抚顺大官屯窑烧制的黑釉器,产量很大,在东北各地的遗址中都有发现。”近年在东北各地发掘的金代遗址中,几乎都出土了大官屯窑烧制的陶瓷器皿,由此可见当时大官屯窑业的兴旺程度和它在金代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影响。

  然而,随着蒙古人攻入辽东,盛极一时的大官屯瓷窑逐渐被战争的硝烟弥漫而受到重创。元朝统治者并没有像金那样发扬光大辽遗留的陶瓷产业,也没有对此地继续经营和开发,致使历经辽金两代的制瓷技术到了元的手里彻底中断。此时的贵德州成为沈阳路下属的巡检司,属非常设组织,既无行政裁决权亦无常设主管官员,仅仅作为军事要塞出现,成为寂寞荒凉之地。(刘立丽,女,1980年生,旅顺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