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网友记忆

网友记忆

[街巷记忆征文]姜斌:从过去的新华街到今天的新华大街

2019-05-30 07:12 抚顺七千年 姜斌 2074
一条美丽的浑河穿城而过,将抚顺分成南北两个区域。浑河两岸,各有特色。南岸的中心在抚顺站前的中央大街一带,而北岸的中心则在抚顺城站(抚顺北站)前的新华大街一带。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曾在这条大街上的抚顺邮电大楼工作过多年,因而对新华大街的变迁记忆深刻。  新华大街原来一直叫新华街,...
  一条美丽的浑河穿城而过,将抚顺分成南北两个区域。浑河两岸,各有特色。南岸的中心在抚顺站前的中央大街一带,而北岸的中心则在抚顺城站(抚顺北站)前的新华大街一带。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曾在这条大街上的抚顺邮电大楼工作过多年,因而对新华大街的变迁印象深刻。 

  新华大街原来一直叫新华街,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在新华街这一名字中间,悄悄加入了一个“大”字,变成新华大街。不要小看这个“大”字,它真实地反映出了新华街几十年来的巨大变化,过去的新华街已经不能与今天的新华大街相提并论了。


[街巷记忆征文]姜斌:从过去的新华街到今天的新华大街 图1
三十年代抚顺城内的烂土路


  据老人们讲,当年日伪统治者将城市公共资源重点投入到站前、永安台和东公园等日本人活动区域,极少关注浑河以北地区,造成一座城市两重天的景象。所以1948年抚顺解放时,新华街还是一条破烂的土路,与南站地区宽阔的柏油马路形成鲜明对照。1952年,抚顺解放后制定的第一部城市总体规划中,就城市中心区建设提出了跨浑河向北发展战略。随后,人民政府开始着手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建设,1956年,开始建设葛布、将军、抚顺城及河东地区道路网。60年代初,对新华街等南北干道铺设柏油,此后,全市主干道柏油路面基本成网。从一定意义上说,新华大街的变化,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抚顺城市建设与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


[街巷记忆征文]姜斌:从过去的新华街到今天的新华大街 图2
抚顺体育场

  新华大街是一条南北走向笔直的大道,北起抚顺城车站,南至临江路,全长960米。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在新华街的南侧有一座庞大的体育场,这个体育场虽然不那么豪华,但却给老抚顺人留下了太多的记忆,全市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差不多都在这里开过运动会。

  记得在小时候就盼着学校去市体育场开运动会,穿着干净的白上衣、蓝裤子,戴上红领巾,迈着不太整齐的步伐觉得很神气。家长还要准备点吃的喝的,还会给少许零花钱,看着田径场上的激烈角逐,狂呼加油的劲头十足。

  这个体育场是当时全市大型集会的场所,经常召开一些庆祝大会和誓师大会,是那个年代群众游行的出发地之一。九十年代后,根据城市规划,体育场被拆除,原址用作了房地产开发。虽然老体育场消逝了,但新体育场又在顺城区中部的戈布桥东侧拔地而起,1996年8月,抚顺雷锋体育场落成竣工,成功举办过辽宁省第七届运动会和辽足征战中超等一些体育赛事。


[街巷记忆征文]姜斌:从过去的新华街到今天的新华大街 图3
抚顺城站旧站舍


  新华大街的北端是抚顺北站,它的前身是抚顺城火车站,一个很不起眼的小站,不仅站房很小,就连站台也是露天的。1966年初冬,我曾和几个同学在这里踏上了开往北京的专列。参加工作以后多次出差,大多是从南站出发,因那里通达全国各地的车次较多。再后来,南站的功能逐渐减弱,北站扩大了规模和功能,这里俨然成了抚顺市民出行的始发站。

  邮电大楼未建以前的新华街,道路两边楼房居多,但没有高楼,大多是三、四层高,有一些企事业单位、部队驻地在大道两边,并没有形成金融、商业的中心。印象比较深的有一家新华冷食店,知名度比较高,它的位置即是现在的抚顺乐都汇购物中心附近。新华冷食店很有特色,它的门脸是仿古式的建筑,屋檐用琉璃瓦镶嵌,显得古朴又厚重。这里出售冰果、雪糕等冷饮,不时见到有零售售卖者推车来这里批发,是当时清凉饮品的集散地。

  1981年5月9日,投资400多万元的邮电通信综合大楼在新华大街开工,历时3年半的时间建设,1984年12月竣工验收。这是当时抚顺市邮电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抚顺建设的第一座颇具规模的大型通信枢纽,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高度近50米。考虑到通信设备装机的需要,邮电大楼釆用钢筋水泥框架结构,以适应承重要求。邮电大楼刚落成时,人们惊喜的发现,这幢大楼从外观到内饰都极具现代化,外墙有遮光和装饰线条,釆用马赛克和白瓷砖罩面,营业厅门脸和柜台为大理石装修,当时设有用户长途电话间7个,在当年是相当先进的。


[街巷记忆征文]姜斌:从过去的新华街到今天的新华大街 图4
作者80年代在邮电大楼

[街巷记忆征文]姜斌:从过去的新华街到今天的新华大街 图5
邮电大楼上的钟楼


  1985年邮电大楼投入运营,当时最大的亮点是主楼顶端建有钟楼,高15.9米,钟楼上装有我国自行制造的母子塔钟,塔钟平时由母钟控制走时,时针每走行一小时,便会自动发出报时钟声。夜幕降临后,塔钟的钟盘便自动显示出绿色晶莹的光亮,人们仰首即可清晰地望到塔钟显示的时间。但这样的美景没能持续几年,塔钟故障频出,厂家多次维修,也是时好时坏,又赶上邮电体制改革的浪潮,邮电分营,电信重组,这座大楼的归属一会儿是电信,一会儿是网通,现在又变成了联通,或许无暇顾及这走时不准的塔钟,最后无奈停止了运转,现在钟盘被遮挡起来,令人深感缺憾。

  回望邮电大楼矗立新华大街的这些年,还是有许多往事可圈可点。当年邮电大楼在新华大街上可以说是鹤立鸡群,周边还没有一幢可以与之相媲美的高楼。站在邮电大楼上,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让邮电大楼一时出尽了风头。但这时的新华大街周边改造已是蓄势待发。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新华街西侧除了新华冷食店以外,还有市化工一厂、市制鞋装具厂,东侧新华三路临街的位置是市建二公司的办公楼,往里走不远,是抚顺市第六中学,即现在的师范附中。值得一提的是新华街上还有驻抚部队及其家属院,据当年的电报投递员孙祥杰回忆,部队驻地位置即是现在的抚顺日报社附近。

  部队调防以后,对这一区域进行了整体改造,现在能看到的只剩下原部队医院旧址,即新华街与新城路交汇处的那幢楼,有一家保险公司在这里经营多年,现在则面临的动迁。抚顺日报入驻以后,给这条大街增添了不少文化氛围,尽管互联网时代的纸媒多少有些尴尬,但见大街人行道上的阅报橱窗还是会有人驻足浏览。


[街巷记忆征文]姜斌:从过去的新华街到今天的新华大街 图6


[街巷记忆征文]姜斌:从过去的新华街到今天的新华大街 图7

[街巷记忆征文]姜斌:从过去的新华街到今天的新华大街 图8


  新华大街的大规模改造,不仅是街路拓宽了,而是让这里彻底改变了容颜。人们在不经意间看到的是在新华大街上陆续建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中国人民银行抚顺市中心支行、建设银行抚顺分行、财政局大楼等鳞次栉比般耸立起来,大街两侧的矮楼几乎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现代化商用楼宇,多家金融机构纷纷迁入新华大街。

  原工商银行河北办在原址翻新,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抚顺银行、东方证券、福彩中心、平安保险、中保财险、太平保险、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多家金融保险机构都强势进驻新华大街。原来的市检察院迁移新址后,抚顺邮政储蓄银行把它盘了下来,端庄大气的邮储银行占据新华大街的好位置。近年来锦州银行、朝阳银行也都在新华大街建起了分行,新华大街俨然成了抚顺的金融中心。

  除了金融特色之外,新华大街的商业服务功能也越来越突出。乐都汇购物中心以商住两用的形式矗立在新华大街的南端,与新玛特商场和永新购物广场形成了三角型大型商圈。一些民营医疗机构也纷纷向新华大街聚拢,何氏眼科、沈抚妇儿医院、中山医院等都在新华大街占据了一隅,特别是北站大药房已形成药品零售的品牌店,无论在什么地方开分店,都叫北站大药房,因此新华大街还可以称为是河北岸的商业中心。


[街巷记忆征文]姜斌:从过去的新华街到今天的新华大街 图9
新华大街公交站


[街巷记忆征文]姜斌:从过去的新华街到今天的新华大街 图10
今日新华大街


  原来的一条普通的新华街,如今已变成寸土寸金的繁华大街。通信服务业曾是这条街上的“老字号”,这几年随着邮电体制改革,原来的邮电局拆分重组为公司制,但其邮电服务功能并没有像邮电大楼上的塔钟一样停下来,而是以更加完备的功能服务于社会,改变着老百姓的生活。中国邮政、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在抚顺的分支机构都在这条街上有所分布。现在除原来的邮电大楼归属联通以外,北站西侧的原铁通公司已并入中国移动麾下,移动公司在邮电大楼对面设有新华营业部。后期组建的电信公司则在新华大街上的中天建设大厦占据了一面,这样就形成了三家运营商在新华大街共同竞争的局面,同时还有中国邮政的营业厅和集邮公司也都在新华大街有了立足之地,因此可以说新华大街也是河北的通信中心。

  夜幕之下,漫步新华大街,看万家灯火,观闪烁霓虹,更真切地感受到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大街上双向六车道,各种车辆川流不息,驶过新华大街的公交车约有20多条线路。置身其中会感受到一股现代化城市的气息,这里不愧是河北的金融一条街,商业一条街,通信一条街。
该文章所属专题:姜斌专栏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讴歌70年来抚顺城市发生的巨大变化,经研究决定征编出版《难忘乡愁——抚顺街巷记忆》一书。为使本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编委会现面向社会征集文字、图片作品。

  一、本书立意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抚顺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每条街,每条路,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城市面貌不断更新,老街巷的记忆逐渐模糊。本书以抚顺城市著名街巷(街、路)为主线,着重介绍抚顺城市街巷的历史沿革、发展变化历程,并以抚顺城市的老建筑、老地方、老商号作为“线上珍珠”和记忆的节点,深入挖掘并介绍这些与“记忆节点”有关的故事,以此唤醒人们的城市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从另一个侧面展示出抚顺70年来城市建设发展巨大成就。

  二、作品要求

  文字部分


  1、与抚顺重点街巷、地区、建筑有关的生活记忆;

  2、必须为原创作品,作者须对投稿作品的原创性和真实性负责;

  3、以纪实性题材为主,语言生动,具有可读性,3000字以内;

  4、所有稿件恕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

  5、作品采用,酌付稿酬。


  图片部分


  1、抚顺重点街巷、地区、建筑图片(如:生活留影);

  2、图片可自行扫描,或交由编委会处理,用后原片退回;

  3、作品采用,酌付稿酬;

  4、图片内容(名称、年代等)直接写在图片文件名的重命名上。


  邮件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三、截稿时间

  2019年5月30日。

  四、投稿方式

  1、邮寄投稿:手写作品(图片)邮寄或送至抚顺市政协文史委/地址:抚顺市顺城区临江东路2号市政协文史委。

  2、电子投稿:发送至邮箱fm684@qq.com

  五、联系方式

  抚顺市政协《难忘乡愁——抚顺街巷记忆》编委会

  电话: 024-57683537  57660056 

  联系人:卢然 13700138090  管道胜 13470533670  


  《难忘乡愁——抚顺街巷记忆》编委会

  2019年3月25日



标签:街巷记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