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清——从抚顺走出去的列宁卫士
李富清
(图片来自网络)
李富清,俄文名瓦西里,祖籍山东,父亲是个木匠,在老家无法养家糊口,就带着瞎眼睛的母亲,与妻子背井离乡闯关东。他们吃尽奔波之苦,终于到达沈阳,在贫民窟搭了个窝棚,就此安家了。父亲打零工,母亲捡煤渣。1898年,李富清出生了。为了替父亲分担养家的负担,1915年,李富清到抚顺煤矿打工,想赚些钱补贴家用。
1916年4月,煤矿工人中忽然流传着俄国人在沈阳招工的消息,有很多工人已经报名,并且领到了200卢布。200卢布对当时的穷人而言,是个大数字。李富清也报了名。第一批报名的华工有3000多人。
火车拉着这3000多苦力,一直往西开。停停走走,走走停停,火车在铁路上走了20多天,转得苦力们晕头转向,谁也不知道离家有多远,谁也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方。火车最后停下了,带队兼翻译说:“到了!下车吧!先给工厂伐木、修路。”奇怪,哪里有什么工厂,眼前只见一片无边无际的森林。
四五天后,从西边来了很多俄国军队,他们一到,就逼中国人挖战壕。原来,所谓招工是一个骗局。一战正席卷欧洲,俄国与奥、德打得很激烈,沙皇为了搜罗炮灰,就与东北军阀勾结,设计了招工的陷阱。
不久,炮声越来越近。中国苦力吴二虎动员工人罢工,并与其他4名代表和俄国军官谈判,要求回国。5名代表被俄国人抓了起来。两天后,德军包围了这一地区,华工和沙俄军队成了俘虏,李富清等人才回到大伙中间。
1917年春天,不知道什么原因,德国人把华工和俄国战俘全部释放了。这时的俄国,由于战争的破坏,正处于极端贫困、混乱之中。正当李富清等人在乌克兰流浪、找不到工作、生活困难之时,有个叫伊凡诺夫的布尔什维克把他们组织起来攻打白俄,他说:“同志们,我们要活命,就要组织起来,去打白俄军。白俄的仓库里有面粉、衣服。要不,我们就只有饿死。”
李富清参加了伊凡诺夫的游击队。这支300多人的游击队有180多名华工,转战在乌克兰、白俄罗斯,攻打城镇,打开仓库,装备自己,救济百姓。
不久,队长伊凡诺夫牺牲了,但由于有布尔什维克的领导,队伍没有涣散。相反,大批饥民、失业工人(包括华工)纷纷加入,到了1917年秋,队伍已经有600多人,华工推举吴二虎任支队长。
1918年夏,这支游击队被改编为红军。冬天,队伍打到固力斯克附近一个车站,白匪残部沿着从车站通往森林的小铁道逃走了。这条小铁道是专供用来运送木材的。一天晚上,有个老乡来告诉中国战士,森林里有个木材厂,那里还有100多名华工。第二天,李富清和100多名战友沿着小铁路进入森林,走了十六七公里,终于找到了这些华工,他们全部参加了红军。
1918年冬,李富清和其他200多名战士(其中有70多个中国战士),被荣幸地调到彼得格勒担任列宁的卫兵。
李富清是列宁卫队的小组长,每次4人,他就是带班的。他们站岗的地方就在列宁办公室的台阶下,列宁进出都要经过他们身边,有时列宁还会停下来和他们谈话。但李富清当时才20岁,又是文盲,到俄国后,不怎么懂俄语,因此他对时事也不太懂。虽然与列宁很接近,但他不知道列宁究竟是个怎样伟大的人物,只知道列宁是个非常亲切、和蔼、慈祥的长官。
列宁和李富清在一起(画作)
选自中央编译局编《弗•伊•列宁画传》
有一次,列宁从办公室出来休息,碰到李富清与几个中国战士,就和他们亲切地聊了起来。列宁问:“生活习惯吗?吃得饱吗?住得怎么样?”李富清他们表示对现状很满意。列宁说:“你们的俄语说得不错,不过还应该学习识俄文字,这样就要好一些。”列宁又问中国话怎么说,于是,几个中国战士就告诉列宁一些简单的中国话:你好、吃饭、喝茶等等。列宁一边学着说,一边从口袋里拿出纸笔,迅速地记下来。从这以后,列宁见了几个中国战士,就用中国话说:“你好,你好。”
为了提高李富清这些中国战士的俄语水平,列宁特意派了一名教师给他们上俄语课,并赠送给李富清一支笔和俄语课本。有一次,李富清领到一双马靴不合脚,他向列宁反应,列宁马上写了一张条子给李富清,要他去找管理员,管理员很快就给他换了一双合脚的马靴。
李富清在彼得格勒住了一个多月,就跟列宁去了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到了克里姆林宫,李富清见列宁的机会就少了。
电影《风从东方来》剧照
1919年夏,白匪军邓尼金部在南方战线猖狂进攻,红军接二连三地失败,到了10月,白匪军占领了整个乌克兰,向莫斯科逼近。苏俄处在严峻的形势之中。这时,列宁发出了“大家都去和邓尼金斗争”的口号。列宁的卫兵也调到南方,于是李富清就随卫队开到了前线,被分配到骑兵一军六师三十三团担任侦察班副班长。
临离开克里姆林宫之前,列宁召集了全体卫队讲话,鼓励他们英勇杀敌,保卫苏维埃共和国,把白匪军消灭干净。列宁说:“你们到了前线,千万不要以为给我当过卫士就骄傲起来,那是非常错误的。”
从此以后的5年,李富清就再也没有看到列宁了。直到1924年1月列宁逝世,李富清当时正在莫斯科军事学校学习,他是学生代表,被派去给列宁守灵,见到了列宁的遗体。
1919年10月,李富清和列宁分别后,在红军骑兵一军六师三十三团与敌人浴血奋战,先后负伤4次。1923年五一节后,他又被调到莫斯科军校学习。
1926年,李富清从军校毕业后,由于工作需要,组织上把他分配到顿巴斯矿区当翻译,因为这里有3000多华工。1927年,他在这里和一位苏联姑娘结了婚,生下两个男孩。
1932年,日军侵占中国东北,成立伪满洲国。李富清十分挂念老家的亲人,决定回国探亲。但伪满洲国封锁了边境,他在赤塔逗留了一段时间后,只好随退入苏联的东北抗日义勇军转入新疆,准备绕道回东北。
1933年,正是新疆军阀内讧之时。李富清到了新疆之后,军阀既不准他出星星峡回内地,又不准他返回苏联,他就流落在伊犁、塔城一带,后在迪化(乌鲁木齐)开了一家小饭馆混日子,等待有朝一日回老家和亲人团圆。
谁知这一等就是19年,与东北的家和苏联的家都失去了联系,他成了一个孤独的人。
1949年,新疆解放后,李富清以51岁的年龄、厨师的身份参加了解放军,被分配在新疆军区工程处一个休养所当炊事班长
1957年,他已经是59岁了。这一年,他在苏俄的经历和事迹被人发现了,《新疆日报》和《中国青年报》记者都曾采访过他。
1957年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之际,苏联邀请中国劳动人民代表团访苏,他被选为代表团成员之一,同老舍、梅兰芳等知名人士一道赴苏联访问。他先后见到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彭德怀。回国后,他做了多场生动的“访苏见闻”报告。访苏时,他曾委托苏联战友代他寻找失散的两个儿子,可惜没有下文。
李富清
(图片来自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
回国后不久,李富清被调到新疆建工医院工作。1972年,李富清逝世。
如今,在新疆呼图壁公园边建有一座“列宁的卫士李富清”的雕像。雕塑底座上的碑文写道:李富清(又名瓦西里)原籍山东,1916年到俄国。1919年,李富清在圣彼得堡担任列宁的卫士,1933年随同许多华侨从苏联回国。他曾在伊犁、塔城居住过,后来到呼图壁落户。1957年,他作为中国劳动人民参观团的成员赴苏联访问。”
这是一座高大的雕塑:展示了一个中国山东大汉身着十月革命时期俄国红军大衣、头戴红军帽、肩背步枪的俄国红军士兵形象。
呼图壁县近百名学生向中国卫士—瓦西里敬献花篮
1958年由我国长春电影制片厂和苏联合作拍制的一部影片《风从东方来》,生动地再现了一段列宁和中国卫士的故事。视频片段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衣利巍:焦裕禄在东北考论
- 下一篇:黄韬:牺牲在清原县栏木桥村的抗日将领田霖将军
相关文章
-
06-16徐洪:说说抚顺城建史上两个站前“一条通”
-
06-14黄韬:牺牲在清原县栏木桥村的抗日将领田霖将军
-
06-14[抚顺街巷记忆]姜斌:历数中央大街的变迁
-
06-09徐洪:聊聊抚顺历史上的“新市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