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发现   > 探索发现

探索发现

历史上的抚顺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崇州

2019-09-15 11:59 抚顺七千年 卢然 1186
《辽史》中记载的贵德州。  抚顺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汉代在这里建立了玄菟郡城,唐代在这里称新城,辽代称贵德州,明代置抚顺城,抚顺这个名字一直使用至今。但是,仔细考究历史,笔者发现,辽代中兴之前,这里还应该有一个名字,即崇州。  唐高...

《辽史》中记载的贵德州。


  抚顺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汉代在这里建立了玄菟郡城,唐代在这里称新城,辽代称贵德州,明代置抚顺城,抚顺这个名字一直使用至今。但是,仔细考究历史,笔者发现,辽代中兴之前,这里还应该有一个名字,即崇州。


  唐高宗总章元年,唐朝灭亡高句丽政权以后,在其故地设置安东都护府,使之纳入自己的边疆羁縻府州统辖体系。仪凤元年(677年)安东都护府治所迁于新城,即今辽宁抚顺北高尔山山城;开元二年(714年),安东都护府治所又迁至平州,位于今河北省卢龙。最后治辽西故郡城,即今辽宁北宁一带。


  虽然公元714年安东都护府迁出新城,但新城这一名字应该被使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直到多年以后,辽东的局势发生了新的变化,新城这一名字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916年始建年号,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贵德州是辽代贵族察割俘获山西忻县、代县的汉民所建。据曹德全先生考证,建立的时间大约在公元945年左右。


  那么,在公元945年之前,抚顺这一地区是否一直使用新城这个名字呢?我们来看看《辽史》关于贵德州的记载:


  “贵德州,宁远军,……太宗时察割以所俘汉民置。后以弑逆诛,没入焉。圣宗建贵德军,后更名。……统县二:贵德县。本汉襄平县,渤海为崇山县。……奉德县,本渤海缘城县地,尝置奉德州。”


  贵德县,是贵德州的附郭县,应该为州、县同时设置的,这之前,这里属渤海的崇山县。


  渤海国,是唐朝武则天时期渤海大祚荣于公元698年建于东北地区的民族政权,至公元926年被契丹所灭,历时200余年,史称为“海东盛国”,有5京15府62州,辖地5000里,户10余万。


  有关渤海国的疆域有没有到达辽东,史学界有不同的观点。但是《辽史》不止一处记载契丹人在渤海旧土(今辽宁地区)上建立新州县。如:“沈州,昭德军,……本挹娄国地。渤海建沈州,故县九……。”“岩州,……本渤海白岩城,太宗拨属沈州。”等等。


  笔者以为,从历史上看,渤海建国及安东都护府内迁移,不能说没有关联。唐册封渤海,将安东都护府迁往平州,是为了解除渤海对唐朝的戒心,其目的就是为了争取渤海并借助其力量牵制契丹,这应是双方互相妥协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渤海进入辽东并非没有可能。安东都护府迁出新城至辽建立贵德州,期间经历了230多年,这期间,辽东不会留出空白。


  辽代贵德州统辖两个县,分别是贵德县和奉德县,这两个县均与渤海国有关。“贵德县,……渤海为崇山县;奉德县,本渤海缘城县地。”


  检索《辽史》,笔者发现一件巧合的事:贵德县的前身崇山县,与奉德县的前身缘城县都曾隶属崇州。“崇州,隆安军,刺史。本汉长岑县地。渤海置州,故县三:崇山、沩水、缘城,皆废。户五百。在京东北一百五十里。”这就是说,崇山县、缘城县都曾是渤海国崇州的统辖县!那么,崇州在哪里?


  《辽史》称“京东北一百五十里”为崇州,那么这个“京”是指哪个京?


  我们知道,辽朝在其统治区域之内置有五京,分为五道,每京主领一道,设京府,下统州县。其五道五京府为上京道临潢府(今内蒙赤峰巴林左旗)、中京道大定府(今内蒙宁城大明城)、东京道辽阳府(今辽阳)、南京道析津府(今北京西南)、西京道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关于这个问题,史学界有不同的分析。金殿士认为,辽代的崇州是东京道属州。按照这个观点,京,指东京辽阳,如果“京东北一百五十里”,那么崇州当在抚顺地区。[1]《东北历史地理》记,“此京亦应为显州(大浦柴河镇马圈子古城),其东北一百五十里,为今敦化之城子山山城。(渤海)崇州,当在此地。”[2]《辽宁地方史》认为,“崇州,辽迁渤海中京显德府崇州民,来辽地建城,在今沈阳市东陵区汪家乡下柏官屯辽代古城址。”[3]


  实际上,早在乾隆年间,崇州问题就成为一个悬案。乾隆四十二年,阿桂等奉旨开始编纂《满洲源流考》,在这本书里阿桂等人认为:渤海州名有荣州,没有崇州。荣州为中京所属,史料中记在汤州、兴州之后。《辽史》崇州同样记在汤州、兴州之后,而东京所属别有荣州,又没有写明其沿革,怀疑崇字为荣字之讹,而荣州又复出也。


  金毓黻、谭其骧认为,崇州已无从考证。《东北历代疆域》指出,如果按照崇州或为荣州之讹,那么这个崇州就应该在今天辽宁康平县境内。


  人们对崇州的认识飘忽不定,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唐代有过四个崇州,渤海国也置过崇州。在年代及方位的确立问题上给人们带来了困惑;其二,《辽史》记载渤海崇州的同时,又记载辽代亦有崇州。这给人造成了混乱,也是阿桂等人认定崇州为荣州之误写的原因。


  关于《辽史》的问题,后人诟病颇多。这部史书于至正三年(1343年)四月开始编修,翌年三月告成,前后不到一年时间。修史之时,正逢元祚将倾,修史者因陋就简,草草成篇,讹误甚多。


  关于崇州问题,金殿士的观点似乎更具合理性。他认为,两州属县同名,并非偶然,由此表明崇州、贵德州在辽代应为一地,存在前后废改关系。辽代崇州或是依渤海之旧,或是缘唐而置。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崇州时附郭县改崇山县为崇信县;贵德州时,又改崇信县为贵德县。之所以造成混乱,应该是后人修史不慎,将两州重叠载入《辽志》中,崇州与贵德州的沿袭关系应该是:崇州为契丹人沿袭唐置(或渤海置),贵德州则是辽初崇州的更名,或者说初由头下刺史州,后改为行政节度州。


  《辽史》虽然问题多多,但是两处关于渤海崇州的记载指向同一个方向,这不得不让人们相信其真实性。由此看,在契丹建国之前至唐安东都护府迁离抚顺之后,抚顺的确称崇州,或因唐置,或渤海所立。

  注释:

  [1]《辽代地理志汇释》第92页
  [2]《东北历史地理》(第二卷)第373页
  [3]《辽宁地方史》[M].崔粲等主编 1992

      参考:

      郑毅《唐安东都护府迁治探佚》(《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6期 136-139,共4页)
      程尼娜《唐代安东都护府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6期 127-132,共6页)

该文章所属专题:卢然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