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当代人物

当代人物

赵广庆:抚顺历史的守望者

2019-09-26 18:26 抚顺七千年 齐九鹏 2601
赵广庆虽然从岗位上卸甲归田多年,但他钟情于家乡历史的守望并没有减退,乃至对东北、辽宁和抚顺市的研究也没有终结——现在他每日仍敲进电脑的文稿都在千字以上,大有宝刀不老的尽头。

赵广庆:抚顺历史的守望者 图1
赵广庆先生


  走进辽宁抚顺地方史专家赵广庆先生的书房,一眼便看见他那厚达一米多的书稿,上面分门别类地写着《抚顺地区山脉与河流》、《各民族形成与发展》、《地区资源与开发》,还有煤矿、城市、区划与政治、经济、民俗、宗教等,几乎包罗万象,令人叹为观止。


  我与赵老相识在抚顺市雷锋纪念馆第三期改扩建工程期间。

  1993年,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三十周年之际,抚顺市委决定在雷锋纪念馆中除了展出雷锋事迹外,还要增加展出抚顺学雷锋事迹内容。于是,编写组人员分头深入城乡和部队采访学雷锋先进人物事迹,并搜集有关图片和实物。比如到新宾宫宝仁家,采访他用脚写字,用嘴保护水塘堤坝,夺得世界残疾人游泳冠军。用这些第一手材料做展品,收到很好效果。编写组从千余件不同照片中选出300余张用于展出,同时搜集各种图片、实物100余件。此后经历年补充调整,使现在的展览更加充实感人。我从抚顺日报社文艺部被借调出来、同发改委、地志办、讲师团等部门选调的五六位同志进入编写组,赵广庆任我们的组长。集中三个月时间,我们圆满地完成了雷锋纪念馆展板文字及解说词文稿的编写工作,便分手握别回各自的单位了。 


  赵广庆回到市地志办,继续伏案,埋头撰写他的地方史志。抚顺是满族的发祥地,如何利用满族的传统美德激励现代人,这是赵广庆心中蕴藏已久的课题。满族是森林民族,养成了热爱生态环境的美德。比如努尔哈赤起兵时就曾约法三章: 士兵踏青者罚,马啃树者罚,溅污水源者罚,满族的这些传统美德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他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以古喻今,揭开尘封的历史,以祖先的美德教育今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个偶然的机会,赵广庆走进北京自然博物馆,他在展板上惊讶地看到我国原始森林的故乡竟然在抚顺地区,科学家们还将位于抚顺东部山区的原始种植物命名为“抚顺桦”。随后,赵广庆向国内外媒体进行了宣传。


赵广庆:抚顺历史的守望者 图2
赵广庆先生部分著述


  从此,"抚顺桦"的存在,填补了抚顺煤层生成历史的空白,成为这座城市面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作为一个地区,能有自己的通史是不多见的。然而,反映抚顺历史全貌的书,最早的却是日本人渡边三三在1937年著的《抚顺史话》,但那是一部兜售满蒙独立论的书,企图通过被歪曲的史实和史论,把我国东北及内蒙古部分地区从中国肢解出去,因此,它最终成为历史的垃圾。

  本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并尊重史实,赵广庆率先推出了他的《抚顺市史略》,粗线条地勾画出抚顺长达7000年的简史,初步清算了渡边三三等人“满族独立论”的滥调。后来,他的又一部新作《抚顺通史》也问世了。

  “日俄战争”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抚顺,当时就发生了抚顺矿权的争议,日本侵略者大肆宣传抚顺煤矿公司为沙俄所有,以此证明霸占抚顺煤矿公司是合法的。因为日俄战争之后签订了“波茨茅斯条约”,“条约”规定凡沙俄的铁路和为铁路服务的煤矿均为日本所有,如果抚顺煤矿公司的产权原为沙俄所有,那么日本霸占该矿岂不就合了那“条约”的“法”了?


赵广庆:抚顺历史的守望者 图3
赵广庆先生为“抚顺七千年”历史网站题字


  赵广庆对这种涉及中国矿山主权的大事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先后撰文,用大量历史事实对日本的伪论进行了有力地批驳,强力地捍卫了中国矿山主权。

  赵广庆的思绪敏感,根植于他的政治嗅觉之中的。他曾任抚顺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局长等职,长期从事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给予他钟情的历史研究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用他自己的话说:“都是因情而作,有感而发”。

  时下,赵广庆虽然从岗位上卸甲归田多年,但他钟情于家乡历史的守望并没有减退,乃至对东北、辽宁和抚顺市的研究也没有终结——现在他每日仍敲进电脑的文稿都在千字以上,大有宝刀不老的尽头。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