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当代人物

当代人物

张学思:从“大帅府”走出来的共和国海军少将

2019-11-20 20:53 《文史春秋》 2016年第11期 廖春梅 1425
  他,是大军阀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的四弟;他,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走出“大帅府”参加革命,成为共和国的开国少将;他曾申请辞去省长职务,去办农场,却被授命筹建海军学校,成为中国人民海军的创建者之一;他,因拒绝林彪的拉拢而被迫害致死,成为毛泽东生前亲自为其平反的...
  他,是大军阀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的四弟;他,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走出“大帅府”参加革命,成为共和国的开国少将;他曾申请辞去省长职务,去办农场,却被授命筹建海军学校,成为中国人民海军的创建者之一;他,因拒绝林彪的拉拢而被迫害致死,成为毛泽东生前亲自为其平反的几位将军之一——他,叫张学思。

  走出 “大帅府”

  张学思1916年1月6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的 “大帅府”。 “大帅府”是民国时期东北大军阀张作霖的官邸和私宅,始建于1914年,总占地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76万平方米,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等4个部分组成,各个部分建筑风格各异,有中国传统式、中西合璧式、罗马式、北欧式、日本式,是权势、地位、金钱的象征。张学思8岁入省立第四小学读书,打破了 “大帅府”定下的“不入学堂”的禁律。

  1931年2月,张学思因受家庭教师王西征的进步思想影响,追随王西征来到北平。在北平,张学思通过阅读一些政治书籍和进步小说,看到了救国的希望,不仅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而且立志要做剥削阶级的叛逆者,并促使他永远离开了生活优越、众人羡慕的 “大帅府”。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正在北平汇文中学念书的张学思痛感于国恨家仇,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可同学们在大骂张学良 “不抵抗主义”的同时,也对张学思怒目而视,甚至用墨汁在他衬衣上写:“不抵抗将军之弟”。面对张学思的质询,张学良表示:“四弟,请你相信我,我会用行动洗刷耻辱!”

  1933年3月,张学思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沙滩支部。次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彻底背叛封建军阀的家庭,走上为共产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斗争的道路。为了扩大武装力量,中共党组织派他打入东北军第六十七军特务队做 “兵运”工作,以期组建华北工农红军。4月,张学思进入国民党中央(南京)军校第10期第二总队学习。

  1936年12月 12日,“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思被秘密幽禁。张学思曾在其《自传》中回忆说: “我被扣在军校练习营,食宿、大便均不准出屋,亦未进行任何审讯……过了五六天,练习营长突然找我,要我和他一

  起吃饭,他说蒋夫人、宋子文均到了西安,事变有和平解决的可能,让我写信劝张学良放蒋介石回来。我觉得写信是可以的,反正放不放由他,只要不打内战就好,我便写了一封信,内容是双十二事变,举国震惊,日寇更觉有机可乘,对政治问题我不懂,唯觉破碎的祖国已不堪再起内战,请他送蒋回京,以图抗日。”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陪同蒋介石回到南京便遭到扣押。张学思受中共中央派遣,去奉化溪口雪窦寺探望被蒋介石拘禁的张学良。但由于特务的跟踪,一连3天,兄弟二人都没有单独接触的机会。第四天,在张学良的精心安排下,两人才得以用纸和铅笔进行无声的 “交谈”。张学思在 《自传》中回忆道: “张学良告诉我,他曾写信给蒋介石,请求去抗日。蒋回信不允,叫他好好读书。此次蒋派姓黄的来,是要他写信给东北军各军军长,嘱咐他们服从蒋的指挥,一致抗日,不可乱闹。他渴望奔赴抗日疆场,急于知道东北军的现状,要我经常设法报告他。他说他是在宋子文保证之下跟蒋来南京的,未想到被扣。他认为东北军如能团结,抗日战争扩大,他就有恢复自由的可能,让我把此话传达给东北军各军长。他坚信中国将来一定是社会主义的前途,蒋不是抗日的人。要我多看进步书,回东北军去,抗战到底!”

  这也是兄弟二人的最后一面。

  烽火抗日路

  1938年1月,张学思在八路军驻汉口办事处获周恩来接见,张学思乘机向周恩来要求,想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去国民党第五十三军,建立一支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得到周恩来的批准。于是,张学思广泛联络东北籍的同学、旧友和仁人志士,在河南郾城办起近百人的东北抗日先锋游击训练班,准备先把这批人培养成抗日骨干,然后带回第五十三军。

  然而,第五十三军在河南与日军交战遭到惨败。张学思只好决定与新四军留守处主任彭雪枫联系,拟把队伍拉到确山竹沟镇,组建新四军支队。可这一计划,同样因为形势的变化而未能实现。

  4月,中共党组织安排张学思暂去香港待命。期间,张学思全家都办好了出国手续,母亲甚至特意来到香港,要求他一起去美国定居,但张学思反而说服了母亲,由母亲送他搭上了飞往武汉的飞机。

  10月下旬,张学思从武汉经西安抵达延安,受到毛泽东接见。张学思向毛泽东表示:虽然延安的生活条件相当艰苦,自己在家里衣食无忧,但为了革命,为了抗日,再苦也不怕。毛泽东对张学思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将他送入延安马列主义学院学习。一年后,张学思担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东北干部队队长。

  1940年9月14日,张学思率东北干部队奔赴晋察冀,投身抗日,随后担任冀中军区参谋处长。

  1942年3月,张学思指挥九分区攻打安国县石佛镇,俘日伪军副团长以下40多人。

  6月11日拂晓,冀中军区警戒部队在威县掌史村突然与日军接上了火。张学思根据前沿侦察,判断日军只是小股部队,敌人并不知道村中隐蔽着他们正要寻找的冀中军区首脑机关和主力部队,张学思遂建议隐蔽实力,麻痹敌人,拖到夜晚,设法突围。于是,部队与日军打“蘑菇战”,连续打垮了日军的多次冲锋。日军由最初的200人增加到3000人,并使用了毒气弹。张学思一面指挥作战,一面部署防毒。晚9时,日军被突如其来的大部队打得晕头转向,张学思随部队成功突围。在整个“五一反扫荡”中,张学思大胆利用日军空隙,协助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多次巧妙跳出日军合击圈,粉碎了日军的多次包围。

  8月,冀中军区5000人向太行山转移。为通过60多公里纵深的日伪封锁线,张学思在化装侦察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行动方案:从内黄出发,渡过卫河,直插势力遍及浚、滑、汤3县

  的民团武装 “天门会”领地。结果,一枪未发,便越过日军重兵把守的平汉路及其两侧密集设防的地段,与八路军第一二九师胜利会师。八路军总部副司令员彭德怀当众对张学思给予了表扬。

  1944年6月,日军占领区内的小麦呈现一派丰收景象,要是能够把麦子夺到手,不仅可以解决给养问题,当地百姓的生活也有了保障。然而,为了防止八路军抢粮,日军不仅白天派出大批日伪军下乡巡视,还给各村的“治保主任”下达 “死命令”:收割期间,每天只许几个紧邻的村子同时收割,且当天必须完成 “割麦穗头”和装袋,把麦穗头拉到日军可以完全控制的地方脱粒、晾晒,最后再集中运走。

  时任八路军平西十一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张学思针对性地制订了一个 “抢粮作战方案”,并亲自指挥实施。首先,指派侦察员通过爬电线杆子 “监听”鬼子和伪军的电话,了解日军的行动部署;利用地下情报网,在集市和敌人经常活动的地方搜集情报;派出大批精干人员,化装去到各个村子,负责落实人力、运力和装载工具等。接着,让部队急行军,按时抵达了预定位置。夜间切断敌占区与县城、以及敌伪炮楼之间的电话联系。每个连队都有对敌喊话的小分队,并且增派了10多名司号员,连长直接担任尖刀排的指挥员,民兵负责将日军的封锁沟填平。


张学思:从“大帅府”走出来的共和国海军少将 图1

张学思(左)与张学良(中)合影

  一切准备就绪后,张学思果断下令抢粮。于是,有人拿着镰刀专门负责割麦穗头,有人拿着麻袋负责装袋打包,每装满一包,就由专人把麻包运到地边上,再装上马车。拉车的马都用旧麻袋布包裹着蹄子,走起来声响很小……

  天蒙蒙亮后,封锁沟旁的敌伪炮楼发现情况异常,立刻开枪示警。张学思命令各连队严阵以待,坚决歼灭从炮楼里窜出的敌人,并让包围敌炮楼的部队在同一时间吹起军号。于是,冲锋号、集合号、调动部队的号声骤响。不仅吓得日伪军不敢出来,就连日军也以为是八路军大部队来攻打炮楼,没敢出动增援。

  散发着清香的小麦大都运到了山里的抗日根据地,留给日军的只有光秃秃的麦秸。

  纵横大东北

  1946年10月,中共接收伪奉天省公署,成立辽宁省政府,并由张学思出任省政府主席。张学思发表 《告东北同胞书》,召开各界群众大会,接见各方代表,发表广播讲话,宣传共产党和平、民主、自治的主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抢夺东北的阴谋。

  期间,中共东北局首长曾让张学思回离开多年的“大帅府”看看,甚至表示让他可以住原来的家。但张学思却说: “14年前,我就曾经发过誓,要永远离开那个封建的 ‘大帅府’。现在,东北是人民光复的, ‘大帅府’的一切应当属于人民,我没有资格再做它的主人。”张学思在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后,竟一次也未去过他的旧居——“大帅府”。

  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调集重兵争夺东北。张学思率辽宁省政府机关乘火车向长春转移,途经梅河口车站时,遭敌机轰炸。张学思一面组织反击,一面亲自驾驶火车避险。

  为集中兵力先消灭南满的共产党部队,再进攻北满,继而独占全东北,蒋介石制订了 “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并调集8个整编师共10多万人,分三路向南满进逼。中共中央东北局为此迅速成立了辽东分局、辽东军区、东北行政委员会,并由张学

  思担任东北行政委员会主任。

  12月11日,张学思在临江召开的中共辽东分局会议上,围绕是坚持南满斗争还是放弃南满北撤的争执,明确表示南满和北满相当于两个拳头,蒋介石的目的,就是要先砍下我们的一个拳头,然后再砍另一个拳头。如果我们在南满的5个师北撤,蒋介石就等于砍下了我们的一个拳头,而且其10个师会随之跟进北满,就算我们的主力部队都到北满,也只能对付蒋介石的一个军。如果我们留在南满,就可以牵制敌人4个军。张学思的意见最终被采纳。

  张学思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保证了主力部队的吃粮、穿衣和兵员补充、运输的需要,还指挥地方部队,突袭敌人的铁路运输线,阻止敌人向通化、临江运送兵员和物资,并指挥辽宁省军区警卫团一营,在火石岭击溃了国民党新一军八十八师的1个骑兵团,有力地配合了主力 “四保临江”。

  蒋介石的 “先南后北”的战略失败后,中共在东北战场上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张学思率领辽宁军区独立师等地方部队,积极配合主力反攻,并在攻打辉南镇时,研究出 “渗透突击”打法,全歼守敌1000人。

  建设新中国海军

  1949年初,东北全境解放。张学思曾拟好一份报告,申请辞去省长一职,打算去镜泊湖办一个国营农场。也就在此时,国民党海军的王牌军舰 “重庆”号起义,并驶抵解放区辽西葫芦岛港。

  于是,中共中央不仅没有批准张学思的辞呈,反而决定让他负责创办新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周恩来意味深长地对他说:“新中国不仅要有陆军,还要组建空军和海军。历来建军要先建校,你去办一所人民海军的黄埔军校。有了培养海军干部的学校,人民海军才有发展的资本嘛!”毛泽东也语重心长地对张学思说: “100多年来,帝国主义都是从海上侵略我们中华民族的。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中国的领海需要海军来保卫,沿海的岛屿也需要海军去解放。你好好干吧!”张学思则向毛泽东表示: “我们有了自己的政权,有共产党的领导,有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的支持,我们一定能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我决心钻研30年海军,为保卫祖国海疆,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11月22日,中央军委正式下达了组建大连海军学校的命令,提出 “学习苏联经验,办正规海军学校”的方针。

  1950年2月1日,大连海军学校正式开学。张学思从3个方面解决了师资来源:秘密赴苏联考察,聘请了87名苏联海军专家;从清华、北大和湖南大学招聘了30多位名师;从起义的国民党海军人员中挑选了几十名留英、留美人才。学员来源是: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湖南大学等名校招收一批在读的本科二年级以上大学生,直接编入大连海校的速成班 (两年制),以便满足海军建设对干部的急需。从全国高中毕业生中通过“高考”的形式招收普通班学员 (四年制);从陆军部队招收一批部队学员,根据文化程度分别编入速成班和普通班,对于未达到高中文化程度的部队学员,则编入预科班,待达到高中水平之后,再升入普通班;从他处选拔一批表现优秀的学员。

  1953年3月,张学思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参加抗美援朝。

  1954年11月,张学思作为海军方面负责人,被派往协助浙东前线指挥部司令员张爱萍,指挥攻占一江山岛的战斗。张学思亲临岸上指挥所,指挥鱼雷快艇出击,使国民党1400多吨位的 “太平号”护卫舰顷刻间葬身海底,创造了人民海军第一次用鱼雷快艇击沉敌舰的范例。1955年1月18日,解放军织成海、陆、空立体作战网,向一江山岛发起总攻,并很快将之攻克。美国不得不承认: “中国的第一次陆海空联合作战经过周密策划而且执行得很好。”

  1956年,为了培养更高层次的海军将领,张学思被派往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留学。

  1958年,张学思毕业回国后,先后担任海军第一副参谋长、参谋长。

  蒙冤被迫害

  1960年,担任国防部长一职的林彪,拉帮结派、培植自己在海军中的势力,遭到抵制后,决定拿海军开刀,给海军党委扣上三顶帽子:“放着大路不走走小路” “有现成的好药方不用却乱找药方” “像个懒婆娘管家,管得稀稀拉拉!”全盘否定了海军工作,并以 “加强海军领导”为名,让其亲信李作鹏等 “入驻”海军。李作鹏不仅批评张学思 “不突出政治”“技术第一” “单纯军事观点”,还不时攻击、污蔑海军主要领导,甚至进行非组织活动,提出撤换海军领导,企图夺取海军领导权。张学思对此进行了面对面的揭露和斗争,指出海军广大指战员的成绩不容抹煞,海军建设不能否定。林彪反党集团对此极度不满,妄图把张学思排挤出海军。终因被周恩来批评和制止才未果。

  张学思曾提出离开海军,到第六机械工业部去管造船,想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继续为海军建设贡献力量。但周恩来没有同意,理由是张学思经过较长期革命斗争的考验,又留过学,懂得海军专业,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

  随着 “文化大革命”的到来,海军的领导大权完全落到林彪反革命集团手里,李作鹏当上了海军党委第一书记、海军政治委员。而坚持正义的张学思进行了抵制,例如,面对几位海军领导被揪斗,李作鹏提出要撤掉这些首长的警卫员和公务员,张学思断然拒绝: “没见到上级的正式文件,不能撤!”

  张学思不合作的态度,令他成为林彪一伙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硬是把张学思排斥在 “文G”运动的领导之外,甚至罢免了他的海军司令部党委书记职务。

  1967年7月,在林彪的指使下,李作鹏组织炮制“关于张学思的严重问题”的材料,并罗织了张学思的两条罪状:一是在海军忠实执行资产阶级军事路线;二是特嫌, “蒋匪特务机关长期以来策反张学思”, “张学思自己写的自传中也交代接触过很多国民党上层人物,大特务戴笠还请他吃过饭”。同时还弄了一份陷害张学思的“黑报告”,企图 “挖出资产阶级在海军的代理人”。

  9月11日,李作鹏借口“召开紧急会议”,将张学思骗到海军第一招待所后非法逮捕,并将其关在北京某部队营区的一间阴暗、潮湿、不通风的小房子里。

  林彪一伙除了要报复、打击张学思外,还企图利用张学思诬陷、攻击周恩来。而面对非人的折磨,张学思坚持不说假话,不作假证,由此,也导致他遭到更加残酷的摧残。

  1970年2月,张学思病重。4月1日,周恩来见到关于张学思病情恶化的报告后,立即提笔批示: “要告诉医院,设法进行抢救。如果他们力量不够,可以请301医院或其他医院一起进行抢救。”然而,李作鹏对周恩来的指示置之不理。5月21日,张学思仰卧在病床上,愤然写下了 “恶魔缠身”4个大字。其中的 “恶魔”,就是指林彪反革命集团。

  5月29日9时13分,54岁的张学思终因病情恶化,含恨逝世。

  张学思逝世后,周恩来曾多次在和海军人员谈话中提及: “张学思是个精通海军专业又能亲自出海打仗的参谋长,现在死了,海军少了一位难得的将才,真可惜呀!”

  1972年4月30日,毛泽东在看到张学思夫人谢雪萍的申诉信后,决定为之平反,并批示: “送叶剑英同志阅处”。叶剑英立即指示解放军总政治部: “认真复查,以便正确处理。”

  1975年初,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了海军党委的复查结论。4月8日,海军召开了为张学思平反、恢复名誉大会。19日,举行了骨灰安放仪式,张学思骨灰盒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尽管这次平反还不彻底,但张学思毕竟成为毛泽东生前亲自为其平反的几位将军之一。

  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军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了为张学思进一步平反昭雪的报告,对张学思作出了全面高度的评价。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