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桐树:红军来到我们家
2019-11-20 12:27 《今日辽宁》 2015年第8期 贾桐树
1142
20世纪60年代,东北抗日联军老战士刘明山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1933年阴历5月17日,杨靖宇司令带着他的队伍来到了我的家乡——辽宁省新宾县岔路子附近的碗铺。这些戴着黄五星红胳膊箍的队伍,当时叫红军。 红军的到来,给山村带来了一股清新...
20世纪60年代,东北抗日联军老战士刘明山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1933年阴历5月17日,杨靖宇司令带着他的队伍来到了我的家乡——辽宁省新宾县岔路子附近的碗铺。这些戴着黄五星红胳膊箍的队伍,当时叫红军。
红军的到来,给山村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也给十几岁的刘明山带来了传奇的人生。
杨靖宇所在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成立于1933年“九·一八”事变两周年之际,成立之初叫中国工农红军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由十几支抗日游击队和抗日义勇军等联合组建而成,后来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
抗联一师挺进桓仁
抗联
杨靖宇的部队自从来到了南满的通化、临江、柳河、清原、新宾、桓仁、宽甸和本溪地区后,队伍很快就发展壮大起来。刘明山回忆说:“这些红军一来到碗铺,马上就发动群众召开大会。对群众宣传,北京有抗日救国会,关内还有共产党中央,我们就是在共产党领导之下搞起来的革命队伍。革命是为了穷人,凡是穷人都应该参加这个组织。”会上,红军还在碗铺选举了当地的反满抗日救国会长。
1934年,刘明山和同村的许多青年人一样,参加了革命,成了一名戴着黄五星红胳膊箍的红军战士。刘明山说,他参加的是由杨靖宇的传令兵张永林组织的游击队,主要的任务是:拉电线杆子、抓亲日走狗、贴标语、给红军准备给养等。游击队一直活跃在哈塘沟、查家堡子、大青沟、海青伙洛一带。后来,游击队扩编为大队,刘明山当了事务长。
刘明山还回忆说,当时仅仅在新宾地区活动的部队就有一军的军部、一师的第四团、特务连、青年连、少年连和义勇军等武装力量。不久,抗日游击区和根据地就轰轰烈烈地搞起来了。
1934年,杨靖宇所在的红军第一军由一个独立师扩编为两个师,一师和二师。一师师长兼政委李红光,二师师长兼政委曹国安。三师是后来由王仁斋的义勇军发展来的,王仁斋任师长,周建华任政委。整个东边道地区,日伪军屡遭红军的打击。铁杆汉奸邵本良多次与杨靖宇较量,无一次不败北,甚至因此失去日本主子的信任而被软禁,最后一命呜呼……
刘明山所在的游击大队,于1935年初被扩编为正规红军部队的一个团。刘明山则被派往都督伙洛、碗铺他老家那一带重新组织游击队。
1936年2月20日,活跃在东北白山黑水间的红军发表了《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把原来的红军、反日联合军和游击队义勇军等统一改为东北抗日联军,简称“抗联”。同年6月,在共产国际指示下,抗联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离开根据地和游击区,进行西征。
东北抗日联军西征,是中共满洲省委与上海临时党中央失去联系后,通过莫斯科共产国际得知陕北中央红军东征的消息,才匆忙做出的决定。那时,中共满洲省委已被撤销,党在组织上较为混乱。东北抗日联军失去了统一指挥,各支队伍各自为战,几乎成了一个个孤儿,战斗力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西征,是东北抗日联军对敌后斗争的最后坚持,这次军事冒险行动,损失极为惨重,直接导致原有的根据地和游击区进一步被日伪重兵分割、包围。
密营厂
留在根据地与游击区的游击队,失去了正规军的强力支持,举步维艰。刘明山后来组织起来的第二游击大队,在抗联西征前,曾是配合抗联第一军第一师、教导团、第四团、少年营以及杨靖宇的军部警卫排等部队进行作战的精锐部队,在大小十余次的战斗中,战果辉煌。然而,在抗联西征开始之后,第二游击大队迅速减员,年龄小的孩子,都被打发回家了,最后仅剩下了40多人。
1937年,是日伪政府推行《满洲国三年治安整肃计划》登峰造极的一年,“集家并屯”,血腥的无人区政策接近疯狂。抗日联军与当地老百姓的联系被切断了,鱼儿离开了水,抗日联军的军事斗争到了最艰难最困苦的时期,只能被迫向东、向长白山更深处实施战略转移。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4月份,已是中共党员的抗联战士刘明山,在去新宾执行联络任务时,被捕了。
在日本宪兵队,刘明山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但他始终没有承认自己是红军、是共产党员。被打得实在受不了了,他就说自己当过自卫军、入过大刀会。他知道,他的老家在碗铺,集家并屯后,他的父母又回了山东原籍,日本人根本调查不到他的底细。只要挺住,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他就不会死。
40多天后,他的父母从山东一路讨饭到东北,凑钱买了二两烟土和一副金镯子,送给了宪兵队的林翻译官,他的父亲才得以到监狱探视儿子。父亲看见形容槁枯的儿子,含泪从衣袋里掏出了一包野鸡药,对刘明山说“孩子,你要是实在遭不起罪,就别撑着了,就把这包药喝了吧……”
但刘明山坚强的意志并没有被摧毁,他沒有选择死。1938年4月,他因为眼睛被打瞎而捡了一条性命,得以出狱。直到7月,他才与讨饭的父母在碗铺相见。
1945年,八路军来了后,刘明山又为县农会的筹备工作奔波、操劳了一段时间。再后来,由于身体原因,他回到了碗铺,成了一个普通的老百姓,终死在他迎接红军,参加红军,走上革命道路的那个小山村里……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连载一 | 仇永德:山沟里来了德语翻译
- 下一篇:三次拒任毛泽东卫士长的抚顺人陈龙
相关文章
-
11-18旅途札记:山海情思
-
11-17徐洪:秋季采蘑菇
-
11-13张学思将军的最后岁月
-
11-12徐洪:养猪的记忆
-
11-08长缨:咱家后院
-
11-07张学思:从大帅府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军
-
10-31十世班禅与溥仪等战犯在抚顺会谈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