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濒死的名牌产品“双喜”压力锅为什么能在珠海复活?
2019-12-08 06:26 抚顺七千年 卢然
2822
前几天,在头条上写了一篇关于沈阳两个著名品牌“沈努西”“沈乐满”的文章,勾起很多网友的回忆,大家对“沈努西”和“沈乐满”辉煌与落寞充满了感慨。也有不少网友细数当年诞生于辽宁大地的那些著名产品。其中谈及最多的就是沈阳产“双喜”牌压力锅。 &emsp...
前几天,在头条上写了一篇关于沈阳两个著名品牌“沈努西”“沈乐满”的文章,勾起很多网友的回忆,大家对“沈努西”和“沈乐满”辉煌与落寞充满了感慨。也有不少网友细数当年诞生于辽宁大地的那些著名产品。其中谈及最多的就是沈阳产“双喜”牌压力锅。
沈阳“双喜”牌压力锅,可以说代表了当时沈阳轻工产品的最高成就,她是中国第一口压力锅。80年代初,“双喜”牌压力锅被评为国家银质奖;90年代初,“双喜”牌压力锅荣获国家质量最高奖――金质奖;1992年-1995年,连续四年荣获国家内贸部、国家技术监督局、中消协等七大部委颁发的“全国畅销国名牌商品―金桥奖”……
“双喜”牌压力锅是沈阳市黎明铝制品厂生产的产品,这个厂建于1956年。厂子前身是沈阳市第九小五金生产合作杜,主要生产民用薄铁制品。1958年与第七薄铁生产合作社、第二电镀生产合作社合并,改称沈河五金制品厂,当时的主打产品就是铝质饭盒,如今40岁左右的人可能有印象,那个年代人们上班都要从家里带饭,都是用这个铝质饭盒装。
当年沈阳市黎明铝制品厂铝盆生产现场
当年沈阳市黎明铝制品厂生产的铝饭盒
沈阳市黎明铝制品厂生产中国第一口压力锅厂房
1964年,沈河五金制品厂改称沈阳市黎明铝制品厂,在沈阳手工业科学研究院的协作配合下,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口压力锅,取名“金鸡”牌(后来改为“双喜”牌)。
当时,压力锅绝对是稀一件罕物,用压力锅炖个排骨、小鸡、牛肉什么的,又快又“烂糊”,属于高档炊具,并不是谁家都买得起,有些主妇偶尔吃一顿炖牛肉什么的,都要到邻居家临时借用压力锅,用过之后,反复擦拭干净再给人家还回去,同时也不忘捎带给人家送去一碗佳肴尝尝。
“双喜”牌压力锅诞生后,产能并不高,每年只能生产3000口左右,1971年“双喜”打入了国际市场,先后销往新加坡、伊拉克、澳大利亚、菲律宾、香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压力锅年产量就一下蹿升至30万口,从这时起,沈阳这个铝制品厂开始让人刮目相看了。
“双喜”牌压力锅
“双喜”牌压力锅
按理说,有这么好的产品和市场,黎明铝制品厂应该有一番大作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70年代中期,由于种种原因,工厂一度陷入混乱。从1976年起连续4年更换领导班子,1977年还发生一次返修万余口压力锅的严重事故。直到1979年,沈阳市二轻局委派宋永强、何义成担任工厂的领导工作,这才使黎明铝制品厂重新恢复生机,工厂后来还被沈阳市政府首批命名为小型巨人企业。
1984年,沈阳市黎明铝制品厂更名为沈阳市压力锅厂,开始走上集约化经营的轨道。沈阳“双喜”压力锅的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逐渐树立了在中国炊具行业龙头老大的地位。
然而,当市场经济的大潮汹涌澎湃地漫过计划经济的堤坝,情形发生了改变。“双喜”压力锅在喜不胜喜的时候,大力扩张经营,在大搞“横向经济联合”的时代,先后共办了15家联营厂,全国各地很多企业都想在“双喜”这口锅里分一杯羹。一时间,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双喜”辛苦打拼出来的市场几乎拱手让给了别人。
沈阳市黎明铝制品厂老中青工人在车间研究生产第一口电压力锅
沈阳市黎明铝制品厂领导研究企业发展和产品质量
1996年,已经停产8个月的企业在工人推举下,姜天恩担起了担子。据称当时企业财务账面上只有1.70元的流动资金,负债却高达1亿多元。姜天恩认为,双喜内部管理混乱,一直在过去的荣誉上徘徊,工艺陈旧,技术滞后,以至于产品无法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是导致企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其实,“双喜”从辉煌到落寞,其原因比姜天恩上述总结的要复杂的多,有几件事值得一提。
在沈阳市压力锅厂(后改为沈阳市压力锅制造总公司)事业蒸蒸日上之际,发生过一次商标被拍卖的危机。最初,沈阳压力锅品牌为“金鸡”牌,由于该产品质量上乘,便开始大量出口。辽宁省轻工进出口总公司抢先注册了“双喜”的品牌商标负责对外出口,后来沈阳市压力锅制造总公司内销也开始使用“双喜”商标。从1979年到1990年期间,生产企业在各大媒体做了大量宣传,广告费投入不小。国家《商标法》出台后,企业增强了商标意识,马上申请注册,但为时已晚。企业找到辽轻公司愿意以800万巨资买回商标,被对方拒绝。
那么,辽轻公司不生产压力锅,守着这块商标何意呢?
早在80年代,“双喜”公司先后在全国发展了15户联合企业,合同规定,联合企业每卖一口锅需上缴辽轻公司0.90元商标使用费,辽宁轻工进出口总公司每年依靠商标有偿使用可得到100至1000万元的经济收入。
当年“双喜”压力锅成品出厂
古巴总统卡斯特罗与沈阳生产的双喜压力锅
1999年,“双喜”公司根据质量、管理、市场等因素,决定砍去10多户联合企业,致使辽轻公司商标使用费大量降低,效益没了,辽轻公司决定向南方省市公开拍卖“双喜”商标,标底为2000万元,当时浙江的苏泊尔有意将“双喜”一次性买断。“双喜”商标案,后来还写进了《中国国有企业的法制分析》等学术著作中,被当成了典型案例。
另一件对“双喜”产生巨大影响的事,就是前面提到的苏泊尔。
苏泊尔,前身是浙江台州玉环县一小厂。掌门人苏增福,曾经是台州玉环县一家农机厂的供销员,45岁的他当上了厂长。起初,工厂为沈阳“双喜”生产配件,做了几年之后,苏增福东拼西凑弄来300万引入了一条生产线,动起了做整锅的心思。1989年开始,苏增福为“双喜”贴牌生产压力锅。短短几年,玉环压力锅厂由借用别人的牌子逐渐成了“气候”,其产量、质量和销售上开始与“双喜”势均力敌,昔日的父子关系,变成了兄弟关系。仅1994年,苏增福生产的压力锅营收就达到了1.8亿,产量高达230万口,是沈阳“双喜”的两倍。
这下引起了沈阳“双喜”的恐慌,1994年12月,果断停止了和苏增福的合作。苏增福和他的儿子来沈阳与“双喜”公司谈判被拒绝。后来苏增福和他的儿子只能重新注册品牌,他的儿子苏显泽取了“SUPER”这个名字拿去注册,但却通过不了。最后,只能以谐音注册了中国商标“苏泊尔”。
有了之前的基础,苏泊尔很快就取代“双喜”成为了压力锅第一品牌,1996年实现了400万以上的销量,占据了四成以上的市场份额。2004年,苏泊尔成功上市,成为了中国最大、全球第二的炊具研发制造商,63岁的苏增福也因此被誉为“炊具大王”。
今天或可以这样理解,沈阳“双喜”自己培养一个有力的对手。
1999年的冬天,沈阳冰天雪地。会议室里,姜天恩做出一个决定:撤离沈阳,南下珠海二次创业!
珠海新厂区建设场景
2017年珠海双喜公司上市
2000年5月8日,珠海生产基地建成,“双喜”牌压力锅再次在珠海下线。很多人没想到,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双喜”月产量就达到15000口,实现了当年投入,当年收回成本。2003年,姜天恩和他的创业者们成立了珠海双喜电器有限公司,进一步开拓压力锅、电饭锅、电水壶等厨房小家电产品市场。2004年,双喜销售公司也从上海南迁至珠海,完成了集团公司战略中心的转移。
2016年1月,双喜在珠海举行盛大的六十周年庆典,姜天恩感慨万千。
凭借近年来的努力,2015年7月,双喜在新三板成功上市,开启了企业的全新发展阶段。
很多人一直在猜测当年姜天恩撤离沈阳,南下珠海的原因。据公开报道称,姜天恩认为南下珠海可以节省暖气费,冬季不影响生产,零部件选购方便……,至于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我们不得而知。
如今,在珠海双喜电器有限公司的官网上,还挂着一首“双喜”新厂歌——《双喜之恋》,这首歌歌词十分耐人寻味:
从黑土地到南海之滨,走过的路我们不曾忘记,大地见证了你的艰辛和努力……
该文章所属专题:卢然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十世班禅与溥仪等战犯在抚顺会谈的意义
- 下一篇:十世班禅与溥仪等战犯在抚顺会谈的意义
相关文章
-
12-06连载八 | 仇永德:歌声在山沟里飘荡
-
12-06连载七 | 仇永德:小人物和大事件
-
12-02连载六 | 仇永德:鸡蛋风波
-
12-01徐洪:华兴利芦沿儿坑位置质疑
-
11-30连载五 | 仇永德:“卖臭豆腐”的德语翻译
-
11-29连载四 | 仇永德:新“官”上任三把火
-
11-27连载三 | 仇永德:“复旦”对“北外”的交接仪式
-
11-27田洪俊:重回关门山